江昊吩咐李佳怡。
“佳怡,你从财务里面拨出两万块钱出来交给老高,让他负责广告营销,这钱咱不能省!”
这年头,两万块钱也不算少。
高志伟竖起了大拇指。
“你真狠,舍得花钱!”
江昊告诉高志伟。
“这个钱你要花在刀刃,一定要起到效果,钱不够你在来找我要就成,能省的咱们可以省,但是不能省的一定不能省。”
这个年代,电视机还没那么普及。
大多是在报纸打广告。
对于广告营销手段。
高志伟熟悉得很。
“放心,这都是常规操作,我能搞得定的!”
高志伟的能力江昊还是很放心。
接下来。
江昊负责大方向的把控。
毕竟。
他脑子里有着几十年后的销售路子。
要比这个时代的一些常规销售手段高明了不少。
而高志伟则是负责市场的实际操作。
他从事销售多年。
有着丰富的实际营销手段和经验。
在这方面要比江昊强一点。
术业有专攻嘛。
江昊不可能啥都去做,那也不现实。
营销要讲究技巧,得有个预热的过程。
第一天,一些报纸开始小幅度刊登江昊写的那三份稿子。
第二天,版面开始扩大,在一些人群中已经引起了注意。
“咱们保市什么时候成立一家新的罐头厂?之前咋不知道?”
“不清楚啊,也没看到尚好佳的罐头在哪销售。”
“我今天在一家小超市看到有卖这个罐头,我同事还买了一罐,据说口感很不错!”
“是吗,那我得去买一罐尝尝,毕竟是咱们保市本地的罐头品牌,安全放心!”
在宣传的同时。
高志伟带着尚好佳十来名业务员开始各种忙碌。
奔跑在保市的各个供销社,小卖部还有超市。
各种广告标语也是树了起来。
一瓶罐头1.5。
江昊给零售商的分成比例是2成。
也就是说。
买一瓶罐头分他们3毛。
这比长丰罐头要高一毛。
不少零售商都愿意卖尚好佳的罐头。
到了第三天。
各大报社开始疯狂的宣传尚好佳。
不少报纸的头版都是关于尚好佳的报道。
江浩然的这三分宣传稿采用了春秋笔墨。
并不会让人觉得是在刻意宣传尚好佳。
但却能让人记住尚好佳这三个字。
在一家小卖铺前,高志伟正在和店老板说一些事。
一名大妈走了过来,问店老板。
“老板,你们这有尚好佳罐头吗?是不是1.5罐?”
店老板连忙点头。
“有的,就是1.5一罐。”
大妈掏出三块钱递给店老板。
“给我来两罐!”
店老板连忙拿了两罐罐头递给大妈。
大妈拿着罐头刚准备离开,高志伟连忙走去询问。
“这位大姐,这里也有长丰罐头,你为何要买尚好佳的罐头?”
大妈看了高志伟一眼,告诉他。
“长丰罐头都吃腻了,想换个口味,我刚才看过报纸的报道,这个尚好佳罐头的黄桃是咱们保市的黄桃,新鲜的很,心里有底,
据说这尚好佳罐头采用什么国际技术水平加工,质量肯定过关。”
大妈似乎是个话茬子,一茬接一茬的给高志伟讲。
“还有啊,我看报道说,今年咱们保市的黄桃滞销,就是这个尚好佳帮果农解决了黄桃滞销的问题,这个尚好佳老板,江,江什么来着?”
高志伟连忙说道。
“好像是叫江昊对吧?”
“对,就叫江昊!”
大妈点了点头,无比赞叹。
“听说这江老板为了解决无数果农的生计问题,白手起家创立尚好佳,可了不得,据说他还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儿子做事靠谱实诚,肯定没啥坏心眼,
说起来,这个尚好佳是咱们保市自己的罐头品牌,吃着心理有底。”
大妈与高志伟聊了一阵,便离开了。
看着这大妈的背影,高志伟嘴角抽抽。
“江昊做事实诚靠谱?卧槽,这也能行?这广告效应也太强了吧?”
在保市其余的地方也发生着这一幕。
不少市民看了报纸的报道之后。
放弃购买长丰罐头,纷纷选择购买尚好佳的罐头。
不为别的。
就因为尚好佳罐头采用的是保市本地的黄桃。
吃起来放心靠谱。
在一家小型供销社前。
一名来此地做推广的长丰罐头业务员看着不少人选择购买尚好佳罐头,无比疑惑。
“尚好佳罐头,哪来的?之前咋没就见过?”
他连忙拉着一名中年大爷询问。
“大爷,你为啥买这个什么尚好佳罐头,长丰罐头不是更好吗?”
中年大爷看了这名业务员一眼。
“你应该是长丰罐头的人对吧?”
长丰罐头垄断了整个保市的罐头市场,身为长丰的人,这名业务员还是挺自豪的。
“没错,我就是!”
大爷看了这名业务员一眼,问了一句。
“你们长丰罐头的黄桃用的是我们保市的吗?采用的是国际水平加工吗?你们老板是我们保市的人吗?”
大爷这三个问题问得这名业务员一脸懵逼。
“额,不是,是……”
大爷呵呵一笑。
“既然都不是,那我还买个屁的长丰罐头。”
说完,留下长丰罐头的业务员一地鸡毛。
反应过来后。
这名业务员连忙回公司将这里的情况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尚好佳的名气在保市节节攀升,热度极高,销量也是快速增长。
大美食品李明春的办公室里。
当李明春从徐正口中得知尚好佳罐头突然进入保市市场,开始大规模推广之后,一声讥笑。
“这个江昊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如果他一直以粮食换罐头的方式走乡镇市场或许还能活下来,没想到他竟然把手伸到市区和长丰罐头抢市场,
姓江的是真的飘了,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他离死不远咯。”
李明春心很开心,吹起了口哨,心情好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