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凌景是个大明星。
饶是李墨这样子很少关注娱乐新闻的人,都知道宋凌景非常红。
这丫头片子前几天,甚至还入围了全球十大最美面孔,排名第七,颜值和身材那是没得挑。
不过也是因为她太红了,李墨才更加要躲着她。
毕竟系统的要求是让他沉寂下来,要低调做人。
挂了电话,从茶水间回来之后。
李墨再一次坐到管理员的位置。
云华大学的桥梁学是国内最顶尖的。
国内优秀的桥梁工程师与桥梁设计师,90%都是出自于云华大学。
李墨所负责的这个资料馆里,和图书馆不一样。
这是一个以桥梁学为主题的资料馆。
馆内收集了国内外所有大型桥梁的设计方案,以及各种模型资料,是众多桥梁学者们最热衷的地方。
就在李墨低头聚精会神,继续演算科马索海峡大桥的张力时。
一个看着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那男人长得瘦高,眼镜的镜片比啤酒瓶底还厚,头有要秃顶的趋势。
他穿着一件白衬衫,领子的扣子扣到了最后一颗,带着一种严肃清冷的书生卷气质,一看就是老学者了。
男人走到李墨的桌子前,轻声问道:“这里有科马索大桥的资料吗?”
“第二排第三列005号位置。”
李墨头也不抬,这两天过来询问科马索大桥资料的人太多了,他已经懒得一个一个去接待回应。
男人说了句谢谢,就往一排排的书架里走去。
几分钟之后,他又回来站到李墨跟前。
问道:“关于科马索大桥的模型数据资料没有吗?”
李墨这才抬起头来:“要拿模型数据的话,得由桥梁安全局的部门提供准许证才可以拿。”
男人道:“好的,稍微等一下啊。”
男人转身到门口打了个电话。
半分钟后,他又回来把手机递给李墨。
手机那头传来了馆长的声音:“小李啊,这位是徐大华教授,他要什么资料,你直接找给他就可以了。”
李墨有礼貌地回答:“好的,馆长。”
李墨也听说过这位徐大华教授。
不过他也一直只是听其名,从未见其人。
徐大华算是国内最顶尖的桥梁工程师了。
之前那一座令无数工程师望而却步的深水湾悬索桥,就是他负责设计和修建的。
李墨站起来:“徐教授您好,你稍微等一下,我去给你拿资料。”
“好的。”
关于详细的桥梁模型数据资料,一般都放在内阁不对外公布。
除非是级别非常高的工程师,或者是有桥梁安全局那边颁发的许可证,才可以查阅这些内部资料。
在李墨去拿资料的时候。
徐大华扶了扶眼镜,看到了李墨桌子的那一堆图纸。
“居然使用偏微分方程的形式,来研究悬索桥的张力和渐进性?”
徐大华看着李墨的草稿纸,低声喃语着。
随后,他拿起了李墨桌子的那几张稿纸,越看越入迷。
这时李墨拿着一沓资料过来了。
“徐教授,这是你需要的数据。”
徐大华已经是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完全处于忘我的状态,已经听不见李墨的声音了。
他的所有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那一张草稿纸!
“徐教授,你要的资料我已经拿来了。”李墨再次提醒他。
徐大华轻微摆摆手。
“先等一下啊。”
说完,他又紧紧地盯着那一张草稿纸。
片刻后,他抬起头来看着李墨,眼神里全是惊讶和对知识渴望的光芒。
“这是你算的?”
李墨点点头:“一时无聊,就随便算了算。”
徐大华难以置信地看着李墨。
“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
徐大华两眼放光地大笑起来,突然用力抱了一下李墨。
李墨倒是没有做出过大的反应,他知道这一种学者对于知识和人才的渴望,是一般人所理解不了的。
徐大华放开李墨之后,口中不住地称赞:“人才,人才!不,小伙子你是个天才!”
李墨有礼貌地笑着:“徐教授,你抬举我了。”
徐大华拉着李墨到旁边的阅读桌子边。
“小伙子,你跟我讲一讲,这些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李墨:“教授,您问这个做什么?”
徐大华揉了一下自己岌岌可危的头发。
“国家给了我个死任务,要在大年江修一座悬索桥。”
“我这都动工动了一半,我发现这一座桥的张力和抗振力,与科马索大桥一样!”
“现在科马索大桥塌了,我这一边已经不敢再动工了。”
李墨也知道,在大年江这座悬索桥的重要性。
要是这一座悬索桥建成了,将成为江边东面贫困百姓命运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