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 接下来是二选一(1 / 1)有栖明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朝日晴的插话,丹下知友李感到不悦,只是有些意外地看了朝日晴一眼:“朝日同学是从文学部那边得到的消息吗?”

“是的。”朝日晴点了点头,“我刚刚询问了文学部负责取材的尾上同学,她和负责审核工作的向坊同学接触比较多。

“虽然她说没察觉出来,平日里向坊伊步有什么异常之处,但多少也告诉了我一些有关向坊伊步周边人际关系的事情。”

“其中大部分都是高中生的正常人际关系更迭,没什么好注意的,唯一显得比较异常的,就是这位森桥同学了。”

“所以在丹下老师你说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

“那个,我有一个问题。”有栖明海像是个标准的乖乖好学生般举手发问,“虽说向坊伊步和森桥真望以前是同乡,但也不代表她们关系就很好吧,为什么都觉得她是关键所在呢?”

不怪他这么问,日本这边虽然地域观念也比较重,关东关西之间互相有矛盾已经是常识了,但就有栖明海的体会来说,倒是很少有人会依靠老家在同一个地方套关系。一般都是从校友、社团之类的方面下手,就好像《半泽直树》中表现的那样。

而听丹下知友李所说,向坊伊步和森桥真望的老家似乎也不是那种特别偏远的乡下,中学应该也不至于到三个年级加起来只有十几个人的程度。

如果学校里的学生数量,有一两百个或者以上的话,那未必每个人相互之间都认识,别说关系很好了。

举个例子,他上辈子就在老家读的高中,同年级的隔壁班有个女生高考和他考上了同一所大学,每年放假开学经常都坐的同一班车。但大学四年过去了,有栖明海却硬是连那名女生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以己度人,有栖明海觉得向坊伊步和森桥真望或许互相认识,但未必就是相交密切的好友。何况就算以前真是好朋友,到了新环境交了新朋友,感情自然而然就淡了也挺正常的。但听丹下知友李和朝日晴的语气,好像都觉得森桥真望是关键所在的样子,这就让有栖明海有些不解了。

“我之前去翻了翻去年文学部印的社刊,上面有这么一篇文章,你看了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丹下知友李伸出左手,拿起桌面上摊开的一本刊物,卷起来递给了有栖明海。。

有栖明海接过来一看,翻开的那一页纸张上,用黑色字体印着一篇文章。

文章的名称是《我的空气》。

刚好跟泷本龙彦的那篇名作同名。

有栖明海快速地略过了一遍内容,不外乎是青春伤痛文学那类的套路,很符合文艺女子高中生的印象,总之既不有趣也不深刻。

不过,这篇文章的文笔却是极好,他阅读起来竟然丝毫不觉得乏味。

紧接着,他就注意到了文章作者的署名。

向坊真望。

有栖明海猜测,这应该是把向坊伊步和森桥真望两个名字拼了起来,作为共同创作的象征。

这就难怪丹下知友李会觉得这两个人之间有关系了。

有栖明海看完后,顺手把这份社刊递给朝日晴,对方没有拒绝,但接过之后却是没有把视线放在这篇文章上面:“文学部里有每一期社刊的备份,我之前在文学部已经看到过这篇文章了,”

“这份社刊发表于去年开学不久,那时候向坊同学应该刚刚加入文学部,还没接手社刊审稿的工作,只是作为普通部员在文学部活动。”

“‘向坊真望’大概就是她那时使用的笔名。”

“但之后的文学部社刊里,这一笔名却是再没有出现过,取而代之的却是‘向坊伊步’和‘森桥真望’这两个真名作为署名的文章。我初步翻阅过相关社刊,不同署名的文风笔触不同,前者极好,后者就略显平庸了,应该不是同一人所写。”

“而一年级后半段的社刊里,‘向坊伊步’的署名也消失不见,只剩下标着‘森桥真望’署名的文章。”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特意关注这位森桥真望同学的原因。”

依旧是朝日晴特有的,条理清晰分明,说服力极强的长篇大论式分析。

有栖明海觉得,自己以后遇到这种情况都不需要认真听,只要在一旁鼓掌拍手,欣赏太阳小姐的英姿,然后顺着她说的去做就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