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遗爱走进房间,一大批人纷纷站了起来行礼,把房遗爱吓了一跳,饶是下人们早就跟他说了,可是如今突然一看也是震惊。
房遗爱拱手道:“今日大家能够为俊来庆贺,俊深感荣幸。
俊十几岁的年龄,却被冠以大儒的称号,实在是有愧,俊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俊如今只能愧领这个称号了。”
大家听到房遗爱的话,嘴角抽了抽,以为房遗爱要将大儒的称号推掉呢,没想到房遗爱是“愧领”了,果然是能成为大儒的人,真是不要脸。
房遗爱也让春风楼准备了不少的饭菜,此时在侧房已经摆放完毕。
房遗爱拱拱手道:“今日大家来俊这里做客,俊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回去,来,大家入席吧。”
李勣不禁道:“蓝田县伯倒是一个有趣的人,别人有客来访要么品茶作诗,要么饮酒练武,到了伯府就是直接入席吃饭。”
程咬金白了白眼道:“还用你说,一会你就放开肚皮吃吧,这可是春风楼的饭菜,而且还有美酒。平时可没有机会放开肚皮喝他的酒。”
酒席进行到一半,博陵崔氏在长安的负责人道:“蓝田县伯,如今你已是大儒之尊,门下却没有几个使唤的人,我崔氏有一嫡子,自幼聪明伶俐,今日愿入县伯门下,任凭县伯驱使。”
大家听到崔氏的人发言,大家也都蠢蠢欲动,毕竟大儒弟子的名头谁不想得。
房遗爱总算明白了,这些人都是想让自己收徒的。自己以前就从来没有收获徒弟,毕竟这年头的师徒关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收徒。
房遗爱拱手道:“俊小小年龄,哪里有收徒的资格,但今日大家如此盛情,房某也不好扫兴,大家可以让自家子弟前来,房某文几个问题,若是有人可以答出,今日房某收徒也未尝不可。”
崔氏的京城负责人乃是程咬金老婆的二哥,博陵崔氏族长的二儿子崔正品。他听到房遗爱的话以后大叫一声:“好,既然县伯给面,我们也不含糊,只要能够拜师成功,我们崔氏在各方面一定会让县伯满意。”
半个时辰之后,各个家族需要考核的后辈也都到了。大的看起来已经有十五岁了,小的也有五岁以上。其实这还是大家照顾房遗爱年龄的问题,否则二十几岁大家也能找来不少。
房遗爱并没有费心思出题,随随便便出了几个题。
房遗爱道:“我出题也不难为大家,只有四种题,分别为对联、作诗、算学、随便说一个对历史人物的看法。”
首先是五道对联,房遗爱拿来让仆人裁好的纸:
第一道:有相皆虚妄
第二道:笔走神龙凭大手
第三道:书有未曾经我读
第四道:与有肝胆交朋友
第五道:把酒只今是观书悟昨非
房遗爱让人将题目挂起来,道:“只要诸位子弟能够在一炷香内对出这四道中的任意一道,那么就能进入下一关。”
房遗爱让仆人将这些孩子和那些人隔离开,防止有人给这些孩子提示。
大家看着挂着的几个对联,认同地点了点头,大家不禁暗道:早就听说房遗爱有书法宗师的水平,看来果然是没有夸张。
同时大家也开始思考起这些对联,第一条分明是佛家对联,后面几个都是格言对联,这时大家才感觉这个新晋的大儒果然是不简单,随手就能这下如此有深意的对联。
大家开始抓耳挠腮起来,现在只是唐朝,对联文化并不发达,可不像明清时期的人,那时的人已经把对联研究到了巅峰,是个读书人都能对几下对联。
这时有一个年龄大点的,身穿白衣的男孩道:“先生,我要对第二道。”
房遗爱道:“哦,这么快就有结果了,你不多想想。”
崔氏的崔正品看着第一个出来的是他们崔氏的子弟,得意地摸着自己的小胡子点了点头。
男孩摇了摇头,随后道:“第二道:笔走神龙凭大手我对山行意马任雅客。”
房遗爱没有马上认同,对着众人道:“大家说他对的好不好啊!”
大家纷纷认同,毕竟就算让自己对也不一定能够对出来如此工整的对联。
房遗爱微笑道:“好,你过了。”
一炷香时间已经过了,留下了十名孩子。值得一提的是,十个孩子里有七个是五姓七家的孩子,还有三个是山东普通士族的子弟。
那些武将家族或者文学功底稍微有些弱的孩子通通都被排除了,考核就是那么残酷。但是毕竟房遗爱这次考核是一种公开考核的方式,大家也没有什么话说的。
房遗爱道:“下面就是作诗一题了,我知道大家经常作诗,在作诗方面都有非同一般的功底。今日考核我也不想难为大家。”
当房遗爱说不想难为大家的时候,大家纷纷后背一紧,刚才也说不难为大家,可是出的题目可是一点都不简单。
房遗爱道:“大家可以随便作诗,但是作的诗要能反应普通百姓生活,反应人生百态的。”
房遗爱的这种要求对一些有过游历经历的人或许不算太难,可是对于这些常年读书,不怎么认真了解百姓生活实情的人,可是非常难的。
同样是一炷香时间过去,不过却没有一人能够答出来,没有一人能够作出诗,全部不合格。
有一人站出来道:“县伯,以这种题材作诗是不是有点难为这些孩子了?”
房遗爱微笑道:“哦,难为吗?大家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有些见识的人也都能看出来房遗爱出的这些题明显是大有深意。
对联题考验这些孩子对音律的掌握,词语的掌握和文思敏捷程度。而第二道作诗是一个大唐读书人都要掌握的技能,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让作关于社会人生百态的诗,大家更能了解到房遗爱苦心,一个只知道读书,不了解百姓的人永远成不了人才。
从古至今,大家族的读书人都是要游历的。一来能够印证自己所学,二来拜访一些读书人,增长学问,认识朋友,三来就是认识社会,看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