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战事的进展并不顺利,甚至多次在与南军李将军的作战中失败,可是这并不妨碍林肯总统继续以美利坚天授正统大统领自居。
在得知日本王国的特使小栗忠顺抵达纽约港之后,林肯总统作出了最高指示,务必要求接待好这位出身能够年产一万吨红铜国家的使节。
美国人对于日本这个遥远的国度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纽约市民,以及那些出口业的老板,之前德川庆福带领安政遣欧使节团出访时,还在美国东海岸参观巡游了好几个月呢。现在日本使节又到,许多人出门围观小栗忠顺的到来。
此时北方的外交态势并不好,英法等国并没有公开站在北方一边,而且还同南方勾勾搭搭,甚至多次有传言说英法可能武装支援南方。
甚至英法两国还公开的向南方派遣外交使节团,南方也积极的同欧陆各国联系,一方面订购军舰枪炮,一方面做外交交涉。
如此态势下,不远万里自日本赶来的小栗忠顺使节团。而且是先到北方的使节团,就显现出相当的不同了。
纽约市在后世,那已经是民主党的大本营,是美国自由派主要阵地之一。两千五百万人庞大人口,三十一个国会众议院席位,三十三张选举人票,在选举中举足轻重。
但是在现在,纽约并非全然支持改革和废奴,作为全美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同时还是东海岸第一大港,他的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保守派。南北分裂时,纽约市长曾经公开呼吁加入南方,为保护地方州权和自由而战。
幸亏北方干预的及时,同时工商业资本家的实力足够强大,压下了纽约投向南方的意图。但不可避免的,纽约还是有很多心系南方的人。
正好小栗忠顺的到来,可以向纽约市民显示一下,正统在北方!
在去年,李将军带领南军一度包围华盛顿,城内政要和士民几乎作鸟兽散,很多议员都跑路到了纽约,本身纽约也是美利坚曾经的首都嘛。现在正好都出来迎接小栗忠顺,给林肯总统撑撑场面。
小栗忠顺原本还在巴西帝国进行访问,1855年巴西的奴隶贸易被全面禁止,但是巴西地广人稀,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在两代皇帝的统治之下,巴西发展迅速,工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
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巴西本身土着,在数百年的殖民运动中,损失巨大。现在奴隶贸易的人口补充也已经停止了,所以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还询问小栗忠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人口如何?
得知日本人口三千数百万,乃至四千万,佩德罗心中委实羡慕。要是巴西帝国也有四千万人口,他就一点儿也不着急了。
于是佩德罗二世询问小栗忠顺,日本人是否有愿意移民的?如果有人愿意前来巴西,他一定会给予优惠的条件,并且给他们分划土地,只需要他们能够支持他这个巴西皇帝的统治,照章纳税即可。
如此大事,小栗忠顺当然不可能自行决定。而且他感觉忠右卫门有自己的计划,且本身幕府还在积极的向桦太和虾夷移民,恐怕未必有多余的人力向外输出。
于是小栗忠顺向佩德罗二世坦承,这事他做不了主,但是佩德罗二世可以派遣使节,去往日本同国王德川忠正直接沟通。德川忠正陛下是个非常开明的统治者,同时积极学习西方近代化,或许会答应移民的请求。
总之小栗忠顺在巴西的活动还算是顺利,也受到了佩德罗二世的热情欢迎。佩德罗二世表示很快就会向日本派遣使节,也希望日本王国派遣使节常驻里约热内卢。
巴西的种植园和大农场此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甘蔗、烟草、咖啡、玉米、可可等,产量都非常的高。而且巴西红木也相当不错,仅此一项,每年能够为佩德罗二世带来百万英镑的出口收入。
小栗忠顺只觉得巴西的气候,可能能够种植水稻,毕竟雨热同期,就是到底最后能不能种好不得而知。
也是在这时候,忠右卫门派出的人追上了小栗忠顺,告诉他美国爆发大规模的内战,德川幕府要在这场内战之中,尽力外交。使得美国放弃在日本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建立平等的邦交。
在巴西的小栗忠顺也听说美国内战了,许多人讨论南北两军到底谁能够胜利。倒是忠右卫门直言不讳的说可以支持北军,但是前提是北方杨基老识相,愿意放弃在日的侵略利益。
明白!
于是小栗忠顺就这样来到了美国,且正式的拜见了林肯总统,奉上国书,又将忠右卫门准备的红铜凋花烛台、鎏金红铜脸盆等礼物赠予了林肯总统。
就这暗示,傻子都看出来了啊。
林肯总统,听说红铜可以拿来铸造大炮,现在日本出产红铜,你也不希望他们被卖给南方迪克西吧。
嘿嘿
正式的接见之后,国务卿苏沃德以私人的名义,举办了一场晚宴,招待小栗忠顺。英国留学出身,同时还是多次经办近代工业企业,天天同洋人打交道的小栗忠顺,全然是一副英国人的做派,并没有多少古旧的气息,苏沃德同小栗忠顺聊得挺开心。
晚宴结束,大伙儿自由的参与饭后的酒会,这就是拿来聊私事的机会了。
苏沃德和小栗忠顺坐到了一起,小栗忠顺表示幕府已经同意向北方出售十万支步枪,这是日本王国的诚意,那么联邦政府的诚意有什么呢?
心下暗忖此人绝对不好对付的苏沃德先是打了个哈哈,又反问日本国王陛下想要得到美利坚何等的友谊呢?
到底是做国务卿的,打太极还是有本事的。
两人你推我让了好一阵之后,苏沃德终于从小栗忠顺口中得知了忠右卫门的条件。让出夏威夷的所有权益,废除不平等条约。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