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大长公主归国在陵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百姓纷纷聚于道旁,期待着能一睹她的真容。
长宁大长公主乃是先文帝的第七女,也是先皇的嫡亲妹妹,几十年前便已和亲北渊国。
因为她的和亲,南临国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战马,增强了骑兵战力,而北渊国因为得到南临国的支持,国力也愈加强盛。
当年,北渊国国力还尚弱,但却盛产良驹,而南临国少马。
是以北渊国以良驹为聘,求娶南临国公主,意欲与南临国结同盟之好。
北渊国讲明要先文帝的嫡亲公主,但是先文帝膝下尚未婚配的公主,就只有当时还未及笄的长宁公主。
长宁公主是先懿德皇后亲出,先文帝本怜惜她不欲让她远嫁,但当时南临国军马不足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先文帝便只能以长宁大长公主许婚。
东虞国为显诚意备重礼迎娶,迎亲的队伍绵延几里,陵城稍些年纪的人至今都记得当年的盛景。
长宁大长公主当年和亲之时只有十四岁,一去经年,再回南临国已是年过半百。
街道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安平郡主头一回到南临国,对南临国甚是好奇,她偷偷瞥一眼长宁大长公主,见她正在闭目养神,便将幔帘掀开一条缝,从缝隙中望向前面一匹白马的挺拔背影。
幔帘一掀,街嘈杂的声音就漏了进来。
本在阖目养神的长宁大长公主便睁开了眼,眼神柔和。
听着外面的乡音,她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鼻子微微有些发酸。
安平郡主只顾打量外间景色,没有留意长宁大长公主的神态,一旁的安乐郡主心细如发,却是看在眼中。
她握住长宁大长公主的手,说道:“皇祖母,你可还好?”
“我没事,”长宁大长公主慈爱地拍拍她的手,微笑了一下,“只是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有再回南临国的一天,心中一时感慨罢了。”
安平郡主将视线从那背影挪开,放下幔帘转过头来,道:“皇祖母,你要是喜欢这里,我们就在这里多住些时日好了。”
安乐郡主与安平郡主都是长宁大长公主的孙女,两人虽是堂姐妹,年纪相仿,长相、气质却是大相径庭。
安乐郡主长着一张瓜子脸,相貌清新脱俗,气质温婉贤淑,连说话的声音都是温温柔柔的,如三月微风。
安平郡主则不同,长着一张讨喜的圆脸,长得俏丽多姿,性格也更加跳脱,声音如铃音般清脆。
长宁大长公主只是笑笑,她虽然是南临国的大长公主,但如今更是北渊国的态度,哪能想住就住?
她问道:“你刚刚看什么呢,看得那么入神。”
“没看什么,就随便看看。”
“到了北渊国,你可得记住邦交礼仪,不可失了北渊国的风度,知道吗?”
“知道了。”
安平郡主不耐烦听大长公主说教,这些礼节早在她们出发之前她爹娘天天都在她面前耳提面命,她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她乖巧地将茶盏端到长宁大长公主面前,道:“皇祖母累了吧,先喝口茶润润嗓子吧。”
长宁大长公主接过差别,满意地点头:“恩,就得是这样懂规矩才好。”
马车徐徐而行,不知走了多久才停了下来。
听得马车外有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大长公主、安乐郡主、安平郡主,驿馆到了,请下车。”
立即有随侍之人放下轿凳,打起帘子。
三人下了马车,云鹤川行礼道:“大长公主和两位郡主一路舟车劳顿,驿馆已经安排妥当,请进内歇息。”
大长公主道了一声:“有劳世子。”
“大长公主客气了。”
安平郡主飞快地觑了一眼云鹤川,脸有一些微红,随即又抬起头含笑带怯地看向他。
只是云鹤川压根儿就没往她的方向看,自然也没有注意到她的眼神。
安乐郡主则神色平常地与云鹤川行了礼,携着安平郡主的手跟在长宁大长公主的身后往驿馆而去。
因着皇太后六十岁寿诞,近日各国使臣来贺,南临国自然要派人接待。
这本应是皇子亲临接待,只因南临帝膝下未有成年皇子,南临帝便亲指了云鹤川来负责接待。
见长宁大长公主一行已经安排妥当,云鹤川告辞出馆,飞身马,对身后随侍交代道:“回睿王府。”
这几日各国使臣纷纷抵达陵城,他忙得脚不沾地,已经好几日没有回过王府了。
刚进听雨轩,便见一个丫头端着一个托盘往正房的方向走去。
小丫头见了她赶紧行礼道:“见过世子殿下。”
云鹤川随口问道:“端的是什么?”
“是冰镇酸梅汤,给世子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