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明家的姑奶奶们(1 / 1)拾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不错,大姑父,您真能干!”

马车确实振动幅度很小,明锦芸也对他大姑父这个“减震专家”不吝夸奖,收到夸奖的大姑父,一张老脸也是笑开了花儿。

以前的马车,是没有“减震”这一说的,所有的马车都一个样,跑起来都颠得人全身疼。

她大姑父这些年一直钻研着减震这个问题,终于在两年前,他琢磨出了一套比较完美的减震方法,在车厂进行多次实验之后,技术成熟,被车厂完全采用。

后来被林知州知晓,将这套技术向孙知府进献报告,孙知府实地考察之后,直接上折向皇上报告,皇上重视,派了工部的匠人过来学习。从此这套技术,就在整个大英朝推广开来。

而这个发明减震的大功臣——明锦芸的大姑父,最终得到的就是几匹布料、一些米面粮食和一百两银子的赏银,以及皇上的几句口头嘉奖……

那些东西,比起她大姑父这么多年付出的心血,也就不值一提了。不过,他还是收获了名誉——州、府的官员们见了他,都给了他应有的尊重。

而他所在的这个私营车厂,也因为他的发明而名声大噪,使他们的营收翻了数倍,老板也是个长袖善舞的,直接把车厂做到了在附近几个府城,都是最大的规模。

七七把这辆马车的构造,在它的科技脑里拓印了一遍,分析了一通才发现:高明啊!这人真是个人才啊!

如此先进的减震技术,在这个落后的朝代,本不应该出现才是,可它就是出现了!

这门技术,相对于这个时代,起码超前了几百年!

奇怪的是,这样的人才竟然没得到朝廷重用,倘若能在工部任职,应该能推动一些工业技术上的进步。

大英朝竟然让这样的人才流落在民间,七七只能表示无语:这就不是咱能操心的事儿了!

其实也因为这马车是给明锦芸做的,大姑父可是多下了许多功夫,比起他们车厂其它出产的马车来说,那性能是好得太多。

试车完毕之后,明锦芸去账房交了剩下的银两,就准备去五姑家,想把她早就买好的驽马牵来,再借车厂的人,把她的马车赶到她买下的院子里去。

“锦芸啊,马上就中午了,到我家去吃饭吧,你大姑前两天还念叨你呢!”大姑父热情的邀请她。

明锦芸想想自己也没有很着急的事儿,而且她确实好久没有去过大姑家了。这车厂离大姑家又很近,也应该去请个安才好,于是应了下来,带上吴丽,跟着她大姑父一路向他家走去。

这一路上,明锦芸在临街的店铺里买了两匹布,几封糕点,还给大姑父打了一壶酒,这才走进大姑家。

大姑在家把饭都已经做好了,见了明锦芸他们来,又转身走进厨房,临时炒了两个菜端出来,这才四人一起吃了个午饭。

两个表哥都比她大很多,都在外面找了事做,中午都各自在自己的主家那里吃饭,傍晚才会回来。

明锦芸平时来城里,有空也会到大姑家请安,但从不留宿。因为大姑家很小,只有两间卧室,一间小小的客厅,一间小小的厨房和一间小小的盥洗室。

两间卧室,大姑他们夫妻住了一间,剩下一间,由两个表哥住在一起,再也没有客房,供亲戚留宿了。

她大姑家和五姑家离得并不远,只有两三里的路程。她大姑把自己家和五妹家一比较,越比就越是怨气浓厚,就很怨怪她爹,不送她读书,造成了她们姐妹间的天差地别。

于是父女俩的关系恶化,曾闹出过女儿把父亲赶出门的“丑闻”,不过那时候的明锦芸还很小,不知究竟,也无权置喙。

不过她还是听大人们说起过,她的姑姑们的那些事儿——

族里的长辈们都说,从她的大姑到四姑,无论哪一个,都比五姑更聪明,可因为她祖父祖母的重男轻女,从没有让他们的那四个女儿上过学,只有她的五姑,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恩师,从此就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她的大姑,一个从未上过一天学的人,算盘打得贼溜,而且准确率极高,令几十年的老帐房都自叹弗如。

大姑可不仅算盘打得溜,而且还心算过人,三四位数的加减乘除,你一说出来,她就能立马说出答案。

可惜她不识字,做不了帐房,不然,如今有许多人家,还想请女账房呢!

对,这就是算学天才!

她的二姑,身材高挑,长相出众,做事儿嘹亮,无论是针黹女红、泡茶弄饭,样样出彩。只可惜她小时候受到她祖父的说书荼毒,嫁错了人,毁了一生……

在她小时候,他的祖父给她们这些孙女说书上的故事,其中有一句话:“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嫁二夫郎!”

于是这个明二姑娘,就深深地记住了这句话。

她从小就订了娃娃亲,夫家是比他们这里还要高很多的地方(他们称为老高山),可因为她夫家是当地的大地主,虽然地处贫困,但家中资财雄厚,所以明家才愿意和他们家结了亲。

直到他们这一对未婚夫妻长大,正要商谈婚嫁之时,明二姑娘的夫家突遭变故,从当地首富,一夜之间沦为赤贫。

明家人一致要退了这门亲事,以明二姑娘的人才,再寻一门可心的亲事,不难!

可明二姑娘因为那句“好女不嫁二夫郎”,坚决不许家人悔亲,铁了心要嫁。

明家人拗不过她,最终她嫁入了赤贫的夫家,在生了一儿两女之后,贫病而死。

每每听到二姑的故事,明锦芸都要唏嘘不已——她五姑一直有珍藏着二姑的小像,时不时的要拿出来缅怀一番:“当初啊,就是你的二姑和四姑,在山上打了柴,跑老远的路,卖到下村的砖窑厂去,一捆柴就卖一文两文的,她们就一文两文的把钱攒起来,如花的年龄,自己一文钱都舍不得花,全都拿来给我买笔墨纸砚,供我读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