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靠谱吗?
会不会精度差很多啊?
许多研究所负责人在心里怀疑。
之前也不是没出过国产替代,但几乎每一次都达不到外国产品的稳定精度,让人失望。
这么说并不是怪国产不行,在场都是内行,都明白国内工业化比外面起步晚几十百年,有差距是正常的。更何况外国还隐隐组成了价格联盟,每次国内一出某个国产替代产品,外国就联合降价,把利润全部打掉。
导致很多事吃力不讨好,没人愿意干。
这次能行吗?
一些人心里的担忧,这时,又听洪部长接着说道:
“国产替代的提供方,是我右手边的周桐总师,你们回去之后把需求提来,周总师会提供解决方案。这里就牵扯到今天的主题。”
说到这儿,他扫视全场,抛出大炸弹:“此次禁运事件,表明外部环境正在快速收紧,暴露出我们对外部的严重依赖,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困难局面,经过级决议,军事科研系统和民用科研系统进行全面整合、优化,设立统一的指挥中心,安排科研任务,这个指挥中心的主任兼总工程师由周桐总师担任!”
……
“等等,精密仪器危机不是都解除了吗?为什么要统筹所有科学项目啊?”
“而且周桐总师是谁?”
“从来没听说过。”
“连院士都不是,直接制定科研任务?”
阶梯座位,民用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一片哗然。
反观军事科研机构的人,却一个个眼前发亮,仿佛预见到了美好的未来。
“周总师深度参与的话,一定能更快实现下一代火箭研制!”
“太好了,下一代变循环航发有眉目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时,中间台,科学院秦院长站出来。
“安静,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这个决定是目前的最优解,我和科学院同僚坚决支持。”
军事科学院龚院长,工程院李院长也纷纷表态。
“由周总师担任负责人,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现在正是关键时刻,不应该有门户之见,而是应该委任英才,对于这个决定,我坚决支持。”
看到这一幕,会议厅为之一静,底下的人顿时不吵不闹了。
国内科学界领头人都站出来支撑这个决定,而且看去非常信任这个叫周桐的年轻人。
这……太疯狂了。
周桐看着周遭大佬为自己站台,心里也生出责任感。他一脸肃穆地站起身,宣誓道:“感谢国家对我的信任,在此危机时刻,赋予我权利,我一定会竭尽我的能力,帮助国家拉近科技差距。”
或许是信息量太大,台下的非军事科研人一时反应不过来。
等回了神,周桐已经在宣布未来研究部门的组织形式了。
“此次统筹,指挥中心将直接在各单位安排保密人员,指派科研任务,研究单位要以科研任务为重,优先发展相关技术,各单位负责人回到单位后应尽快根据保密条例整备……”
“获得科研任务的单位会有相关的资源倾斜,物资,人员工资都会提升,单位需要将自身优势技术整理向指挥中心提交……”
“各单位的人员流动将会被完全打通,只要符合保密规定,能力足够,就可以申请调派……”
在负责人们一脸懵逼之中,会议闭幕。
周桐终于获得了科研系统的完全控制权。
未来,他的命令就不止于新桐科技,整个科研系统都得听他的。
他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
包括一直缺少的核能和舰船领域,他也可以掌控了。
周桐拿出自己分析的白头鹰武器目录,另一边又让助理林忆雪收集来军工领域的在役和在研项目,比照着画勾画叉。
盾舰计划:
导弹护卫舰设计,导弹发射架,舰载导弹设计,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导弹项目:
超高速突防弹道导弹研制计划,大气层水漂弹研制计划,反导导弹研制计划……
空军项目:
大型运输机在研方案,大型预警机计划,舰载预警机研制方案,下一代空优战机预研,j10电子化改装方案,新型武装直升机,无人机预研……
陆军项目:
多用途导弹发射车,增程火箭弹,反器材狙击枪研发,小型无人全地形战车……
另行单列:海核动力舰船,国产航母,下一代核鱼,卫星制导系统。
“不行啊,这份计划完全得重做。”
周桐看着手里的智能战争机器,光炮,空天飞机,又看看这份文件,直摇头。
除了陆军,增加了一个小型无人全地形战车外,其他都还是有人操作的老路。
这怎么能行?
周桐全部画叉,把自己的规划写在旁边。
“空军最重要的任务应当是与航天科技结合,尽快发展空天战机。少量的资源则应该投资到智能化无人战机。”
“陆军发展步子还不够大,你们的目标应该是战车无人化!要坚定的在这条路子走,机器人军团才是陆军的发展方向!即便有少量步兵那也必须包裹在单兵机甲之内。”
“反导系统设计实在太过保守,激光炮,粒子炮才是反导系统的主流,”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海军,导弹护卫舰身为航母的护卫,怎么能没有激光炮,粒子炮作为防守武器呢?我建议设计一款专业的核动力激光护卫舰,每个航母战斗群陪四艘,从四个方向防守敌人的导弹袭击。”
“另外,航母的设计也有些瑕疵,怎么能不考虑空天飞机的起降问题呢?甲板要造的宽一点,10万吨起步,把无人机交给两栖舰。”
“……”
“各部门按照这个目标重新设计武器。”
周桐写完,让指挥中心把这份改动意见分发到下面。
指挥中心立刻用军机运到各地。
各研制单位看到任务要求,人都傻了。
这写的都是啥玩意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