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回过头来对着镇北军做战前动员道:
“镇北军的袍泽们,夷狄王庭就在眼前。
只要我等击溃眼前的敌军,便可保我大晋边疆十数年的安稳!
诸位将士,随我杀敌。
以夷狄王族之血,筑我镇北军不灭军魂!
杀!······”
“随后双方便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镇北军一路连战连胜,正是气势如虹之时。
即便面对两倍于己方的对手也不落下风。”
······
“战事的详情只有经历过的将士们才清楚。
我等只能从平安归来的人口中的只言片语推断出战事的惨烈。
等到接应的大军抵达之后,只见满地尸骸。
剩余的异族残兵见状一下子四散而逃。
我大晋的三万镇北军百不存一。
一役过后仅剩不足三百的人也是个个身负重伤。”
“但是夷狄王族、乃至夷狄王都被镇北军斩于刀下。
象征着夷狄君权的王庭牙帐也被付之一炬。
随后接应大军护送已经陷入昏迷的镇北侯,还有幸存的士卒开始撤退。
恰好避开了夷狄的回援大军,众人得以安全返回玉门关。”
“此战过后,夷狄的内乱彻底爆发了。
各大部落都想当那号令夷狄几十万大军的王。
可是王族几乎被屠杀一空,即便存活的几人也无人支持登王位。
各怀鬼胎的各大部族开始占地称王,其余部落见状也纷纷效仿。”
“渐渐地昔日那强大无比的夷狄逐渐分裂成四个大国。
正北方的北凉;西北方的西夷;东北方的东夷;还有就是与大晋接壤的柔然四国。”
“身体康复的镇北侯林承立马表皇帝,请求依托玉门关地势,修筑一条绵延万里的长城。
用以抵御日后北疆战事,虽然要消耗掉极大的人力物力。
但是所幸此次北伐收获也颇为丰富,异族战俘人数不在少数,陛下也欣然同意。”
“随后就用刚征集的伐北大军直接填充在镇北军之后,直奔西北方最为肥沃的牧马草原——仓平牧场。
直接宣告天下:仓平牧场自今日起归我大晋所有,夷狄四国但凡不服者皆可前来一战,林某在此静候诸位。”
“异族四分后本就元气大伤,加镇北侯如此的强势,踏破草原王庭余威尚在,不清虚实之下各个敢怒不敢言。
之后镇北侯便命人在牧场中央修筑起了防御军事,逐渐的就形成了今日的北庭都护府。
驻扎其中的镇北军统领一切北疆战事,大晋自此天下大定。”
“建平七年,出征两年多的镇北侯率领亲卫回京述职。
所过之处,大晋百姓无不夹道相迎。
陛下也依照当初的约定在渭水河畔,静候将军凯旋。”
“之后又是同登天子銮驾,绕长安城一周,与民同乐。
能够得以连续登两位帝皇的天子銮驾,自大晋开朝以来,独独镇北侯一人。
彼时,他也才不过三十二岁而已!”
“次日一早,于太庙前献俘,焚香祭祖秉明文治武功之后。
奉天殿前,镇北侯加封靖北王!
成为大晋唯一一位异姓王爷。
并且,皇族后代皆尊称其为‘亚父’。
可见陛下对其的恩宠有多甚!”
“北伐之后,大晋渐渐休养生息。
陛下更是励精图治、广开言路,才得以形成如今的建平盛世。”
······”
“之后靖北王也到过这里一次,说是负荆请罪,想请老夫我再次出仕为官。
不过老夫拒绝了,余生再教几位得意门生的日子也算不错。
再三请求无果之后他便种下了你们身后这一棵梨树,说是祝愿老夫日后‘桃李满天下’!”
“啊爷爷,原来这棵梨树是靖北王种下的?
怪不得小时后见您照看它比您孙女还心,原来如此!”
顾婷听见这棵树是当今豪杰的种下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又摘了一个成熟的梨子吃了起来。
仿佛王爷种的梨树更加香甜多汁一般。
“你还好意思说,小时候你就不知一次想毁了老夫这棵宝贝。”
说完还瞪了一眼正在大快朵颐的顾婷。
“短短的三十几年,靖北王就做到了寻常人一辈子达不到的成就,真是恨不能瞻仰此等英雄!”
周青听完一脸痛惜道。
李珺虽然同样是心中敬仰万分,但他倒是看得开。
“子青兄何故如此,以我等得才学及冠之后定能赴京赶考。
届时想必可以瞻仰这位大晋英豪!”
“子珺兄说的不错,区区两年而已,眨眼便过!”
游宁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好了,婷婷去给你爷爷倒杯热茶过来吧,说了这么久也不知道主动点。”
“是,孙女马就去!”
说完便蹦蹦跳跳离开了。
“山长,婷婷已经走远了,有何事交代但说无妨!”
······
各位老爷,铺垫完毕,写嗨了写的长了点!
后面附手绘的九州地图一份,凑合着看,这是参考了唐朝的地图画的。
审核可能要晚点才能看,见谅!
最后,求一切数据,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