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王后让宫人将殿门关住,她吩咐道,“太子需要静心休养,任何人不得打扰。”
远远地,司琴便瞅见了三殿下、四殿下来了,她轻声地提醒着王后,“娘娘,您看那好像是三殿下和四殿下。”
姜王后最近哭伤了眼睛,直到他们向王后请安,借着微弱的宫灯,自己才看清楚来人。
她已经很久没有出椒房殿了,还是在泠儿的丧礼上见过三殿下和四殿下。
这一次,他们离自己很近。他们恭敬地喊着自己,“母后。”
四殿下拉着秀儿,像姜王后介绍,“母后,这是儿臣的侍妾秀儿。”
秀儿只在重要的日子远远地瞧见过姜王后,如今离得这般近,心里难免惶恐,连头都不敢抬,宫里关于这个女人有太多不好的传言了。
她怯生生地行礼,“王后安好。”她只不过是一个侍妾,是没有资格称呼姜王后为母后的。
姜王后微微颔首,心里说不出什么感受,厌恶、憎恨、苦涩、释怀……
他们并不是自己的儿子,自己也不是他们的母亲,不知道他们喊自己的时候,心里真的如表面那般心甘情愿吗?
她看着他的两个儿子,三殿下温润如玉,四殿下雄姿英发,各有千秋,眉眼间都有王上年轻时候的影子。
她看着三殿下有些出神,如果当时不是自己善妒,王上应该还有一位二殿下。
同为女人,自己当初何苦那般为难魏月清,害得她没了孩子。
当初她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吓傻了,那毕竟是一个生命。为自己一时的冲动,愧疚不已。
时隔多年,没想到,蚀骨之痛,一一都报应在自己的身上了。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自己没了汐儿,又没了泠儿,如今就只剩下渊儿了。
可是她也恨魏月清啊,夺走自己的夫君,撕开只属于自己的美好假象。
什么王后啊,荣宠啊,她也不在乎。她只是希望那个人心里有自己。
三殿下觉得姜王后看自己的眼神也过于悲悯了。他主动问道,“母后,大哥如何了?听说大哥中毒了,儿臣特意寻来解毒丹,希望大哥身体能够早日恢复。”
三殿下示意汪进忠呈出各种各样的补品。四殿下看着三殿下的大手笔,不免咂舌,这姜奕还是真舍得下本钱啊。
他恭敬地说道,“母后,儿臣听闻这解毒丹,效果甚好,世间也没有几颗。如此珍贵的东西,怕是只有自己性命攸关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吧。”
他意味深长的看了三殿下一眼,“三哥为了太子殿下真是用心良苦啊……”
在场的人,乍一听觉得四殿下是在夸赞,三殿下为了太子殿下舍得拿出宝贝。
可是细细琢磨起来,总觉得四殿下话里话外,意有所指。
众所周知,王家和魏家是水火不相容,明争暗斗许多年了。
太子殿下与三殿下虽然是兄弟,但是利益纠葛早已经让两个人根本不可能兄友弟恭。
三殿下怎么可能还会舍得将如此宝物赠与太子殿下?
三殿下心中暗叹不好,这姜璟是唯恐天下不乱,明着暗着在这里挑拨是非。
姜王后自然也明白,姜奕没安好心,宫里的虚情假意多了去了。
可是这个姜璟却偏偏当着自己的面戳破这件事情,想必也没安什么好心。
她身体不好,不欲与他们纠缠,淡淡地说道,“你们都有心了。只是,医者已经说了,太子无恙,并且要太子安心休养。天色已晚,你们都把东西拿回去吧。等太子完全好了,再谢谢你们兄弟的一片丹心。”
说完,她也不想再搭理他们,和司琴转身就往回宫的方向走去。
走远了一些,司琴心中有气,愤愤不平地骂道,“这个三殿下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宫里都在传,是三殿下收买了王晴,下毒谋害太子殿下。今晚前来,奴婢看他就是来试探到底有没有得手!”
姜王后安静地听着,没有说话。司琴还想说些什么,姜王后忍不住打断了她。
“莫要再胡言乱语了。本宫虽是王后,但大权旁落。这些没影的话,叫心怀不轨的人听去,不仅本宫保不了你,还会累及他人。”
“这件事情,既然大理寺和王上的人都已经插手了,本宫相信一切都会水落石出的。想来王上,应该不会再偏袒谁。”
姜王后说这些话,是为了司琴好。司琴跟在自己身边多年,说话做事却远不如她的母亲。
若不是因为心有愧疚,答应过莲儿要好好照顾她的孩子,自己断然不会留她在宫里这么久。
她看了一眼司琴,“上一次,本宫同你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
司琴知道自己失言了,惹得王后心里不痛快。她立即表明忠心,惶恐地跪在地上,拽着王后的衣服,“娘娘,您不要赶走奴婢……”
姜王后叹了一口气,扶她起来,“大庭广众之下,你这是做什么?本宫没有要赶你走的意思,只是希望你能出宫觅得良人,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
一阵风吹过,她止不住地咳嗽起来,司琴一脸愧疚地替她拍着后背。
司琴担忧地说道,“娘娘,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好一会,姜王后才缓过来,她继续说道,“这宫里,你也看到了,本宫连保护自己孩子的本事都没有。你又是本宫身边的人,尔虞我诈,说不定哪天就枉送了性命。”
她轻轻地拍着司琴的手,眼里含着泪,“那本宫,如何对得起你的母亲啊?”
司琴看着姜王后执意要将自己送出宫,只好暂时点点头,扶着她,“娘娘,起风了,咱们回去吧。”
姜奕和姜璟两人大眼瞪小眼,秀儿觉得气氛有些诡异。
她害怕地拉了拉姜璟的衣袖,小声地说道,“殿下,王后都走了,咱们也回去吧。”
姜璟万万没想到,姜王后已经懦弱成这样子,自己的儿子差点被人害得丢了性命,还能做到这般心如止水、置若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