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城那一击,将山思缘魂魄逼出体外。她在浊世游荡,飘到金墉城,看见太子被人活活打死,那些仰仗太子的人被送上断头台,一刀一头颅,一地血,无声地哀怨。她看见了权门之盛,又瞥见玄门之衰。她去鬼市见楚公,楚公却无法感知她的存在。她去寻云楼之主,云楼将她拒之于门外。
兜兜转转,回到闺房中,心疼母亲对着自己的肉身泣泪不止。她倒是记得一些事,重伤昏迷后,归墟郎君送了她一程。嵇珏也在,窝在角落里感伤,并未向山思缘父母说明她昏迷不醒的缘由。大夫换了一拨又一拨,皆是摇头又摇头,均不知是何病症,伤在何处,为何物所伤等等。大荒之力并非凡间利器,伤人无痕,杀人无形,凡夫俗子看病主要靠望闻问切,自然瞧不出病因。
山思缘飘过几条街,最后落在卫家后院,飘进小郎君书房。
“归墟郎君,可看得见我?”她站他面前,烛光摇曳,地上无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
卫小郎君未抬首,只淡声回道:
“吾乃万恶之华所化,恶有形,亦无形,故此世间有形的,无形的,均能入我眼。”
说着,大笔一挥,大好山河图已成。
山思缘松了口气,飘到窗边坐下来,开始思考魂魄的属性。按理说,楚公、云楼之主等身负神格,不可能看不见魂魄。只怕并非‘有形’‘无形’这么简单,而是封印。这几天总觉得束手束脚,体内似有阵法干扰。
“小郎君未说真话吧。魂魄于神而言,乃有形之物。卫小郎君做了手脚,才不可见的吧。”
至此,半句也嫌多的卫小郎君总算肯直视她了。
“世间万物,自有缘法。女郎逆天行事,护鬼灵保太子,不为天道所容,终将自食恶果。”说着,他拂袖甩出一道黑气,黑气飘渺,闪现一些影像,“多年前,因你一意孤行,你生母惨死---你有今日,全因你不顺应天命,一意孤行所致---”
一幕幕,若无形之手,揭开昔日的疤和痛。
“无耻!”山思缘泪盈眼眶,凝聚灵气不成,才未能攻击卫小郎君。如若不然,她定要与他拼个你死我活。“你的人干的龌龊事,还往我身上泼脏水。世间万物,自有缘法!哼!说得好听!若真如此,郎君不在归墟好好待着,偏来人间祸及无辜,是何道理?天地怜我赤诚,许我肉体凡胎享一世人间悲喜,许我生身父母赐我人间冷暖,都因使君降临而遭逢大难,而使君至今心中全无愧意,天理何在?”
卫小郎君不恼不怒,只道:
“世俗之眼,难窥全貌。归墟万恶之华,亦在缘法之中。”
“郎君生于归墟,便在缘法之中,我乃凡躯药引,便在缘法之外吗?这些话,郎君怎说得出口。想来郎君还是没听懂思缘话中之意,瑶草虽低微,可也是得了天地垂帘才转世为人,世间缘法再大,也大不过天地造化。天地既生我,父母既生我,便是许我活在人间,按本心行事。郎君高谈天道,何为天道郎君自己也说不清吧。”
事实确如山思缘所言,归墟使君自归墟来,尊的是帝少昊的旨意,让浊世冤魂皆归西,不扰浊世缘法。他所说的,与道法自然无关。帝少昊虽立于众生之上,位于轮回之巅,却亦不可妄谈天道。
天道之事,偏偏无解,不可窥望也。
许是说到伤心处,想起已故的母亲,山思缘不禁执袖擦泪,悲声怨道:
“我自知修为低微,不能杀凤主为母报仇雪恨。倘若有朝一日,我修炼有所成,定寻凤主报杀母之仇。还请告凤主,以命偿命,为神更是如此。”
“有恩必还,有仇必报。”卫小郎君说道,“前前后后,我三次救女郎于危难中。按道理,女郎应---”
“对你感恩戴德是么?”山思缘冷冷打断他的话,道,“若我杀卫夫人,加倍偿还于你,你乐意吗?人命关天,天就一片,如何交换?”
卫小郎君思索片刻,又道:
“既是无法交换,何故要杀凤主?杀凤主,你生母亦不能复生。”
“是不能复生,但---”至少她会觉得好受些,十月怀胎,养育之恩,无以为报,还让母亲因她殒命,她怎能不恨。而内心深处,正如使君所言,她有时也不免自责,若是起初不逃遁,遂了使君的意,母亲也不会丧命。但仔细回想,把过错归咎于她全无道理,故而思缘咬咬牙,又道,“凤主无悯世之心,杀之亦能除害。”
小郎君不与她辩驳,拂袖去除加持她身上的咒法,道:
“且速速还魂去,免得山夫人挂念。”
山思缘转身欲飘走,想到什么,又回头问道:
“若思缘不据理力争,郎君欲困我多久?”
小郎君淡声吐了两字‘一世’。此时山思缘才知,卫小郎君与凤主一样,毫无悲世之心。或许在归墟使君眼中,山思缘连人都算不上。万物生灵重天地造化,归墟诸神却重神道,帝少昊常在他耳边念叨,自然潜移默化,将神道与天道混为一谈。天之道乃众生之道,上至神灵,下至蝼蚁无形。
“时至今日,使君可还有吞食思缘练补凡胎之缺的念头?”
一日为瑶草,终生为瑶草,卫小郎君至今体质孱弱,便是少了思缘这味药。或许正因被此等想法左右,以至于思缘总觉得卫小郎君看向她时总有些不怀好意。
“天命如此,除非天变,否则你终将为我所得。”使君波澜不惊地说道,拂袖强行送思缘离去。
便是那一刹那,山思缘又陷入沉思,神之道,凌驾于凡生之上。而神之道,全也,残也。全,乃因顾苍生;残,却不顾她生死。
正因如此,山思缘才思念亡母,便是那一人,不顾生死,只顾她周全,全心全意,纯粹至极。
而她,此生最悔,莫过于不能在生母跟前尽孝心。
“阿娘——”
九儿有愧,今生不能偿,怨来生九儿为父母,娘亲为儿女,九儿甘为犬马,以报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