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头刚一闪过。
树影后,便传来惜春含糊不清的叫骂:“不要脸的贼人,哪天叫你知道姑奶奶的厉——”
苏绾松了口气。
活着就好,她没了再留下的理由,又深深看了一眼树影后,心事重重的离开。
刚出花园。
正好碰见了云冬,两人还未搭话,却见夏氏远远的过来,走近后,拉着苏绾的手,问道:“听说有个江洋大盗潜进城,偷了什么东西又跑了,官兵正在四处搜查呢,咱们小门小户的,也得被查,你先跟我回屋吧,免得有那不知好歹的胡乱冲撞。”
江洋大盗。
苏绾身体一僵,强压下回头看的想法,深吸了一口气,问道:“已经查到咱们门前了,怎么这样快?”
夏氏叹道:“说来也算是你跟着遭了连累。”
听她三言两语说完,苏绾才知道,原来三个月前,苏娴帮着苏家做生意,却自作聪明,以次充好,用了花样差不多,却早已过时的旧料子。
偏巧买主虽然看着是个穷汉子,实则却是护城军首领。
他买料子被坑,自然不依,但天子脚下,他尽管在护城军里当了个首领,也没有胡乱拿人的道理,只是偶尔查户籍时,对苏府格外严厉。
这次又碰巧遇见细作进城的重大事。
夏氏一句三叹:“那群守卫都是粗人,又跟咱家有私仇,少不得要打打砸砸的,但谁叫咱们理亏呢?到时你只管避着,装作听不见,少了什么,坏了什么,我事后再给你补上。”
她这话说得慷慨。
云冬却颇感别扭,什么叫“咱们理亏”,以次充好,得罪了人的是苏娴,自家小姐只不过平白遭了这一回难,怎么就理亏了?
但这话有挑拨之嫌,却不好告诉小姐。
她此时倒有些怀念惜春,那丫头虽然顽皮些,但常有奇思妙想,也算朵与众不同的解语花。
话音未落。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我是粗人,苏夫人和夏小姐都是贵人,既是贵人,又何必在粗人身上扣扣搜搜,多骗那十几二十两的银子,恐怕还不够填两位贵人在背后嚼人舌根子,浪费的口水呢。”
这话刺的夏氏满面通红。
苏绾也有些尴尬,来人显然是把她当成苏娴,所以一并骂了进去。
她又没病,更不喜欢蒙受不白之冤,但此时解释的话,只怕会叫夏氏更加尴尬,况且园子里藏着的两个人才是要紧事,自己没必要再惹人注意。
于是只管低头盯着鞋尖。
倒像一副老老实实,等他们排查完的样子,看得旁边的云冬颇为惊讶,倒隐隐约约觉察出自家小姐的不对劲来,皱了皱眉,若有所思的回头看了一眼花园。
“你们把那屋子仔细搜一搜,我来查这园子。”
闻言。
苏绾猛然抬头。
冷不丁和护城军首领对视上,瞧他虽然声音粗哑,年龄却不大,而且长得剑眉星目,倒是有几分熟悉,于是皱眉回忆起来。
她还没想起。
那男子却一个箭步冲上来,先瞧了瞧旁边的云冬,又看了看她,满脸惊讶道:“苏大小姐,怎么是你?”
凑近了看。
苏绾更觉脸熟,但一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反倒旁边的云冬见了,轻声在她耳边说道:“小姐,念秋就是他接走的。”
提起这个名字。
她立刻恍然,念秋原也是她的丫鬟,只是两年前有个叫薛成义的,说念秋是他的亲妹妹,前来候府找人。
一番盘问波折后确定了身份。
原来念秋原籍江南,幼年被拐,才流落到京城当了丫鬟,还是辗转几户人家后,才终于在武安侯府苏绾身边安定下来,主仆间算是情深义重。
江南与京城之间隔着高山远水,放念秋回了家,恐怕以后再无见面机会。
苏绾还与念秋抱头哭了一场,并约定念秋回了家后,一定要给她写信报平安,临走前又赠了许多金银首饰,绫罗绸缎,并在衣服里暗暗夹了八百两银票。
结果念秋一去无信。
她眼巴巴等了两年,一直到身份暴露,苏娴入府,两人斗得昏天暗地,才渐渐将此事忘了,后来溺水而亡,重生归来。
现在再提起念秋这个名字,当真是已经隔世了。
话虽如此。
苏绾想着后面花园里藏着的两人,立刻做出一惊一乍的样子,连珠炮似的问道:“念秋答应给我写信,怎么也不写,该不会你骗了我,你根本不是她的哥哥吧?”
她咄咄逼人。
薛成义本来气势汹汹,这会儿却招架不住似的,后退半步,喏喏道:“写了的,只是——”
“只是什么,该不会你对念秋不好,她写信向小姐求救,却被你扣住了吧?”云冬怀疑的问道。
“不是不是,她是我亲妹妹,我怎么会对她不好,那些信我都留着呢。”
“那你拿出来给我看看啊!”
云冬穷追不舍。
薛成义被她逼得急了,道:“我随身带着干什么,我都放在家里好好收着呢,回头给你们送到府上来不行吗?”
“有信你不送,却自己个收着算怎么回事?别回头送了,我现在就跟你过去看看,免得你在信上动手脚,做些以次充好的事来。”
被她一激。
薛成义立刻火冒三丈,道:“什么以次充好,我又不是奸商,你不信的话,现在跟我过去,我取了信你看看,我到底有没有苛待我妹妹。”
语罢。
云冬朝苏绾使了一个眼色,竟然一反常态,真的跟着薛成义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