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危机
为了配合赫伯特登陆行动,一支小型运输舰队,由一艘轻巡阿啃色号掩护下在北美北方半岛奥卡克小镇登陆。
这是安东尼的计划,让赫伯特司令在阳光下行动吸引约翰和华国的注意力,这支军队好控制住北方地区。
陆军第七军团司令德佩克里将军带着2000不列颠军队秘密下船,随后向挪威北美殖民地总部渥太华进发。
这支部队的确瞒过了约翰在伦敦的耳目,这是安东尼私下进行的调动,并未知会不列颠军部。
渥太华的总督是挪威人,但是安东尼知道他其实是狂特家族的一员,而狂特家族和不列颠的渡邦家族有着莫逆的关系。
所以安东尼认为,杰伊狂特是个可靠的人。
但是这次安东尼完全搞错了,渡邦家族的掌门已经打算将其产业的中心转移到新大陆,因为老渡邦已经决定将其旗下的油漆工厂改为生产炸药。
麻烦的是欧洲的炸药已经被几个财团垄断,他很难竞争过这些老资格的火药贩子,于是他看中了在美洲的进行的战争。
战争意味着军火订单,意味着财富,因此老渡邦让他的小儿子悄悄投入了约翰的阵营。作为回报,约翰将军部的炸药订单全部交给渡邦公司生产。
杰伊总督听闻突然出现的不列颠血腕将军,还真是吓了一跳,当即明白了怎么回事。
杰伊重申了对不列颠的“热爱”,博得了得佩里克将军的信任,但是当晚就把这位血腕将军卖了。
当踌躇满志的得佩里克踏入渥太华郊外的军营宣布不列颠命令时发现面对的是一个空空如野的大营,除了2个看门的士兵就只剩下一地的狼藉。
得佩里克要是还不明白出了什么问题,那才见鬼了。
果然啊,约翰反了,更准确的说是独立了。只是约翰啊,你难道认为离开了北欧的背后支持,能够顶住华国的压力吗。
得佩科里没有多做徒劳,从约翰没有派人半途截杀,也没有设个鸿门宴,就可以看出约翰没想难为他,或者说自己的人在这里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约翰也没有扣下他,或者试图说服这位血腕将军。
这些人都不是轻易叛变的人,如果换成约翰自己,如果不是尝到权力的甘怡同样会对自己的国家忠贞不二。
他派人通知不列颠过来把人接走。
约翰现在还不能彻底闹翻,虽然是自立门户,但是他还得打着拖着华国的名头,让不列颠对美加国就算不继续支持,也不至于反目为仇。
更何况,赫伯特成功从墨西哥撤军,其战力虽然有所损伤但是绝不到一蹶不振的地步,现在这只部队已经再一次改名换姓重新归入不列颠旗下,对外的的编制属于不列颠远征第七军团,实际上现在各国都知道赫伯特要远征谁。
此时若是完全闹翻,这支部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北方接管自己的政权,而以赫伯特的战力加上不列颠的支持,约翰怕自己难以支撑两线战斗。
所以无论是私情还是处于政治需要,他都不能为难得佩里克和他的人,而且还把自己秘密囚禁得多个将领一起放还了不列颠。
安东尼没想到约翰这么快就下手,他还希望即便得佩里克没能成功,也可以拖延到赫伯特回复元气,但是约翰又一次让他的计划失败,此时国会中半数人已经赞成不列颠出兵美洲,将“失地”夺回。
但是挪威和瑞典和菠萝国这次却扯了不列颠的后腿,他们很多人已经被约翰悄悄收买,并赞成美洲自立。
尤其是瑞典和挪威警告不列颠要是对美加国动手,他们将从北部全面撤出,并退出所罗门计划。
安东尼第一次看到盟友会如此坚定的拥护这个叛徒,让他领教了约翰的政治手腕。
不过不列颠作为龙头老大,怎么可能会屈服手下的小弟,要知道在欧洲除了几个古老的家族,其他新兴的家族,其实大部分都已经被不列颠控制,不列颠只是略一用力,瑞典第一个就屈服了,然后一个又一个屈从在不列颠的淫威之下。
约翰决定必须趁不列颠登陆前取得实际的利益。
这件事让欧洲再次见到不列颠威严的同时,也对不列颠对本国产业的渗透引起的警惕。
但不列颠未向美加国正式宣战,此时不列颠的2艘战列舰刚刚服役,另外不列颠寄予厚望的无畏舰也已经开始进行秘密的海试,预计最迟明年的1月底这艘超级巨无霸才可以正式服役。
挪威和瑞典方面也不甘示弱分别有6艘大型战舰下水,其中战列舰有3艘巡洋舰也有3艘。这倒不是说两国造舰水平有多高,其实这3艘战舰都是在本国完成了外壳安装,随后在不列颠完成了武器和电器铺设。
约翰没想到即便自己退了一步,并且做了这么多外线努力还是没有平息不列颠的愤怒。
他知道这次绝对不是以前那种老把戏,这次安东尼是来真的了。
他委婉的表示可以继续对抗华国,以及接受不列颠的监视,但是被安东尼一口拒绝。对安东尼来说没有什么比美洲更重要,如果失去美洲的资源,不列颠将什么也不是。要知道因为这场战争不列颠在非洲损失非常多的利益。
华国此时更着急,倒不是怕打不过不列颠,而是王达民这大半年形成的努力将会白费。如果安东尼成功收回美洲主权,那么又恢复到了5年前的状态,这对华国来说还真是白白打了一仗,虽说在南美取得了不少矿场的开发权,但是那毕竟不是华国的。
对与约翰来说现在没什么比稳住密西西比的局势更重要,他决定再帮挪威一把,迫使盐湖城的10万新军不敢投入密西西比战争里去。
正好2000个字,觉得不保险,万一有敏感字混在里面,被万恶的系统过滤掉,那就拿不到全勤了,请忽略我加上这句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