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之。
一人踏步而出。
双手平举。
环视众臣,吕不韦,太后。
满面微笑。
“诸位,区区一个嫪毐,本就是死罪,杀了已经是便宜他了。”
“今日正好,我这里有一件事倒是想要和诸位大人商讨商讨。”
“哦?何事?竟然有劳宗正。”吕不韦立刻肃然,群臣同此。
赢姓宗室地位极高,不容怠慢。
“其实我要说是大王的事,也是我大秦的国事。”
“哦?愿闻其详!”
吕不韦看了众臣一眼,更加严肃。
作出聆听之态。
宗正先是看了看嬴政。
而后其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郎朗铿锵。
“而今群雄并起,神州动荡,但时在我秦,大势将至!”
“吾王天命王者,神武无双。”
“比起诸侯霸主,亦无人出右!”
“春秋诸侯早就十二及冠之先例,吾等认为,吾王亲政势在必行,已经到了合适的时机。”
“当加冠配剑,统御我大秦,横扫六合!”
“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宗正说完,淡看群臣。
“什么!”
此言一出,全殿哗然!
无人想到,宗正之语,竟然是为嬴政争权!
一时不止群臣震骇!
吕不韦惊愕。
就连太后赵姬都是诧异无比,立刻瞥向嬴政。
所有人都看向了王座的嬴政。
大王竟然想要亲政!
此时任谁都看出来了。
宗正出面。
必然是整个赢姓宗室已经达成了一致。
只是,大王不过十六,纵然英武。
但毕竟年少。
又是如何得到整个赢姓宗室的全力支持的?
一时众臣心思各异。
短时间内,竟然无人应答。
“宗正,大王的确神武无双……但而今六国虎视眈眈,我大秦强敌环伺,此时若要大王亲政,是否太操之过急了?”
最终还是吕不韦沉声开口:
“更何况,有先王遗诏在……”
吕不韦话语稍稍停顿。
“此举是否有违先王本意?”
“相邦此言差矣!先王的意思是大王年少,恐不了解国事。”
“但吾王十三岁登基,虽年幼,但文韬武略,智慧和对国事的见解远超常人。”
“恕我直言,恐怕某些老臣尚且不如大王……”
“难道诸位有何异议不成?”
宗正环视群臣。
立刻所有赢姓宗室的朝臣也是齐齐望去。
“这……”
一众朝臣迟疑。
“大王英武睿智,我等自是有目共睹……”
宗正手掌举起。
“既然诸位有目共睹,如今时机已至,还需要等待吗?”
“时不待我,吾王有气吞长河之雄志,一日拖延对于我大秦而言,就是一日的,就是一日对一统天下的错失时机!”
“就是给山东六国之宵小可乘之机。”
“我大秦兵强马壮,而今王权归复,有何迟疑?”
“当剑指神州,黑甲东出!”
整个王殿内,都回荡着宗正铿锵之语。
字字如剑。
杀伐浓烈!
赢姓宗室全数激动,为之握拳。
“说的好!”
“王权归复,天命王者!”
“我等无异议!”
“我等!恳请大王加冠亲政!”
看着欢呼的赢姓宗室,其余臣子一个个或是沉默。
或是沉思。
或是齐齐看向吕不韦。
吕不韦脸色极为难看。
深吸口气。
“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要听一听太后的意思。”
很明显,这是赢姓宗室要全力支持嬴政夺权了。
吕不韦纵然权势再大,亦不可直面抗衡赢姓宗室。
毕竟说到底。
大秦还是赢姓的大秦。
是赢姓宗室的大秦!
见所有人看向自己。
赵姬也是一阵慌乱。
看着吕不韦,显得有些无助。
然而吕不韦低着头,也不知作何感想。
无奈。
赵姬只能看向嬴政。
可惜她看到的只是一张面无表情的侧脸。
“大王亲政我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但就如相邦所说,此事事关重大,而且有违先王遗诏……”
“而且近年来天象异常,乱贼丛生,忧患重重,实非大王加冠之及时。”
“故此本宫决意,大王加冠配剑还是延后举行,待我大秦风调雨顺再择吉时。”
“如此一来定我大秦民心,二来也不违先王遗命。”
“不知诸位大臣觉得如何?”
“太后圣明!”吕不韦和一众大臣立刻纷纷附和。
可赢姓宗室之臣却充耳不闻。
满脸愤慨。
全数视而不见。
一个个全部看向嬴政。
“大王!”
如此一来,即便是吕不韦等人,乃至太后赵姬都将目光落在了嬴政的身。
一双双目光凝聚。
在众人瞩目之下。
嬴政永恒不动的身影动了。
“王若无权,何以为王?”
“天象?风调雨顺?”
“寡人面前没有天象。”
“乱贼丛生,那就以寡人的意志为剑,全数剑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