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轩翻看水文志记载的内容,发现水文志对朝天阙的记载大部分和文书集注一致,只是细节上有一些差别。
沈长轩迅速地浏览,突然眸光一闪,瞳孔张大到极致。
他看见朝天阙如何消失的那一页被人撕掉了!
沈长轩立即意识到,是有人预料到这本水文志会落在自己手中,所以提前将这部分内容撕掉!
他下意识地摸了下衣兜中的瓷瓶,想起自己可能深陷于某种阴谋中,不免汗如雨下。
‘不行,不要慌……撕掉书页的人未必是针对我,否则完全可以将水文志销毁,何必撕掉这一页……只怕这部分内容藏着什么隐秘,不可示人,所以才被销毁……’
沈长轩如此想着,稍稍稳住心神。
他再次注视水文志上的文字,屈指一算,试图推算出那缺损一页的内容,却发现一片空白。
也就是说,撕掉水文志记载的人,很可能是修行者,并且有隐匿因果,屏蔽卜算的法门。
江州府城的修仙者不多,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替沈长轩偷盗水文志的颜浅之外,就没有几人。
再考虑到其人多半能够出入文书楼,沈长轩猜测此人要么是以饶思远为代表的大道学宫门人,要么就是以董骁为代表的公门中人了。
循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沈长轩开始猜测水文志缺失的一页究竟记载着什么。
如果那页是大道学宫的人撕掉的,则毫无疑问朝天阙涉及大道学宫的隐秘,进一步可以推断,撕去的那页记载的应该是朝天阙被大道学宫摧毁的事件。
只是,摧毁朝天阙这件事情不可能瞒过夜行人的眼睛,公门没道理任由大道学宫这么做。
何况,这件事既然已经被记录在水文志中了,等于在公门眼中已经不是秘密,大道学宫没有理由再将相关的记载撕掉。
反之,若朝天阙的损毁以及水文志的记载被撕毁是公门中人做的,同样说不通。一则沈长轩想不出这么做的理由,二则公门若真的想隐瞒真相,颜浅根本没有闯入文书楼带走水文志的可能。
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长轩闭上双眼,思量许久,始终想不明白。
‘也许只能等我修为高了,有能力涉足修行界的大事,才能弄明白……’他徐徐吐了口气,将三册文书放在一边,暂时打消探究朝天阙背后的秘密的打算。
这时候,他突然想到,自己这段时间重心都放在朝天阙之事上,费了太多精力,以至于将孽蛟之事都忘了。
江州府城的文书楼,也许对这件事有记载。
不过这也说不定。
毕竟,他之前翻阅公开的资料,只知道两百年前有过一场大洪水,至于洪水背后的故事,那些资料中没有记载。
想来这种事情涉及怪力乱神,文书中即便有记载,也只会写得模棱两可,就像两百年前那篇文书集注一样,对此语焉不详。
‘算了,尽快弄到一部高明的真诀,真正踏入修行界,才是我目下最重要的事情……我原本只是对江州城的水陆大会有些好奇,若是能借机碰上一些前辈高人,得到厉害的真诀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也没有什么干系……如今看来,水陆大会反而成了我眼下最应关注的事情了……得准备准备……’
他暗暗想着,视线回到颜浅交给他的那本《隐隐》上,想起刚才大开脑洞的想法,眉头皱起,旋即又徐徐舒展。
距离水陆大会的举办还有半个多月时间,这段时间,他左右无事,不如就按之前的想法,整理自己手上的真诀,然后归纳出一部完善的真诀。
不过这种事情风险太大,不能一蹴而就,沈长轩准备在《隐隐》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对大道和修仙之理的理解,增添完善,然后拿给颜浅修行。
若颜浅修炼过程中出现问题他再对《隐隐》进行修改。
“我乃天道所钟,人间气运加身的隐世高人沈长轩,这种小事,轻而易举!”他有些中二地自言自语,随后拿起《隐隐》,翻开第一页开始阅读,同时对其真意进行初步的分析。
……
一晃十天过去,不知是谁传出去的风声,这十天里竟然有好些人前来拜访沈长轩。
这些人中包括沈长轩穿越而来以前原主结识的江州好友,以及他之前去往云雾山坠蛟岭时在船上遇见的耿忠耿正父子。
这一对父子兜兜转转,在江州府城待了快一个月,却仍然没有遇到自己预想中的仙缘,反而惹了不少麻烦,好在耿忠虽然没有太多心机,但也不是死读书的呆子,应付下来还算没有吃大亏。
加上这段时间江州府城加强了治安,那公门夜行人董骁又时不时出手降服心怀不轨之徒,故而所有对他父子二人有图谋的人都暂时不敢动手,让他们二人平安度过了这段时间。
耿忠向沈长轩提起澄江码头的惨案,沈长轩即便强做镇定,也难免露出些许黯然。小耿正看出他的心思,忽然说道:
“听说,干出那种丧心病狂的那伙人,都被官府一网打尽了!大先生请放宽心吧。”
沈长轩见耿正清澈如水的目光,不由洒然一笑,心中的阴翳顿时消去许多。
“正儿,人死不能复活,你不懂!”耿忠闻言低声对耿正说了两句,忽然想起什么,看向沈长轩,说道:
“敢问仙长,那伙人被官府连根拔起,背后也有你的助力吧?”
“哦?”沈长轩注视着耿忠,说道,
“耿兄何出此言?”
耿忠与沈长轩四目相对,朗声说道:
“仙长是侠肝义胆、正气凛然之人!纵观江州府的人物,大都蝇营狗苟、庸庸碌碌,能做到仗义诛邪的,除了沈仙长你,还能有谁!”
沈长轩见耿忠目光真挚,不似拍马,浅笑之余又轻叹口气:
“仗义行侠之人多了,我并不算什么。不过能诛杀妖邪,为惨死的百姓伸张正义,嘿,沈某当然不会有任何犹豫。”
既不居功,也未否认。
耿忠闻言不由向他投来钦佩的目光:
“仙长高义,耿忠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