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是惠及一年两年是小慈悲,如果百年千年呢?流沙河已在此肆虐了有多少年,只怕大师要比长生更清楚吧。”
沙僧听了这话,也说不出什么来了,他本就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
“小道我一路从南赡部洲,顺着罗汉你们师徒取经的路线云游至此。
这一路上,小道我听到了无数你们当年的传说,也看到了百年之后,这一路上所发生的变化。”长生一边说,一边小心观察沙僧的表情,见他喜欢听别人夸他们当年的功绩,心里便有了点底,继续侃侃而谈,“说实话,若不是你们百年前取经时,一路斩妖除魔,造福地方,长生万难平安到达此处。”
沙僧点了点头,这也是他平生最为自得的一件事了。
长生继续说道:“可是大师却不知,在长生看来,你们这取经之行,真正算得上大慈悲的,也只是这一路的降妖除魔罢了。”
沙僧一听,这话好没道理,这小道士简直就是把他们的取经行为,给完全否定了。
他怒道:“你可知道,我们取回的三藏真经,能教化多少百姓行善?
此行在三界中无不称赞为大善之举,偏偏只有你这个小道士说这是小善。
哼!你太偏激了,取经才是慈悲,降妖只是随手而为罢了。”
罗汉怒目,威势逼人,但是长生已看出他并没有生出杀心,只是想说服自己罢了。
说明刚才一通乱侃,效果还不错,至少让他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自己炼化流沙河一事上了。
长生继续说道:“长生知道大师你听了会不悦,可是长生仍是要说。
大师可知你们从东土大唐历经种种磨难,真的从灵山取了三藏真经回去吗?”
长生见沙僧已经开始点头,准备说话,他没给他开口的机会,接着说道:
“贫道怎么听说你们只从灵山取回五千零四十八卷真经?
难道三藏之数,不是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吗?
大师觉得,只一这藏真经,又能教化多少百姓行善?
大师可知,南赡部洲在这百年之间,又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呢?
大师可知,你们西行之路所经之地在这百年之间,又发生了多少变化呢?
所以贫道认为,大师你们师兄弟取经之心可称为大善,但取经之举么,现在来看只能算得上是小善,以后么,说不准连小善都算不得了。
当然此事贫道说了不算,罗汉你不妨再顺着这一路走上一遭,看上一看,自会明白。”
沙僧沉默不语,当年取回了多少卷真经,他比谁都更清楚,只是他从来没有从数量上来想过这个问题。
再加上他自修成正果后,日日在灵山精研佛法,又哪里会知道外面发生了多少变化?
他眉头紧皱,想静下来好好想明白这些。
可是习惯诡辩的长生,又怎么会轻易地让他反应过来呢?
“这百年里,东土大唐的寺院的确是多了许多,信佛之人也的确是多了许多,向善之人也的确是比以前多了许多。”
沙僧听后大喜,这不就是他们取经的目的吗?宣扬佛法,劝人向善。
长生又道:“可是这些寺院的佛门弟子呢?在这百年间,他们没有一心宣扬佛法,劝人向善,而是忙着与民争利,忙着霸占田产、鱼肉乡里。
罗汉你若是有暇,可以去各地的寺院内查探一番,去看看是不是很多寺院都富甲一方,去看看那些真正信佛向善的百姓,是否变得更加贫苦。
而真正一心为善的和尚是比以前要多,还是要少?
当然,大师你可以说,这些佛门败类都是癣疥之疾,只要去除了就好了。
可是大师你有没有想过,你们取回的这一藏真经,连佛寺中的僧侣都无法让他们向善,大师你又能指望它们能在教化百姓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若是一直如此,再过百年,千年,大师还敢说你们当年取经之事就是大善吗?”
沙僧沉默不语,佛门乱相,他并非完全不知,就算以前他们没取经之前,这些事也不少见。只是他现在被长生绕进去了。
“依小道之见,大慈悲更应该是实实在在地去做每件善事。
哪怕一年只惠及一人,百年,千年,万年之后呢?
小善也会成为大善,而不是指望几卷经书来劝人向善!”
长生的这种说辞,可以说是诡辩,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当然他也就是欺负欺负沙僧不善言辞,若此刻面对的是能言善辩的唐僧,
他要敢说跟他说这些,只怕现在已经反被唐僧给劝得皈依佛门了。
总的来说,效果还行,至少长生感觉自己的小命已经保住了。
其实就是转移话题嘛。把沙僧的注意力转到两人对取经之举的理解上去,就算自己胡说八道,没办法说服他,那也没有关系,只是理念之争罢了。
佛门的辩经,不也是经常争论这类问题的吗?
这样沙僧便不会再去计较,长生炼化流沙河的事情了。
沙僧眉头越皱越紧,干脆眼睛也闭上了,表情有些挣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让长生开始害怕起来,不会是自己刚才用力过猛,让他恼羞成怒了吧。
过了许久,沙僧好像有所顿悟,盘腿坐在河边,闭上眼睛,表情变得舒缓了起来,身上也开始有金光闪动。
长生现在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呆了一会,他实在是饿得受不了了,便决定先去解决一下温饱问题再说。
等长生吃完东西回到流沙河边的时候,沙僧已经醒了,他面带喜色,身上的金光明显比刚才更亮了一些,看样子似乎收获不小。
他好像想通了一些问题,一见到长生回来,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小道士,佛门弟子中出现了一些害群之马,那就想办法去铲除这些败类便可以了。
并不是我们取来的经文有问题,也不是我们取经之举有问题。”
长生点头道:“理是这个理,只是大师你可曾想过,这其中的难度,只怕会比你们当年历经千辛万苦求取真经,还要难上百倍千倍不止。
难道这些事情,佛祖不知道?那些菩萨也不知道吗?
这明明是天大的善举,大师你见到哪位菩萨,哪位佛陀亲自去做这件事了?
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还是南无旃檀光佛(唐僧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