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没有翅膀,龙为什么能飞?(1 / 1)雪与枫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真实存在!

仅仅是这样一句简单的开场白。

便不知让直播间中多少观众,浑身一震,有种热血涌来的感觉!

龙的传人。

四个字,足以代表,龙这种存在,在华夏文明中的意义。

一直以来。

关于龙的讨论,从未停止过。

许多人都在疑问,这种在自然界根本找不到的生物,为什么会被华夏祖先视作是精神图腾。

是不是其实龙这种生物是真的存在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没办法观测到它们的存在。

又或者说,龙这种生物,就是古人虚构出来的。

各种各样的议论都有。

但没人能够给出一个定论。

而此时。

林言,给出了一个定论。

尽管他还没有开始证明和描述,龙为什么会存在。

但这句话只要是从他嘴里说出来,就拥有不俗的说服力。

至少。

那群在幕后,死死地盯着直播画面,不肯放过任何一点细节的专家学者,已经相信了大半。

龙,肯定是存在的!

“首先,我要说明,从古至今,大家所看到的‘龙’,包括本世纪的一些新闻中,出现的疑似‘龙’出现的画面,大多都是‘蛟’,而不是‘龙’……”

“龙这种存在,本身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它们的力量,超越了三维的维度……”

“所以,我们先从‘蛟龙’开始入手……”

“就像我们人类可以苦修,以修士之身,证道成仙一样,蛟龙也是需要蜕凡,才能成为真正的龙!”

“就像我们人类和仙人,从三维角度看,外表相差无几一样,蛟龙的外表,和真正的龙,也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随着林言的解释。

屏幕前,许多知晓更多内幕的学者,眼睛都微微一亮。

这样的类比,是很容易让人接受的。

既符合神话的描述,走蛟化龙。

又符合现代科学的进化论。

甚至于,这样的解释还让听者,隐隐感觉到了宇宙的波澜壮阔。

因为林言引出了三维空间的概念。

这显然意味着,要完全理解龙这种强大存在,甚至要跳出三维空间去看。

“就如同修士,只是掌握了类似仙人的力量一样,实际,修士与仙人的力量,隔着一个维度……”

“蛟龙亦是如此,它们所掌握的力量,和真正的龙族,也隔着一个维度……”

“但即便如此,蛟龙也超越了这颗星球,几乎所有的生物……”

“首先一点,大家都知道,龙是可以飞的,蛟龙也一样,它们可以凭借着自己毫无空气动力外形的身体,在天空,在海中,自由来去,且速度极快……”

“那么,为什么蛟龙可以凭借着那种不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身躯,实现飞行?”

屏幕前,许多观众都隐隐有些发毛了。

要知道。

许多人认为龙这种生物不存在,所提出的科学依旧之一。

往往就存在这一点。

龙这种生物外形构造,怎么可能在天飞来飞去?

你让现代的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应用情何以堪?

很多人只是受到这一个说法的影响。

就几乎被‘科学’说服了,认为龙不存在。

然而。

林言现在就要打破这个说法。

他站起身来,用背后的一块led屏幕的资料,做辅助解释。

“在空中飞行,对于蛟龙而言,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众所周知,蛟龙的身躯很庞大,材料中但凡有记载,至少也是十数米长,实际,蛟龙的体型可大可小,彻底伸展开的话,远不止十数米……”

“而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要想在空中飞行,所需要的推力非常巨大,哪怕只是十数米长的蛟龙,也需要十个大气压以的推进力……”

“这么大的推进力,如何产生?很简单,依靠电解空气,产生的‘离子风’向前移动……”

随着林言解释。

led屏幕,出现了一个龙形象的示意图。

“蛟龙的头部,可以释放正电压,它的电压能够达到4万千伏,强大的电场,能轻易的将空气中的氮气分子吸引,并且将氮气分子的电子剥离……”

“本来是中性的氮气分子,在失去电子之后,就变成了带电的正离子……”

“而蛟龙的尾部,可以释放负电压,它会吸引头部电解空气,所产生的正离子……”

“在这些正离子朝着尾部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和空气中的分子产生碰撞,因此就产生了所谓的‘离子风’……”

“这样庞大的离子风,所产生的推力,足以将几百吨的重物向前高速推进,而且速度会十分稳定!”

惊了!

这也太牛逼了吧!

屏幕前,不知道多少吃瓜网友,都在此时瞪大了眼睛。

只要稍微掌握一些物理化学知识的人,都能听懂个大概。

至少,直观,是可以用科学的角度,去接受林言的这个解释的。

当然。

要普通观众,立刻在脑海中,去推算解构林言的描述。

自然是强人所难了。

这份工作,当然是要交给那些在幕后紧盯着直播画面的学者去做的。

“这个理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前两年,咱们科学院才刚刚做过相关的实验!的确可以通过正负极电解空气分子,来制造离子风,使飞行器向前飞行!”

“只是……”

“4万千伏的电压,这也太恐怖了!这要是劈落在地……”

“等等,自然界的雷电,一般也能达到千万伏的电压,这不是巧合吧?”

许多科学家在跟着林言的描述,进行快速计算。

毫无疑问的。

林言所描述的离子风的理论,是绝对没问题的。

人类早就发现了这种理论。

只不过,相关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没办法实际应用而已。

因为。

像林言描述的,这种释放千万伏级别的电压。

凭人类现在的技术,不可能应用的。

而且。

随着众人的进一步推算,发现自然界的雷电,往往也能达到千万伏。

这似乎和蛟龙制造出的电压,不约而同……

——————

ps:鲜花、评价票都锁一天没动过了,什么情况!我哭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