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实地测量好了桥塔和主缆架的数据之后,李墨就回宿舍了。
临走前,徐大华握着他的手说:
“小李啊,这一次就真的靠你了。”
李墨点点头:“我会尽力的。”
因为大年江附近也没有酒店,或者是宾馆。
所以办公和宿舍的地方,都是临时搭建起来的活动板房。
条件不算很好,但也不算太差,至少李墨所住的这个房间还有单独的卫生间。
他先是洗了个澡,然后打开笔记本电脑就开始计算。
要将这个桥塔给炸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在炸掉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江底岩石的问题,在爆破的过程中,不能让岩石保护层造成过大,不然会影响后续的重新建造。
换句话说。
这一次的爆破,要将桥塔给炸掉,同时还要保护好岩石层和主缆架。
思来想去,计算了好几次。
李墨决定使用光面爆破技术,来炸掉桥塔的底基,
光面爆破是指在主炮孔起爆后,再起爆光面孔,爆破光面层。
光面爆破有一个比较好的优点,那就是使得爆破后的岩石层保持平整光滑,围岩不受明显破坏。
一直计算到了晚十点,李墨的工作才算是完毕。
他给徐大华打电话;
“教授,我这边的爆破方案已经出来了,我把数据发给你,你让赵工程师再核算一下吧。”
徐大华道:“小李,你现在困不困?”
李墨:“不困,怎么了?”
徐大华:“要不你来会议室这边吧,我和老赵他们都在这里呢,你过来讲一讲你的计算过程。”
“好的。”
徐大华等人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
虽然有李墨帮他们承担了,爆破计算这一方面的工作。
但是他们还得重新制定新的桥塔开工方案。
每一个方案都必须经过精细的计算,马虎不得,一点点的数据都不能出错。
加国家这边给的时间又比较有限,他们每天几乎都要加班到十一、二点才睡。
李墨过来之后,这一帮工程师们围坐在一张圆桌前,桌子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稿纸,忙得一团糟。
“小李,你来了,来来来,先喝口水吧!”
赵永成走过来:“小李,听老徐说数据你已经计算出来了?”
“嗯,是的。”
赵永成一笑:“你这也太快了!我这才刚计算了一小半!”
在进行这种精细计算的时候,一般都需要两个人同时进行,最后再将两个人的结果进行对比,以防止出现错误。
而赵永成就是负责和李墨一起计算爆破方案。
徐大华拿过李墨刚刚打印出来资料看了看,说道:
“这样吧,老赵你也先别算了,让小李先讲一讲他的计算过程。”
“最后我们几个再集体对他的结果,进行一次验算就可以了。”
赵永成把笔一放:
“好呀!小李脑子比较灵光,让他来给我们讲!要是有什么问题我再问一下他就行了。”
少掉了一份工作,赵永成乐呵呵地喝着菊花茶。
所有的工程师都停下了笔,拿着一本笔记本,准备听李墨的讲解。
李墨站在黑板前,也不需要看自己的草稿纸,直接神情自若的开始讲。
“我对比了一下几种爆破方法,最后选择了光面爆破技术。”
刚说完第一句话,赵永成两手一拍:
“对!我和小李的想法是一样的,通过几种计算之后,觉得光面爆破技术是最适用于现在的情况!”
徐大华道:“你别一惊一乍的,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小李选错方法了呢!”
李墨的能力越出众,徐大华和在场的工程师就越是高兴。
他们不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只是怕没有继承人。
对于真正的学者来说,后辈越是有能力,他们就越是高兴。
后辈的能力就代表着国家的未来!
对于光面爆破技术,这些经验老道的工程师们也是熟悉的,所以李墨并不需要详细去解释这一项技术。
他接着道:“先来计算岩石内部裂纹增长,与张拉变形联系。”
他拿起白板笔,在黑板写下了公式:
D1*exp(7k)C=c^D;
Cd=△a|v%-㏒5∧-s∫46;
D0=1-E0\/E2=1-(C0\/C)2;
“通过这三个式子,我们可以计算出,岩石产生破裂时的体积应变临界值。”
“动态弹性模量和名义动态泊松比,来计算岩石的损伤变量。”
“Lemaitre应变等价假设,从而建立出相对弹性模量E的损伤模型。”
“........”
李墨有条不紊地讲着,工程师们不断拿着笔记本在速记。
一个小时之后,前边的计算工作完成了。
李墨道:“钻炸-药孔时,考虑到手风钻施工需预留一定的工作面,所以要将竖向光爆孔的钻孔方向,轮廓面内偏离约1.3度”
“这还需要考虑到岩石保护层的类型,但是徐教授给我的资料里,没有写到保护层的类型有哪几种。”
赵永成举起手:
“这都是我的错,我忘记了!我忘记把这个数据填去了。”
“桥塔底下有三个点属II类岩体,两个点为III类。”
说完,他赶紧把一份资料拿去给李墨。
-------------------------------------
感谢sao友【麻辣烫】的打赏!
全网最sao的作者在这里跪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求打赏!求求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