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西河郡,离石。
牛辅正在离石县府内看着舆图,对于牛辅的到来,郡的于夫罗已经有动作了。
“子虞,主公派人来信,让我们立刻回援河内。”牛辅看了看身边的年轻人,说道。
年轻人名叫粱习,是牛辅提拔的参军。
粱习说道:“将军,于夫罗部已经集结,如果此时撤兵,必然被于夫罗部狠狠的咬一口,我军危矣!”
牛辅皱眉道:“主公的军令必须执行,既然主公命我撤军,我军就必须尽快赶到河内。”
粱习思索了一番,指着舆图说道:“不如先谴一部前往河东郡与郡的交界之处,依托山岭设伏。我军则迅速撤退,引于夫罗出兵攻打,在永和一带,彻底歼灭之。”
牛辅沉思了一下,点了点头道:“好,就依子虞之计执行。设伏之事,既然是你献策,就由你来执行。”
粱习连忙说道:“将军,你身系五万大军安危,还是将军设伏,我来断后。”
牛辅摆手道:“此事无需再议,我意已决。你去设伏,我带大军断后。”
粱习无奈,只能拱手道:“诺!”
河内郡,治所怀县。
王匡看着已经不知道集结多少次的大军,心里充满了阴霾。
没想到自己居然被一群流寇逼到了绝境,这让王匡心里很不是滋味。
“将士们,朝廷援军不日便到,再坚守几日。”王匡对周围的将士说道。
不过这话到底只是安慰,王匡自己根本不相信。
做为司隶最东部的郡,关东诸侯的情况王匡自然不会不知道。
关东诸侯已经在谋划联合,讨伐董宪,清君侧,只要等待一个机会,各路诸侯就会联合。
这些诸侯里,自然少不了前些日子跑出洛阳的袁绍。
而自己做为袁家的门生,自己不死,董宪怎么可能来救援河内?
想到这里,王匡顿时心中悲凉。
夹在两个大佬之间,他很无奈。
不过他是有机会逃走的,但是他毕竟是河内的太守。
虽说外面的流寇都是农民被出来的,但是怀县内也是百姓。
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熏陶,心中的信仰不允许他逃走。
“府君,朝廷大军真的会来么?”郡尉看着王匡问道。
王匡看了看郡尉,点了点头道:“会的,再坚守几日。交给你一个任务。”
郡尉说道:“府君请讲。”
王匡道:“带人把城内百姓和粮食,迁往温县。”
郡尉连忙说道:“府君,还是你负责迁移百姓吧,我来守城。”
王匡摇了摇头道:“不,我若是走了,将士们士气大溃,怀县危矣!只是,匡之妻儿,就有劳都尉了。”
郡尉含着泪抱拳,然后转身下了城墙。
王匡拔出佩剑,看着城下的黑山军,大声喊道:“准备迎敌!”
“怀县坚守了七日?”董宪听到校事府的人传来的情报,很明显有些惊讶。
“是,怀县坚守七日,如今守军已经不足一万。王匡命河内都尉,将百姓全部迁往了温县。”
董宪连忙问道:“王匡呢?”
校事府:“王匡自开战之日起就亲自督战。”
董宪惊诧道:“他没跑?”
“没有!”
董宪叹了叹气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诺!”
挥退了校事府的人,董宪有些怅然若失。
郭嘉看到董宪,连忙说道:“主公,此时万万不可有妇人之仁,王匡虽然性情高洁,可他是袁家的门生,注定是不会效忠于主公的。”
“呼~!”董宪吐出一口浊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表情再次恢复如初。
“桓懿的大军可有消息传来?”
郭嘉说道:“牛辅将军撤军之时,郡的于夫罗部已经开始集结,所以要撤军并不容易。不过郡到河东郡多山岭,匈奴人的骑兵难以发挥,应该没有大问题。”
董宪点了点头:“传令全军,三日后拔营出关,全速前往河内。”
郭嘉拱手道:“诺!”
河东郡,永和郊外。
于夫罗亲自率军追击牛辅,追到了此地。
“哈哈哈,牛辅,你跑不了了。快快下马投降,把河东郡交出来。”于夫罗横刀立马,指着牛辅大声笑道。
牛辅拉着马缰笑道:“于夫罗,你入我大汉境内数年,没读过兵书吗?岂不闻追敌不入山谷?”
“什么?”
于夫罗话音未落,两边山岭之,突然出现无数弓弩手,对准于夫罗和他身后的大军。
牛辅露出一个残忍的微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