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研究人是兴奋还是迷茫,工作还是在级关切之下紧锣密鼓地推进起来。
随着工作开展。
工程技术人员先是试验了级所提供的技术。
然后基于这些技术,设定目标,描摹出大致的模型,脑补需要的技术、人员和资金。
很快,技术研发计划就由保密局汇总到了周桐这里。
办公室,周桐关掉折磨人的数学、物理教材,应声让林忆雪进来。
林忆雪进门后,注意到他频繁揉眼睛,还以为他被研究困扰,太累,便提议把表格放到投影仪。
“麻烦你了。”
“应该的,您客气了。”
林忆雪柔声说着,移步,关灯,开启投影。
一副表格落在幕布。
一来首先是海军造船厂的需求表。
为了造空天飞机航母,他们综合考量,需要能支撑120吨庞然大物起降的更抗冲击,更高屈服度,更高韧性的航母甲板材料,战斗机电磁弹射系统,更高强度的阻拦索。
其次是船用核裂变反应堆,激光炮使用的超导电力体系,自动校准的超灵敏半球型机械旋转载台。
然后,还有高效耐腐蚀散热系统,无人机指挥、量子通讯、相控阵雷达全集成舰岛,与超导体系并行的且可随时转化的全电舰船动力系统。
需要材料所,超导所提供支持。
陆军装备中心则非常干脆。
直接说他们只会造战斗车辆,火炮,火箭弹等常规武器。
高度智能的精密机械,他们完全没有经验,也没有懂的人。
于是直接写了个现有火炮,装甲单位进行智能化升级改装。
机器人和单兵动力装甲部分则充满既视感。
仿生外皮的人形机器人,狗形机器人:其中人型机器人可以内置小型武器,也要能够使用各种轻武器,外皮抵御7.62毫米口径以下的子弹,能够与人进行简单交流。
单兵动力装甲:全身覆盖式装甲,面甲提供信息指引,人脸识别,红外扫描,热成像等功能,动力装置要能让人扛起100公斤的东西,以正常速度奔跑。
需要人工智能和精密机械方面的实验室加入他们才能弄出来。
周桐一看,懂了。
这是想直接吞两个实验室进去。
再往下看。
航空集团的无人机也需要智能实验室提供支持。
航天集团建空天飞机则需要强大的材料研发能力,追求目标是抗辐射,抗烧蚀,结构强,重量轻。除此以外,因为组合动力发动机已经有了,所以只需要加紧修超高速风洞,把空天飞机外形在风动里吹出来。
导弹部门的需求比较简单,临界空间风洞赶快建起来就行,其他的目前还没遇到瓶颈。
…………
周桐确认了研发计划,开始调配资源给各家研究单位。
同时把需要外部协助的任务,分配到适合的地方。
人工智能当然是目前全国最强新桐科技。
材料研究是新桐科技和几个军事材料所合资建的新材料公司。
超导电路,交给国内在这方面首屈一指的烟云大学。
精密机器,估计要从雒或者魔都的顶尖大学挖一个研究室才行。
还有氢燃料电池,这个还真没了解过,不知道哪家化学企业做的好。
……
写到这儿,周桐停笔。
周桐任之后,军事科研计划虽然安排了,但大学,企业实验室的计划还没做。
本想联系未来。
但既然要跑一躺全国,就顺便先把大学和企业实验室的任务给确定了吧。
而且,等全部做完再联系,效果更好。
“林科长,我公司生产的实验设备,电脑硬软件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行,那你跟我跑一趟全国的院校吧。”
林忆雪身体微微前倾:“好的,您有线路规划了吗?”
周桐思考片刻:“嗯……先去雒吧,主要问题先行解决。”
“您想什么时候出发?”林忆雪举起笔记本和笔。
周桐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七点半。
“今天就算了,过去也要在酒店住一晚,明天早吧,提前安排,连货一起送过去。”
“好,我现在就去安排飞机。”
林忆雪说完,潇洒地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
周桐在别墅被闹钟唤醒。
收拾收拾,坐防弹轿车,前往军用机场。
坐包机,一路由j10护航,到达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