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将士兵融入京师守卫当中,这样一来,便等于掌控了紫禁城的兵权。然后在江南、湖广、山陕、西南四处,选择要地屯兵。”
朱由检的话一出,六人开始沉思了起来。
不一会儿,顾问团的六人眼中齐齐亮了起来,共同盯住了朱由检。
朱由检期初还没什么感觉,可不知为何,六人一动不动,这就有点渗人了……
“你、你们,这是、干嘛?”
“殿下厉害!王安石佩服!我们怎么就没转过来这个弯呢,还自诩能人,羞愧万分羞愧万分呐!”
“殿下这方法一出,我等自惭形秽,如俗世尘埃不值一提。”曹老板的话。
“殿下,我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赵高说的那是相当的真诚。
“这想法,妙啊,枉我征战多年,这种以点及面之法竟然都想不到!”李靖就差扇自己了。
“人中之龙,兽中之凤,鹤立鸡群,百兽之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沈万三兴冲冲的说道。
“真可谓是,胸藏千百计,腹中有乾坤!孙叔敖服了。”
……
朱由检的脸色这才恢复了正常,随后听清了六位大能的赞美,顿时神采飞扬,眉欢眼笑。
“诸位不必如此,我只是在你们给出建议的基础,改良了一番而已。”
“我们六人可是争吵了一天,也没做出改良之举,还是殿下眼光独到!”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啊!”
……
这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收都收不住了。
直到影七照例每天给朱由检汇报消息之时,众人才安静了下来。
“客氏印月从天启帝处求得在咸安宫建造大凉棚,用来避暑,现已经开始动工。”
“大名知府得罪许显纯,对魏忠贤亦不买账,魏忠贤听后大怒,寻兵部尚书霍维华和工部右侍郎崔呈秀于府中一叙,二人出谋划策,准备以抗旨不遵罪名,惩治大名知府卢象升。”
“礼部尚书李思诚准备书天启帝,请求将权利从宦官手中归还给内阁。”
“户部尚书郭允厚得知江北山东一带旱灾,已经拟好了折子……”
朱由检静静的听着,可却有些奇怪的感觉涌了心头,想了一会儿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等等!你刚刚说的大名知府是谁?”
“回禀殿下,大名知府卢象升。”
朱由检听到这名字后直接站了起来。
“卢象升?大名知府?有他的详细信息吗?”
“回禀殿下,影卫并无此人消息,从魏忠贤与霍维华交谈中得知此人,其他一概不知。”
也是,影卫一共就这么几个人,还分别监视着朝中重要的大臣,哪会知道大名府之事。
不过这卢象升为何是大名知府,这不是个文官吗?和自己前世所知的有些出入啊!
朱由检心里有些纠结的来回走动了起来。
不行,必须调查清楚!
“来人,给本王传凌云过来,要快!”
门外听候的暗卫听得此言,立即领命而去。
朱由检看了眼影卫,继续问道:“礼部尚书准备书天启帝?”
“是!”
“说说这李思诚。”
“通过监视所得结论,礼部尚书李思诚,为官廉洁,刚直不阿,曾与魏忠贤于在建的三大殿相遇,昂然不语,视其如同不见。”
“与清流党有来往吗?”
“暂未发现。”
“那就多加注意,并通知其他影卫,魏党如果有针对这李思诚的计划,要及时汇报。”
“影七领命!”
安排好这些后,朱由检便等待了起来,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凌云终于到了。
“你来给暗卫分配此任务。首先,查明大名知府卢象升是否习武……算了,不必查了,直接做好营救准备。”
朱由检说着便想到了魏忠贤排除异己的工作效率,时间看起来很是紧迫,不管此人是不是自己知道的那位,先救下来再说。
随后朱由检将魏忠贤的计划一并告知给了凌云。
“殿下,这卢象升救下之后该当如何?”
“本王想让他为我所用。”朱由检郑重的说道。
“卑职明白了,殿下放心,暗卫定能做到。”
“去吧,要快,魏忠贤党羽密布,他们的速度很快的。”
“卑职领命。”
朱由检看着消失在承运殿门口的凌云,开始回忆前世所知的、关于卢象升的事迹。
卢象升的天雄军,明末最强的军队之一,对内镇压高迎祥、李自成等部农民起义军,打的他们哭爹喊娘,人称卢阎王。
而对外,则是多次出兵抵御后金军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如果当时崇祯帝没有这位大将,保不齐得提前几年灭国吧!
更为厉害的是,卢象升是以善治军而著名的,短期内就能将普通的军队训练成精锐之师。
这是位主战派的名将!自己却是不记得他当过文官啊……
不应该是武艺过人、擅长野战和奇袭的将军吗?
他朱由检还记得前世之人对着卢象升的评价。
忠心赤胆,恪尽职守!
希望这位大名知府,便是自己所知道的那位卢象升吧!
朱由检心里默默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