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也看见了在刚才的防守回合中祝蕉和戴余的换位。
防守薄弱的祝蕉被他的队友很好的保护在了底角位置。
所以,对方主教练的对策则是:
通过不断地挡拆换防的方式把底角的祝蕉给调出来。
这在之前罗柯分析过的战术里是早已经提到过的。
不管是祝蕉还是肖锋,只要这两人呆在场上,就算他们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底角保存体力尽量不参与队伍的防守,但是对方仍然会通过挡拆战术从而造成事实上的换防。
比如原本祝蕉已经和戴余换好位置了,祝蕉应该呆在底角盯防基本上不会对进攻产生作用的一号后卫。
但是,暂停以后可能会发生的是以下这一幕:
一号后卫运球过半场后把球交给三号前锋,接着,就在祝蕉以为一号后卫马上就要溜到底线之时,一号后卫会迅速地在三号后卫身旁做好挡拆的动作,而受迫于对面一号和三号的挡拆打法,祝蕉不得不在这一瞬间和戴余进行换防。
这样就相当于又被换回来了!
然后,拿球的三号又会面对祝蕉的防守。
接着发生的事情就是谁都能猜到的,三号会采用碾压式的打法把祝蕉逼到篮下之后轻松上篮。
“大家休息好了吧?唔,我看看……还有几十秒,我得抓紧时间和你们说一下。”
在偷听完对面的战术以后,罗柯在这时也要祭出他的应对策略。
“我觉得对面在这时候仍然会选择最保守也是最有效简单的打法他们一定会接着把球交给三号或者二号这两名单挑能力比较强的球员进行找人一对一单打战术。”
将要上场的首发球员都同时点头赞同罗柯的说法。
罗柯说得一点都不错,就算是职业比赛,打到最后时刻拼得不就是当家球星的个人能力吗?
“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我得提一下。”
罗柯继续布置着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战术:
“刚才你们做得很好。这是一次赛场上的临时调整,祝蕉和戴余进行了一个防守换位,这样对面持球的三号就不可能专挑着祝蕉这一个点打了。
不过我要说的是,待会儿比赛恢复以后,对面的持球者换成三号球员时,因为他在和戴余的对抗上并不会占到优势,所以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通过什么挡拆啊还是其他的无球走位战术把三号的对位防守球员再次换到祝蕉这一边。”
“我也觉得他们会这么做,如果他们想通过挡拆迫使戴余和祝蕉进行换防的话,那么我们只好用上线延误的方式迫使三号把球传出去喽?”
刘宏还是像之前那样继续试探性地问着罗柯。
“嗯,目前也只能这样试试效果了。”
罗柯在板凳上的发言结束,刚好场边通知暂停时间到的声音也随之打响。
双方恢复比赛。
对方球队在暂停后的进攻打得非常清晰。
在场边的发球的四号队长直接把球发给了跑向后场的三号球员。
对面的主攻手三号球员之所以要跑向后场接球,主要是为了防止四号队长在前场发球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应该发生的小失误。
后场接球之后,三号球员面对的对位防守球员仍然是戴余,而原本应该和他对位的祝蕉则和上一次防守回合一样来到了底角位置假装盯防一号后卫。
但是,当对方的三号球员持球来到弧顶三分球线后,对方处在底角的一号后卫在底角位置上不屑地瞟了一样站在他面前的祝蕉,然后快速向处在弧顶三分线外的一号队友跑去了。
有了罗柯在暂停时候的提醒,祝蕉也马上明白一号后卫为什么要向持球的三号跑去的原因了。
一号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戴余从底角的位置调出来,这样在弧顶三分区域的位置,三号小前锋就可以和一号后卫通过一次挡拆配合从而迫使祝蕉和戴余进行换防。
之后就是罗柯在暂停时说的那样,通过挡拆换防之后,原本应该防守对面三号球衣的戴余就会变换为个人防守能力极度薄弱的祝蕉。
但是,在刚才的暂停时节中,罗柯曾对戴余和祝蕉讲解过面对对手一号和三号的换防战术应该使用哪种防守方式进而应对。
那就是通过双人的挡拆上线延误防守战术尽量避免双人换防的状况。
所谓上线延误,简单来说就是在对方的持球球员和挡拆球员进行掩护的一瞬间里,原本应该进行换防战术的两人必须立刻上前针对持球球员进行夹击处理。
比如现在持球的是对面的三号小前锋。
当一号后卫到三号小前锋旁边做好挡拆动以后。
正当持球的三号前锋准备通过队友的掩护配合进而绕过戴余的防守去寻找祝蕉之时,祝蕉和戴余两人却突然上前采用一左一右的各自伸开双手的防守防守对持球的三号进行了双人包夹防守。
挡拆以后的上线双人延误进而包夹防守,这非常的考验持球人出球能力。
如果持球者在场上的活动视野以及传球能力非常欠缺的话,那么当持球者面对这样包夹防守的时候有很大的概率会直接的失误。
不过,从目前已发生过的形势来看,至少在这一次进攻当中,戴余和祝蕉所期望看到的对方的三号球员出现运球失误的愿望已经落空了。
持球的三号球员依仗着自己的弹跳高度,通过一个非常别扭但是极为有效的后仰传球动作把球成功传给了在侧翼三分线外无人盯防的一号队友。
一号后卫接球后并没有在三分线外立刻投篮。
他瞟了一眼从后方位置正准备向他扑来的祝蕉。
一号后卫知道祝蕉正在加速向他扑来。
于是他佯装全速向内线突击的样子弯下了腰向篮下运球而去。
但是,一号这次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是刻意等着后方的加速向他袭来的祝蕉因为刹不住车而把撞上自己的后背。
三秒钟之后,事实证明他的这项进攻策略是成功的。
快叫我一声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