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片刻的调息之后,杜平也开始即席挥毫。
虽说这人的人品不怎样,但是手底的功夫却一点也不缺少。
毕竟也是得到过当代名家清风大师赞扬之人,其笔锋流转之间也颇为赏心悦目。
时间就在两人的无声较量之中渐渐流逝。
一个时辰之后,李珺率先放下手中的毛笔。
缓缓的舒出一口气之后,向台前的三位评委拱手示意自己已经完成了。
在对面的杜平看的李珺的模样心中不屑的意味就更为浓郁了。
‘怎么可能比本公子还快!’
骄傲自大的他从未将同辈放在眼里。
愈发断定李珺是个滥竽充数之辈。
半刻钟后,杜平也放下手中的毛笔,示意自己也完成了画作。
然后对李珺高声说道:
“李兄,还是先展示你的画作吧!
不然有我的画作珠玉在前,李兄岂不是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了吗!”
“哦,如此便先谢过杜兄关照了!”
李珺也不屑于跟他争论什么,等会儿便知谁是珠玉,谁是糟粕了。
随着李珺将自己的画作悬挂在木架,众人开始细细品鉴。
“嘶······”
“这诗······”
“这字······”
“这画······”
不错,李珺的作品正是一幅诗画图。
画中有诗,总揽画中内容。
诗中有画,描绘诗中所写。
“陈兄,你先来点评吧,我在琢磨琢磨这幅画。”
“老夫浸淫书法一道几十年,也算略有所得,那在下就点评画中字吧。”
“李珺小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笔走龙蛇、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
小友年纪轻轻就已经在书法一道登堂入室,颇有大家风范,老夫远不如也!”
陈大儒也不托大,亲切的称呼李珺为小友。
“陈大儒过奖了,李珺当不得如此赞美之词!”
“不错,不错!
不骄,不躁更为之难能可贵!”
看到李珺还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陈大儒欣赏的神情更胜三分。
“既然陈兄已点评李珺小友的字。
那老夫就托点大,稍稍点评一番小友的诗。
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海涵!”
王大儒说的就更为之谦卑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不错,李珺‘借鉴’的就是辈子唐代柳宗元所写,流传千古的五言绝句——《江雪》。
“诗中运用了典型概括的手法。
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
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
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
“短短二十个字简朴却高度凝练,犹如诗中之画一般。
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
一个生活清高、性格孤傲的渔翁浮现在脑海中。
当真是妙不可言!
后生可畏!真的是后生可畏啊!”
很显然,王大儒也是对李珺的诗作赞不绝口。
并且还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最后就由刘某点评一番李珺师弟的画作吧!”
刘州牧沉吟片刻、组织一番语言后才娓娓道来:
“画中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
山是雪,路也是雪。
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
“用‘千山’、‘万径’的景象,目的是为了给下面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渔翁独钓’之景一下子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
“整幅构图‘孤’、‘寂’、‘寥’跃于纸面,实在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如果说诗作是诗中有画,那么此画就是画中蕴诗。
师兄佩服!佩服!”
看着刘州牧对自己拱手致敬,李珺连忙回礼道谢。
“当不得师兄如此称赞,李珺惶恐!”
“哈哈哈,师弟!
谦虚是好,可也莫要过度自谦,平白无故折了自己的少年心性。”
“是,李珺谨记师兄教诲!”
“我雁山书院的作品已经展示完了,现在就请苏州书院杜兄展示你的作品吧!”
想到刚刚杜平那副嚣张的模样顾庭心中就来气。
看的三位评委对李珺的画作赞不绝口之后,立马便跳出来对着他讥讽道。
“你······”
“你什么你?
子珺兄的‘拙作’已经展示完毕了。
阁下刚刚不是说自己的画作是‘珠玉’之作吗?
怎的还磨磨蹭蹭个不停作甚?
还不快些让我等欣赏欣赏?”
钱多,钱胖子也跑出来帮腔说到。
······
看的开心就请给小弟投投鲜花,送点评价票!
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