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喜事(1 / 1)千里不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托两道圣旨的福,一道让方仪能畅通无阻的出入相府,一道让她的小弟失而复得。同样人逢喜事的还有方伶伶,前脚方仪刚回到存香院,后脚她就赶不及的过来显摆。

她人未进门,满身的珠环玉佩叮啷响先到一步。

“伶伶见过姐姐。”

方伶伶屈膝行了礼,全然不见以往傲慢态度,连嘴边那抹笑也端的刚刚好,叫人见了无不称赞一句相府好教养,庶出的女儿也毫不逊色,做个太子侧妃是够的上的。

方仪是不待见她的,该着今日心情好,搁在往日压根不能让方伶伶踏进存香院。

“有事说事,没事就滚。”

方伶伶神色不变,眼底意味越浓,道:“姐姐说话向来没个分寸,妹妹不与姐姐计较。日后进了太子府,姐姐的习性多少要收敛,叫旁人笑话了去,万一惹恼了太子殿下就是姐姐的不是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和姐姐同出相府,当是为姐姐着想。”

方仪调整了坐姿,大条条的抓着头皮,问道:“说完了?”

“说完了。”

“那就滚吧,姐姐妹妹的听得我头皮痒。”

方伶伶自然是不能放过任何能惹恼方仪的机会,笑道:“姐姐就这么着急赶妹妹走?”

方仪冷笑道:“怎么,想我留你吃顿饭?”

“不敢。”方伶伶笑道:“妹妹是想跟姐姐多说说话。”

方仪翻了个白眼,道:“不是,方伶伶你有毛病啊,知道你要嫁给太子,我恭喜你好吧。我祝你和太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够不够,不够还有,祝你们白头偕老,相濡以沫,儿孙满堂,满大街跑。够了吧,够了就滚。”

方伶伶道:“姐姐是太子正妃,妹妹不敢觊觎姐姐的位分。”

“方伶伶,我今天心情好,别逼我动手。”

“妹妹不敢......”

一炷香后,挨了顿臭骂外加一拳头的方伶伶心满意足的离开存香院,拢着散乱的发髻,她只觉身心舒爽,边走着边哼起了牡丹小调。

跟在她身后的丫鬟暗自摇了摇头。

远在三柳县的三柳客栈,天色暗了下来,房檐上的晚霞余红,残光绵绵。

钱大蹲在油烟气味挥散不去的后厨门口长吁短叹。

张大胖站一旁问道:“你愁什么啊,小满得了安王殿下赏识,哪怕戏班子出事,他也不见得受牵连。”

钱大双手捂住脸,道:“我不是担心这个。”

张大胖问道:“那你担心什么?”

钱大道:“从前小满离家多,一年有总有两三个月不着家,可这次我这心里是压不住的慌。”

张大胖无奈道:“得嘞,你就是瞎操心。”

后厨门帘一掀,绾绾走了进来,小姑娘腼腆,抿唇笑道:“张大哥,钱大哥,我,我昨夜为小满哥哥编了一条平安手绳。”

钱大笑着接过手绳,道:“小姑娘心思细,我代小满谢谢绾绾。”

绾绾道:“大家都很担心小满哥哥,轻白哥哥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着急,我在客栈里帮不上忙,想着为小满哥哥编一条手绳,保佑他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钱大笑道:“嗯,谢谢绾绾的这份心意。”

张大胖问了一嘴:“绾绾,你和轻白小子的婚约是两家长辈定下的?”

绾绾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权伯伯在世时跟我爹爹提过,算是口头上定下的婚约,我娘亲和爹爹都很看重轻白哥哥。”

张大胖问道:“那你俩准备何时回去江州?”

绾绾听后神色黯淡了些,道:“我自幼就喜欢轻白哥哥,可是,轻白哥哥似乎......”

翌日上午。

血雨停了,长街寥寥,偶有行人。

公主府的马车行在街上从没如此畅通无阻过,长夏一路撩着车帏,见路边的茶楼,酒肆里,客人们围聚在一起就着血雨侃侃而谈,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世道要变了。

长夏看着手里的锦盒,心道:“世道变不变说不准,太子哥哥的心确是变了。”

马车辘辘,离相府越来越近。

存香院里,淋过血雨的菊花开放的格外灿烂,幽幽散发出异香,方仪和红莲一人挥着一把扫帚,你来我往打的火热。

“用点劲,别跟个娘们似的。”

“小姐,我......”

方仪一如既往的招招破风不留余地,疲于应对的红莲不断地后退躲闪,不出十招,红莲退到花坛边上,手中的扫帚再次被震落。

随着扫帚掉地,月门外响起长夏的欢呼声:“大嫂好厉害。”

方仪转过身,摆手笑道:“论拍马屁我没服过谁,你是第一个。要说厉害,你身边的碧玺丫头才真是深藏不露。”

碧玺是个不爱说话的,听到称赞也只是抿唇微笑。

长夏灵机一动,道:“不如大嫂和碧玺切磋切磋,碧玺,你愿意吗?”

“是。”

见碧玺点头,本就意犹未尽的方仪巴不得能和碧玺过上几招,她甩开饱受摧残的扫帚,上前两步接过了碧玺递来的一把剑。

这是把女子佩剑,剑身轻盈修绮很是趁手。

两人各自后退十步,点头示意后,方仪依旧采取了进攻,手中长剑迅疾窜出直指对方面门,碧玺从容的支起长剑轻松拨开这一击。

长夏和红莲站在门边观战,显而易见是碧玺处处谦让着方仪。碧玺不是三脚猫功夫的红莲,她的剑法轻柔内敛却能每每化开方仪招招狠厉的攻势。

十几个回合下来,方仪吃不了亏也讨不着好,额间沁出丝丝汗水,她往前回旋半步,长剑转手横切过去,碧玺下意识的向后滑去,剑尖擦着她的鼻梁划过。

显然碧玺看出了方仪的耐性消耗殆尽,她一改防守而反守为攻,长剑如游蛇般攀附缠绕,眨眼间绞了方仪手中的剑。

长剑脱手掉落在地,清脆的声响一轮一轮的砸在方仪心头上。

这边碧玺收剑回鞘,极为难得开了口:“方大小姐不曾学过武功,然出剑快速剑法流利胜过大多数习武之人,若能得正统指导,他日必有一番造诣。”

不等方仪回应,长夏跑来捧场道:“大嫂果然厉害,你不知道,碧玺跟我一天到晚也说不上两句话的。”

方仪听在心里,弯腰捡起地上的剑送回碧玺,拱手道:“受教了,谢谢你的鼓励。”

切磋完毕,几人走进屋内坐下,由丫鬟上了两壶茶。

方仪沉浸在适才与碧玺的交手过程中,握着的茶杯凉了个透,至于长夏的叽里呱啦也是半个字也没入耳,直到长夏拿出一个锦盒推给她。

“这是什么?”

“猜猜。”

“不想猜。”

长夏嘁了一声,动手打开锦盒,笑道:“这支宝蓝点翠珠钗是太子哥哥特意为你挑选的,婚期将至,你就没有一点点的期待?”

昨日百里昊去到公主府,吞吐了半天才说明想让长夏帮忙挑一份合适的礼物送去存香院。看到自家大哥终于开了窍,长夏心中那是倍感欣慰,千挑万选后选中了这支发钗。

皇家子嗣单薄,长夏上头有两位皇子,二皇兄也是如今的申王百里颂,是个名副其实的药罐子,自出生时便靠着药汤续命,性子淡漠不与人往来,故而长夏同他不怎么亲近。

长夏今年满了及笄年龄,百里昊大她八岁,在长夏能记起最早的回忆就是百里昊抱着她去捅马蜂窝,结果是两人被马蜂叮咬的胖头肿脸。除此以外,对于长夏这种缺少兄弟姊妹关爱的孩子来说,百里昊姑且算是个称职的兄长。

在长夏的记忆里,百里昊是很少笑的,和安王府正门口的木头脸守卫比起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都道三柳县的戏本先生不近女色,百里昊对女色是避之不及,太子府多年来没个通房丫鬟,青楼花酒也没喝过,看女人是一眼扫过,看男人反是要扫上两眼。

“帮我谢谢你太子哥哥。”方仪看也不看,砰的关上锦盒,心道好家伙,又送来一包盘缠。

长夏把方仪的神情看在眼里,道:“七月夜宴上,太子哥哥言语有失难免伤了你的心意。”

方仪摆手:“别说了,都过去了。”

长夏道:“你这是原谅太子哥哥了?”

方仪道:“嗯。”

“哈哈,太好了。”小鹿眼乐成乐月牙眼,长夏摇头晃脑道:“明年这个时候,大嫂要生下一位皇孙,不两位,唔,三位皇孙,那我就是皇姑母了,我有三个皇侄儿。。”

方仪扶额,道:“三个?我又不是猪,一下下一窝。”

“哎呀,一个也行,来日方长,我这个皇姑母当定了。”

“你这丫头,自己都是个孩子,想着当长辈......”

午饭后,长夏惦记翡华宫的花览要拉着方仪前去,方仪借口身子不适,送走长夏后,她搬了凳子坐在院子里呆坐了个把时辰。

红莲道:“小姐回屋吧,外头晒得紧。”

方仪抬起脑袋,道:“准备纸笔,我要写信。”

信件送去了安王府,拿过信件的这名守卫长了张马脸,与马脸不太相配的是,这守卫生了两条短腿,跑起步来两条腿倒腾的只能看见虚影。

不到一个时辰,回信送回了存香院。说是回信,实是原本的信封重新封了一次蜡。方仪打开信封,上半张纸是她写下的两行字--

明早王府正门见,

带你去东珉山散步。

下半张纸写了个字--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