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陈群变法,九品中正制(1 / 1)三国萌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介寒士。

这句话轻描淡写。

可是,所有人都不会轻视萧北。

尤其是,戏志才,程昱,郭嘉三个善谋之人,更加感觉高深莫测。

议事结束。

一切又回到了往常。

不过,各府迁徙许昌的政令已经颁布。

公元196年。

一月二十六日。

兖州所有军政核心迁徙到了许昌。

同月末,刘协祀南北郊,以建安为年号,拜曹操为大汉司空,加封武平侯。

二月初。

司空府。

大堂之中。

曹操为麾下文武封赏,加以俸禄。

荀彧收起天子诏,疑惑道:“新之居功甚伟,为何诏书中没有他的赏赐?”

“哈哈!”

曹操大笑道:“封赏早就准备好了,昨夜我亲自入宫,给新之请封北狩侯,并且在司空府一侧许了一座宅子,不过官职到是没要!”

“北狩侯?”

众人一脸懵逼。

这是一个什么侯爵,名号如此诡异。

曹操从典韦手中取过一道诏书,放在萧北面前,说道:“狩猎于北,此为北狩!”

“多谢主公!”

萧北苦笑着接过诏书。

他只是想做一个一品寒士啊!

曹操怎么要把他将文武双全的路引,这有些不合常理。

荀彧苦笑道:“主公,新之没有官职,司空府一侧的府宅属于公卿所居,这有些不合规制!”

“规制?”

曹操大手一摆,铿锵有力道:“我曹孟德便是规制,朝中何人敢反驳,萧府立于司空府一侧的事情无需再议!”

“喏!”

众人应允一声。

诸侯为麾下文武请封,大多都要有官职在身。

比如程昱的县令一职,荀彧曾经的司马职位,皆是因为规制所限,没想到现在却因为萧北而打破这道制度。

“长文!”

曹操沉声道:“你的文书何时递交?”

陈群起身恭敬道:“主公,我已经粗略拟定官职制度,九品中正制,以各州郡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朝中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评判小中正,所有官吏以,中,下,中,中中,中下,下,下中,下下为评,分以各郡县之中!”

“嗯?”

曹操眉头一皱。

陈群说的虽好,可是他却察觉到一丝弊端。

这个制度,并没有绝对的公正,而是以朝中仕人为主,积蓄下一个强大的士族。

“此制尚好!”

荀彧,戏志才等人附言道。

曹操脸色阴晴不定道:“新之,你以为此法如何?”

“咕咚!”

萧北抿了口茶,淡漠道:“此法比之察举制略胜一筹,不过终究是延续察举制的产物,还多出一个中正官职,有些骈拇枝指,不过官职评级我倒是感觉还可以,稍加修改此政或许能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额!”

陈群羞臊不已。

他苦思冥想的法政,在萧北看来却不值一提。

一时间,挫败感不由在心中生起,但又无法辩驳。

举茂才,举孝廉,一个是才能,一个是品性,而九品中正制确实脱胎于察举制,评级官吏也是以才能与品性为主,只不过多了评级与查察!

“咳咳!”

荀彧,戏志才等人也是尴尬不已。

他们刚还在称赞九品中正制,转首便被萧北反驳,瞬间无地自容啊。

“呼!”

曹操松了口气,沉声道:“我就说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这个制度下来不仅不会让官吏清明,反而会豢养出更加强大的士族,一个大中正官,一但有了私心,便会有无数门生为祸,曾经的袁氏不就如此吗?”

“主公圣明!”

陈群更加羞愧难当道:“长文欠缺考虑了!”

“无妨!”

曹操摆了摆手,毫不在意道:“变法哪里有那么容易,哪怕天下大乱,重新立官吏之法,也是极为艰难,此事需看新之见地!”

“嗯!”

众人颔首。

一时间,所有人看向萧北。

“很简单!”

萧北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以九品为制,每品为正从两品,以县,郡,州,朝四地而分九品,辖地所有官职暂时由文若暂时拟定,交由主公审阅,而后以锦衣卫暗中查察即可!”

陈群皱眉道:“新之,并非我有意质疑,此法可查察升降官吏,可是选拔呢?”

“呵呵!”

萧北摇头淡笑道:“初平四年,九月,朝廷试儒生,参加者四十余人,考为第者赐郎中官,次者赐太子舍人,下第进罢免,摆在面前的路你们怎么就看不到呢!”

“考试?”

曹操眼睛微微一亮。

萧北点了点头,说道:“当年,汉灵帝开辟鸿都门学,有数千近万学子,洛阳被毁后这些人散落民间,为何不重新启用,再者主公也当重立学府,为以后选拔源源不断的人才!”

“呼!”

众人呼吸沉重。

品级,查察,学府,考试。

萧北一言,简直就是拨开云雾见晴天。

这些制度世间皆有,揉捏在一处便是选拔清吏的一条通天大道。

可恨他们这些自诩王佐之人竟然看不通透,还有什么颜面惶惶然立于士大夫之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