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谋主荀攸(1 / 1)翦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荀攸身为士族子弟,自然是不可能主动投靠董宪这种良家子出身的。

虽然董卓刚刚进洛阳,还没来得及干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

但是董家是良家子出身,靠军功起家的,和荀家这种士族没法比。

所以董宪不可能让荀攸主动投靠,他直接给何太后了个疏,让荀攸来做他车骑将军府的属官。

他被皇帝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总领国政。

所谓仪同三司就是,待遇和三公一样。

也就是说,董宪现在虽然位不及三公,但国家权柄都在他一人手。

既然开府,车骑将军府怎么能没有属官呢?

所以荀攸就被征召来,当车骑将军府的长史了。

荀攸倒是也没有拒绝,服从了诏令,来车骑将军府当起了长史。

长史看似是幕府的二把手,但实际在不打仗的时候,就相当于秘书,帮将军处理事务的。

也就是说,是个没有实权的位置。

但同时有与幕府主人亲近,如果说是幕府主人的心腹,这个位置倒也不错。

但是荀攸不是董宪的心腹,他是董宪以朝廷的名义征召过来的,严格说起来算半强制。

因为荀攸就算不愿意,也没有办法。

“将军,袁本初今日离开了洛阳,是否要派兵拦截?”荀攸抱着一堆竹简,走进书房问道。

董宪看了看荀攸,问道:“先生希望我放过他吗?”

荀攸笑了笑说道:“在下有话语权吗?”

董宪:“当然有,先生身为我车骑将军府的长史,有对我谏言之权,亦有谏言之责。”

荀攸说道:“既如此,攸希望将军不要阻拦袁绍。”

董宪立刻问道:“何解?”

荀攸说道:“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杀袁绍,必会招致士人敌对。将军刚以朝廷的名义延揽天下人才,若是此时杀了袁绍,将军的这道诏命怕是会付诸东流。”

董宪看着荀攸说道:“我如今手握二十万大军,一个袁绍,还杀不得?”

荀攸拱手道:“区区袁绍,将军杀之易如反掌。然此与将军之志相去甚远,将军不知?”

董宪起身,对荀攸拱手道:“先生教我!”

荀攸说道:“将军手握二十万大军,执掌朝政大权,如今朝堂政令皆出自车骑府。如今将军只需招贤纳士,修生养息,以待天下有变,则可挥师东出,以雷霆之势扫平乱象,还天下以太平,成就一番大业。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军如今乃得道之人,若是因为袁绍而失道,岂不令天下惜乎?”

董宪笑了笑说道:“先生果然大才,三言两语,便打消了我对袁绍的杀心。”

荀攸笑道:“将军说笑了,将军非嗜杀之人,本就没有杀袁绍之心。方才之言语,乃是激在下发言。”

董宪点了点头,开玩笑道:“看来,以后若要先生帮忙出谋划策,还得多用士人性命相要挟才行啊!”

“将军说笑了,攸身为车骑府长史,将军有任何问题,攸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荀攸说道。

董宪点了点头:“如此最好,以后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向先生请教。”

让荀攸松了口,虽然荀攸没有当场宣誓效忠,但好歹拉近了一下两人之间的距离。

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荀攸早晚连带他叔叔荀彧,和他的好基友们都得是董宪的。

一想到未来,荀彧、郭嘉、戏志才、程昱、满宠这些个人才全都到自己帐下,董宪就差没流口水了。

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才。

荀攸走后,李儒、华雄和李傕走了进来,两人脸色都不好看。

“主公,蔡邕、郑玄、马日磾、卢植四位先生,都不愿意应召。”李儒说道。

董宪眉头一皱:“郑玄人在南阳,不来尚有说法,蔡邕等人是何意?”

李傕性格暴躁,立刻怒道:“主公不必多虑,末将带兵去,由不得他们不出山。”

“不可,这四位都是当世大儒,经学世家,若怠慢我们在洛阳做的一切都付诸东流了。”李儒大声反驳道。

李傕无奈道:“哎呦我的先生啊,他们这摆明了是看不起我们,我们又何必给他们好脸色?这些文人都是吃硬不吃软的,把刀架在脖子,由不得他们不应召。”

“郑玄那边,华雄带人去请。”董宪说道。

他不可能亲自去请,洛阳这边他可不敢走开,万一出点幺蛾子可不得了。

华雄立刻说道:“主公放心,我就是绑也把郑玄给你绑来。”

“你敢!我让你去请,谁让你去绑了。”董宪立刻怒斥道。

华雄连忙停下,不敢再说了,也不敢行动。

怕再坏了董宪的事情。

“嗯...绑可以,但要是郑玄和家眷少了一根汗毛,拿你是问。”思索了一下,董宪最后还是决定,绑到洛阳一了百了。

李儒急了:“主公.....”

董宪摆了摆手:“文优勿虑,我自有分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