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碾盘兄弟(1 / 1)十三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但粮食问题却一直是困扰华夏的老大难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夏过去的王朝更替,都和粮食问题脱不开关系。

那不就是老百姓吃不饱饭,实在忍无可忍了,于是揭竿而起、前仆后继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吗?

当然,那些阴谋家啊野心家啊,在这个中间起到的催化作用,我们这里就不去说了,那是题外话。

商禹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里面的粮食问题,断粮战术是以弱胜强最常用、最实惠的办法之一。

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往往没有被敌人击败,反倒是因为士兵吃不饱肚子就溃散了。

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甚至有军阀在军粮中夹杂着“肉脯(人肉做的)”,试图用这种方式缓解让人头疼的粮食问题。

曹操为什么发展的那么稳健?他前期也是用过“肉脯”的哦。

商禹觉得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老板后来非常重视屯田。

他在收编了百余万青州黄巾军以后,把适合当兵的三十万人摘出来组成青州兵。

剩下的近百万人被曹操有效组织起来,干回他们的老本行,种地。

只要手里有足够多的粮食,还愁没有人当兵?

东汉末年,最不缺的就是流离失所的老百姓。

商禹现在手里有的粮食,足够他供给五千的部队吃一个月,不过商禹没有打算招募这么多人。

他抱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首先要保证士兵的质量,然后才是考虑数量。

这一次扩军,他打算招募两千五百人,加上之前的五百人凑齐六个曲三千人的编制。

为了能够更快的招到合格的士兵,商禹在虎狼营的轻伤员里面挑了一些说话利索的,家以前在堵阳或者舞阴的,让他们回到自己的乡、亭、里去拉人。

能找来十个合格的人就让他做什长,能找来五十个合格的人就让他做队长,能找来一百个合格的人就让他做百夫长。

……

堵阳城校场内,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最外围还有不少人来看热闹,他们中间依然源源不断有人挤出来往校场跑。

商禹坐在台子上大大的打了一个哈欠,这都过去快两个时辰了,才勉强挑选出了五六百人,还是以杂兵居多。

这一点真的是出乎商禹的预料,他怎么也没想到,能连续举起五十斤石锁的人都这么少。

可想而知,堵阳县的官吏、乡绅对穷苦百姓的盘剥有多么的严重。

校场上乱哄哄的,商禹还能一只手撑着腮帮子,靠在案几上昏昏欲睡。

说来也巧,就在商禹快睡着的时候,后面看热闹的队伍里忽然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惊呼声。

商禹一个激灵,瞌睡顿时就没了。

只看到外围的人群像是被劈开的河水一样,已经从中间分开一条通道,一高一矮两个人影走了过来。

说是这么说,可那个矮个儿汉子约莫至少有1.75m,在这个时代算是挺高的了。

此人脸瘦而略长,一双眸子如点漆般乌黑发亮,颌下留着一把短髯,特别的漂亮。

在他背上跨着一把形似弓箭的弹弓,冷如三尺寒冰的短刃深藏鞘内,插在他腿上的绑腿里。

另一个汉子比他高出太多,身高近两米和管亥差不多,生得圆脸大耳、鼻直口阔,腮边一部落腮胡须随风飘动。

“他大舅,这不是拐河乡的大庄和小庄兄弟吗?”

“嘿!没想到他们两兄弟都从山上下来了。”

身形差异如此巨大的两个人还是兄弟,看的出来他们在堵阳地面上颇有名气啊。

也有那个外地逃难来的,拉着旁边的知情人士问东问西,好奇打听着那两人的情况。

“他们兄弟你都不认识?外乡来的吧,我都多余问这句。”

被人问到的汉子立马抖起来了,撇着个大嘴,爱搭不理的欠揍样子。

旁的人真想揪着他正反抽两个大嘴巴,可是太想知道了啊,只能赔着笑脸央求这位。

“他们俩那可厉害了,瞧见那个长的跟一头熊罴似的汉子吗?他叫庄碾是哥哥。”讲述者拿手一指,扭过脸说道。

“庄碾前头的是他亲弟弟,叫庄盘。”

呵!哥俩的名字真硬啊。

“有一年他们亭张财主家的牛掉沟里,牛蹄子陷进泥里怎么拔都拔不出来,最后是庄碾跳下去把牛生生举过头顶,给丢上来的。”

“弟弟庄盘更是条好汉,看到他背的弹弓了吗?五十步内弹无虚发,说打你眼珠子绝不会碰一下你的眉毛。”

讲述者说的眉飞色舞,可有人听得不耐烦了。

“我当是什么好汉,这种人哪个地方没有两个?”

在兴头上被人打断,没有谁不生气的,讲述者脸一垮抱着膀子不说了。

另一个知道内情的人吼道:“你知道个六啊,厉害的在后头呢!”

“是啊,说起来,哎……”讲述者忽然长叹一口气,语气莫名的说道:“可怜哟,可恨呀。”

“老哥哥你快接着说呀,急死个人咯。”

边上不少人的心跟有小猫爪子在挠似的,连声催促。

讲述的那人又轻轻叹了一口气:“你们是不知道啊,去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俩兄弟有一天上山打猎去了,家里面就一个眼神不好的老娘。”

“老人家闲不住,等儿子走了就到地里去伺候庄稼。”

“那一天刚好有个贵人的车队,从他们家田边路过。”

“那贵人手下护卫的马不知道撞了什么邪,撒开四个蹄子就跑到田里去了。”

哎呀!

嘶!

不好!

听故事的人纷纷惊呼起来,嘶嘶吸着凉气。

“后来呢?”

“老太太赶巧就在疯马狂奔的方向上,哪能夺得过呀?被撞飞出去老远,还没等抬回家就咽气了。”

“唉,真是造孽呀。”有人发出感叹。

“谁说不是呢?”讲述者恨恨说道:“最后那贵人派仆役留下两吊钱就走了。”

看见众人果然如此的表情,讲述者森然笑道:“你们以为事情就这么完了?”

“那不然呢?”

“哼哼!当然是恶有恶报。”

“庄碾庄盘两兄弟回来看见老娘的尸体,眼珠子都红了!但还是先把老娘给安葬了,然后他们兄弟一路打听,在聚合亭找到了那贵人。”

“当天晚上他们强冲进去,把那贵人和护卫、仆役,还有聚合亭的亭长、求盗、亭父、亭卒,总之好几十人全都杀光了。”

“最后更是一把火,把聚合亭烧了个干净。”

两汉距离三皇治世的上古还不远,民风质朴而又尚武。

前汉武帝时期开始,大复仇主义在民间极为盛行。

这里的复仇不仅仅局限在血亲之间,为了老师报仇、为了朋友报仇而杀人的事,屡见不鲜。

庄碾庄盘兄弟为母复仇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在民间风评里自然是饱受赞誉的。

百善孝为先嘛,汉朝蒙童学的第一本经典可就是《孝》经。

但是官府着急上火了,依汉律,地面上有盗窃案发生,如果官员不知情或者知道了没有作为,都会受到处罚。

这种情况一年出现三次以上,从县令开始到直接负责的基层官吏全部都会遭到罢免。

更何况庄碾庄盘兄弟杀了几十个人,简直是泼天大案。

最后就连朝廷的廷尉衙门都知道了,在全国范围下发了海捕文书。

兄弟二人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没有选择接受豪强士绅的包庇,直接上了伏牛山去当“野人”。

东汉末年天灾**不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有那个为了躲避苛捐杂税的人,被逼着只好往山里逃。

庄家兄弟在山里纠集了一帮人,靠着打劫过往行人和附近乡聚过活。

因为两人坚持不碰穷苦人家,加上人数也不多,一直都是小打小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