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李氏又骂了顾小芬几句,心里舒坦不少。
姜还是老的辣,这些个小年轻,一个个的,都不顶事。
顾李氏一点点的找出蛛丝马迹。又想着顾余年去王大娘家里买了十五斤稻子,直接给了一块五。
那是一块五,不是一毛五分。
顾余年住磨坊,就跟顾翠华俩人,能吃得了这么多?
顾李氏脑子转得快,又想着王大娘怎么就找她提起这事儿。
有猫腻,肯定有猫腻。
但顾李氏现在不心慌,反正顾余年娘俩住在磨坊里头,没翻身。就可惜了母女俩地里的玉米苗,就为了逼人回家,把地里的玉米苗全拔了。
胸有成竹后,顾李氏想起这一茬,不满的看了王桂花一眼。
王桂花就……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她这还费心费力的给顾李氏按着腰,手早就软得不行,怎么顾李氏又开始不满她了!!!
但这样的抱怨,也就只能在心里。
……
顾余年是不知道顾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跟顾翠华凌晨两点多钟就起来做米粉。十五斤的稻子,从磨壳,到磨成米浆,再到蒸出一层又一层的米粉,时间过得很快。
她们还要赶在孩子们上学之前,到人民子弟学校门口支起摊子。
顾余年花了两毛钱,给她和顾翠华买了车票一起进城。
到学校门口的时候,正好赶上孩子们上学的高峰。
学校外面各式各样的早餐摊子支起来,有卖包子的,卖面条的,卖煎饼的。独独只有顾余年一人卖着不能立刻食用的米粉。
李大妈眼尖的看到穿着补丁衣裳,但也干干净净的顾余年,赶忙拉着孙子走到顾余年的摊子跟前。
“哎哟,小姑娘,你上回可是说了每天都来这儿卖米粉,结果第二天人就没来了。”
李大妈辛苦了大半辈子,也退休了,唯一的事业就是送孙子上学,给一家子做早饭。儿子和媳妇都是双职工,哪里还能指望儿媳能有时间做饭。
全家上下的饭菜,也就被李大妈包了,这也是她现在最大的荣耀。
每天吃什么,当然就成了李大妈心里头除了送孙子上学之外,最大的事情。
前几天买了米粉回来吃,全家上下都说这米粉好吃,又劲道又软糯,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县里多数都是卖面条的,几乎没看到外头卖米粉的。但这米粉用滚烫的开水煮熟后拌了佐料吃,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就是觉得比面条好吃。
特别是自家孙子,早就念叨了好几天说还要吃,偏偏就没看到那小姑娘来卖米粉。
这回逮到人,李大妈就打算多买点,家里才买了冰箱呐,得用上。这年头家里能买上冰箱的不多。
顾余年乐呵呵的说道:“抱歉啊,这几天米粉在集市那边卖得快,您瞧瞧我手还打着石膏,肯定没办法多做些。我就是想着上回您拉了那么多人来照顾我的生意,我要是还不来,就怪不好意思的。这不特意留了些米粉过来。”
顾翠华一听到顾余年说谎,就止不住的往顾余年身后躲,就怕顾余年的谎话被拆穿。
李大妈听到顾余年的话,心里高兴得不行。
“给我来三斤!”
“好嘞!”顾余年应声,抓了三斤的米粉,“您今儿又是我第一个客人,还买这么多,我给您打八折,您看成不。”
“成成成,少给我算钱,我哪有不成的。”李大妈心里高兴得不行,就觉得跟这姑娘说话,心情愉快。
这回李大妈手里挎着篮子,该是打算送了孙子去学校,就立马去买菜。
然后顾余年就拿了两粒桑葚蜜丸送到李大妈的孙子手里,“小朋友,这个糖送给你吃。”
李大妈就觉得怪不好意思,“哎哟,瞧你客气的,怎么还送吃的。”
小朋友顿时就接住了糖塞进嘴里,李大妈连拒绝的时间都没有。
“奶奶,这糖好好吃,我要买这个。”
李大妈瞪了一眼自己的孙子,没好气的说道:“糖吃多了烂牙。”
顾余年笑着说道:“少吃些没事儿。这糖是用桑葚和白糖熬煮出来的,软糖,一粒也没多大。”
她一边说着,一边还给李大妈塞了一粒,“您尝尝,这玩意也不贵。”
李大妈犹犹豫豫的把糖送到嘴里咀嚼了两口,不得不承认这糖确实挺好吃,但是吧……就算再好吃,也不能买太多。
“这糖怎么卖!”李大妈觉得要是不买的话,怪不好意思。
“一分钱一粒。反正都是买给孩子吃,您一回买两粒三粒的,也就两三分钱。”
李大妈一听,还真便宜。难怪随手就能送出去两三粒,恐怕买糖果不是赚钱的大头,就是为了卖米粉,做的添头。毕竟是学校门口。
李大妈认为自己找到了事情的关键,也就随随便便买了五粒,懒得让人还要找钱。
顾余年唇角上扬,但顾余年还是提醒着说道:“大妈,您这米粉是不是买多了。虽然是夏天,放在缸里凉着,也能放上两三天,但味道肯定没新鲜的好吃。”
“不怕,我家有冰箱!”李大妈底气十足,声音都比先前响亮许多,仿佛买这三斤米粉,就是为了说出家里有冰箱这几个字。
不出所料,这话确实吸引了路过的同样带着孩子来上学的老人们。
不一会儿,顾余年的摊子边上,就又围了一群人。
众人七嘴八舌,附近大多数都是厂里的退休老人,都是一个大院儿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都纷纷羡慕的跟李大妈唠嗑,随后再在顾余年这里买几两米粉回去吃。
直到学校里上课的铃声想起来,大妈们也都三三两两的散开,顾余年的米粉也全都卖完,甚至连桑葚蜜丸,也都卖出去三十多粒。
回到家中清点好一大把零钱,顾翠华的眼珠子都直了。
今天足足赚了四块五毛钱。除去成本,那可不一天就赚了三块钱。
“我的妈呀,那咱们要是每天都去学校门口卖米粉,那可不得跟进厂的工人一样,一个月有三十块钱。”
顾余年心里也舒坦,有钱在手心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