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刚才这两个孩子的对话之中,崔道远他们已经听出了一些端倪,似乎这两个孩子是被元兵关押在这里的。
那么也就是说,这两个孩子兴许是能与他们合作的。俗话说“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嘛!”
那两个孩子听这帮捉住他们的人说,他们不是鬼,是故意扮的鬼,总算是不那么害怕了。
崔道远问这两个孩子,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被关押在这文庙之中,而且还有这么多元兵看守。
那小一点儿的孩子似乎是被吓得不轻,不敢开口。
那大一点儿的孩子结结巴巴地告诉崔道远他们,他们被关押在这文庙还得从一个月之前说起。
当初,常遇春拿下龙游城之后,兵锋直指衢州城。
衢州路达鲁花赤伯颜不花的斤和衢州路总管薛超吾儿都是维族人。虽然他们不算正宗蒙古人,但他们的先祖都是早期跟着铁木真的人,所以在元朝他们的地位并不低。
而且这衢州城内,大部分掌握实权的官员都是蒙古人、维族人。
这伯颜不花的斤和薛超吾儿也是少有的文化人。当时衢州城防坚固,他们认为,只要上下能够同心,红巾军要想攻入衢州是不可能的。
但就怕衢州城内的汉人官员投诚,如果一旦让他们里应外合的话,那就糟糕了。
伯颜不花的斤和薛超吾儿经过商议,想出了一个妙招儿。说是在文庙内办学,招收一些官员子弟来文庙念书。
可是这个招生条件就有些意思了,只招收汉人官员的子弟,而且是正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
更有意思的是,衢州城内的正七品以上汉人官员,必须至少得派出一个亲生的子弟到这文庙中来。
而且送来念书的学子,必须住在文庙之中。这文庙内有二十多名元兵把守,文庙的旁边还驻扎着一支一百多人的元军。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哪里是办学?这分明就是要每个正七品以上的汉人官员送一个人质到他们这里来嘛!
如果这些汉人官员敢心生二心,送来的人质肯定就别想活着走出这文庙的大门了。
当然了,虽然是实质上的人质,但伯颜不花的斤和薛超吾儿还是要做一些表面文章的。
他们让衢州路的学正大人亲自负责此处的教学事宜。
这衢州路的学正大人可是正宗的蒙古人,对伯颜不花的斤和薛超吾儿的这条妙计,当然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对于为什么专门招收汉人官员的子弟来讲学,这衢州路的三位高官自然也是想出了一套说辞。
无非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喽,让这些汉人子弟坚定一心一意跟着蒙古人走的决心,树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信心之类的喽。
有了这么一套说辞,这些正七品以上的汉人官员明知这是个陷阱,也不得不跳呀!
就像现在某个单位一样,让你去搞业务学习,你可以找个生病了之类的由头推掉。但说让你去学习某某领导讲话精神之类的,你敢说不去?
任谁给你上纲上线、扣一顶政治帽子,你都受不了。
这衢州路学正也是亲自从自己衙门里挑选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住在文庙,也就是刚才这两个孩子口中所称的先生。
据这两个孩子交待,他们两个的父亲都是这衢州城内的汉人官员。
那大一点的孩子,姓郑,名叫郑少严,今年十六岁。其父郑桂龙,乃是元军的一名千户,正五品,且负责这衢州城小西门的防御。
那小一点儿的孩子,姓张,名叫张浩,今年十一岁。其父张斌,乃是衢州路院判,从四品。
这张浩与郑少严是表兄弟,郑少严的父亲郑桂龙是张浩的父亲张斌的大舅哥。
另外,这院子左侧的三间房子中,有一间住的是在此教学的先生,也就是这衢州路学正大人亲自选派的官员。
另外两间房子里,总共住着九个孩子,都是衢州城内正七品以上汉人官员的亲生儿子。
也就是说,除开郑少严、张浩两个,这文庙里面还有七个孩子。
郑少严告诉崔道远他们,这大门左侧的两间房子里住着二十四名元兵。平常不论白天黑夜都有两名元兵在大门处值守,今天可是没看见人。
崔道远心想,这两孩子哪里知道,今天也是有两人值守的,不过是被他们解决掉了而已。
崔道远问郑少严,这文庙大门外边的站岗兵士是不是也是住在这大门左侧房间里的。
郑少严告诉他们,那文庙大门外边的值守军士是驻扎在文庙旁边的一个百户的人马。
这文庙里面的兵士是衢州路总管薛超吾儿亲自挑选的一队人马。两队人马互不干扰,一个负责防御,一个负责文庙里面的防御。
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防着这些孩子的父亲。
因为郑少严他们这些孩子的父亲都是朝廷的官员,好歹也认识几个人。哪天真是要准备反水,说不定会来收买看管文庙的官兵,救出他们的孩子。
可现在派出两队各不相干的人马来看守这文庙,那要想全部收买成功,那个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听闻此言,崔道远他们也觉得这衢州路的达鲁花赤伯颜不花的斤和衢州路的总管薛超吾儿真是不可小觑。
真是应了那句话“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这二人一主一副镇守衢州,不光是兵多将广,而且主将副将都是有学识之人,还真是难以应付。
这伯颜不花的斤和薛超吾儿,也算得上是常遇春这次遇上的两个有文化的流氓了。
问清了这些情况,崔道远他们也明白了敌军兵力及分布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文庙之中是有二十四名元兵,刚才已解决掉了两个。也就是说还有二十二个元兵在“棂星门”左侧的两间屋子里睡觉。
另外这院子左侧还有一间屋子睡了个派来当先生的衢州官员,这个人也得解决掉。
崔道远与陈冲飞做了个简短的商议,先解决掉余下二十二名元兵,然后解决掉那个先生。
接下来,就把包括郑少严、张浩在内的九名汉人官员的孩子带出城去。
如此一来,就有了与张斌、郑桂龙他们谈判的条件。只要他们愿意当内应,咱们可以确保他们孩子的安全。
当然,也不用威胁他们。即使他们不愿意充当内应,也没必须去加害这些孩子。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人各有志嘛!
不过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官员听说自己的孩子已被城外的红巾军带出了城,加上大家都是汉人,应该不会拒绝合作。
方针既定,崔道远指挥大家迅速展开行动。
除了留下两个特战队员看住这两个孩子,其余的特战队员按照各自所在的班,分别由崔道远和陈冲飞带领,进入了“棂星门”左侧的两间屋子里面。
结果当然是特战队员干脆利落地解决了熟睡之中的二十二名元兵。元兵都解决之后,崔道远又亲自带人去解决了那名选派来的教书先生。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将这九个孩子带出城去了。现在跟这些孩子讲道理,恐怕是来不及了。
崔道远让特战队员迅速找来绳索,将其余七个孩子跟郑少严、张浩一样,都绑了个结实,然后用破布堵上了嘴。
有好几个孩子,都是在睡梦之中被绑上堵上嘴的,根本就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将这些孩子都绑好之后,崔道远告诉他们,他们是来救他们的。但怕这些孩子看到他们的样子受到惊吓,发出声音,所以就将他们的嘴都堵上了。
一旦等他们到了安全的地方,立即为他们松绑。
反正是除了郑少严、张浩两个,其他七个孩子见了崔道远他们这副打扮,早都吓慒了。
崔道远立即安排特战队员看管这些孩子。象郑少严这样大一些的孩,就让特战队员拉着他们走像张浩这样小一些的,索性就背上另外还有两个吓傻了,不敢迈动步子的,也只好背上了。
好在这些特战队员的体力不是问题,而且三十个特战队员,带九个孩子出城,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可以轮流背嘛!
崔道远他们是原路返回,并没有惊动文庙大门处守卫的兵士。
这样做也是有好处的。这大门外的值守兵士与文庙内的兵士是两拨人,如果没人进文庙里面,也就没人会发现文庙里面的元军已经被杀,孩子已经被劫走。
如果现在解决了大门处的几个元兵,一旦换岗的人员到来,立即就会发现出了事情。
因为要运送九个被绑住手脚的孩子,又要不惊动大门处的元兵,这动作肯定是慢了一些。
等崔道远他们带着这九个孩子赶往西门附近的时候,已经是寅时初的光景的。
此时,他们也发现了城中的火光,这正是赵忠义他们烧粮仓放的那把火。
如此一来,正好。即使有人夜间听到什么响动,也会是第一时间去关注那把大火。没人会注意在夜幕之中,还有一队人马在向西门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