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宪:“没有吧,我没说我不愿意,我说的是暂时先放在一边。”
李儒无语之际,董宪开始磨墨,拿出一张绢帛书写起来。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如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主公,这是......”看懂这首诗,李儒先是惊艳了一下,然后是疑惑。
董宪笑道:“给蔡家那小娘写的诗,看看如何!”
李儒笑了笑说道:“主公文采斐然,儒不及也!只是,主公写诗给蔡家小娘,所为何事啊?”
董宪说道:“过几日啊,找人把这首诗传得整个洛阳城都知道。让人知晓,车骑将军董宪,看了蔡邕的女儿。”
穿越不当文抄公,那简直是白穿越了一回。
而这首三五七言做为诗仙李白的诗,其文采自然是没得说。
“主公,高明!”李儒竖起一个大拇指,感叹道。
徐州,颍川书院。
一个青年正在收拾竹简,随手拿起竹简就抱在怀里。
“奉孝,奉孝。”另一个坐在一边的青年喊了他。
青年愣了愣:“何事?”
那青年指了指他手中的竹简道:“我的。”
“哦哦哦,抱歉抱歉,拿错了。”他尴尬的笑了笑,把竹简交给那青年。
“你真的要去?”青年看着他说道。
他笑道:“朝廷向天下延揽人才,不问出身,只看能力,如此良机,我郭嘉岂能错过?”
青年笑了笑说道:“也罢,人各有志,我也不逼你。公达在洛阳,你若是需要帮助,可去寻他。”
郭嘉笑嘻嘻的说道:“那就多谢文若兄了。”
他说完有对荀彧说道:“文若兄,要不你随我去洛阳如何?”
荀彧摆了摆手笑道:“我还是闭门读书吧,不急着奔向仕途。”
翌日,荀彧给郭嘉送行。
“文若兄,你真不跟我一起去洛阳?”郭嘉问道。
荀彧笑道:“奉孝这还没见到新主公呢,就迫不及待的要为其效力,举荐人才了?”
郭嘉笑道:“文若兄这是说的什么话?我是可惜文若兄远胜我之大才,在此书舍中埋没,乃天下之损失。”
荀彧说道:“好了奉孝,他日我若不如意,定来洛阳找你谋个前程,到时候奉孝可别忘了友人才好。”
郭嘉点了点头说道:“嘉岂能忘记?告辞!”
郭嘉骑马跑了一阵,又回头朝荀彧喊道:“文若兄,倘不如意,定来洛阳啊!”
荀彧无奈的笑了笑,回应道:“知道了!”
洛阳。
此时,董宪写的那首诗已经传遍了洛阳城。
东汉时期,还没有七言诗,作诗依旧是以五言和四言为主。
董宪的这首家带着七言的诗词,可以说是激起了轩然大波。
当然,同样激起轩然大波的,还有此诗中意思。
反正在董宪安排的人的宣传之下,洛阳城就开始传言,董宪拜访蔡邕的时候看到了蔡琰,便一见倾心,从此相思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蔡琰在自己的闺房中念叨着董宪这首诗,念着念着俏脸竟然红了起来。
“这个登徒子,写的这是什么诗。”随后,娇嗔了一句。
不过到底是大才女,端在的羞涩之后,蔡琰把注意力凡在了诗的体裁。
毕竟这还是第一次看到七言诗。
“七字诗句,这是他独创的诗体?本以为西凉来的都是些粗鄙武夫,没想到还有如此文采斐然之人。”想到此处,蔡琰脸蛋又红了起来。
东汉时期没有文贵武贱一说,文武双全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吃香的。
董宪身为武将,却能写出如此细腻的诗,自然会得到许多士子的好感,当然还有妹子的青睐。
蔡琰正好是青春期,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撩拨?
一整晚,蔡琰满脑子,不由自主的都在浮现董宪的身影。
而这个风波中,最难受的就是蔡邕了。
之前被董宪吓唬了一下,这条老命差点没吓得抽过去,现在又来个传言说董宪看了自己家的闺女。
还什么相思成疾,饱受思念之苦,写的诗整个洛阳城的人都知道了
蔡邕看了看自己家的小白菜,小白菜坐在窗前,脸蛋微微泛红,表情看去似乎有些羞涩。
蔡邕心脏顿时一抽,又有种要抽过去的感觉。
自己家的小白菜,难道真的要被猪给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