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士族反击(1 / 1)董卓家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话说的好,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董春可没有忘记,复汉军的背后到底是谁在支持着。

如果不将这些河北士族给清除了,那么复汉军这类的义军还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既然已经被董春给收编了,那么贺六浑也就没有了给那些河北士族保守秘密的理由。

于是他毫不迟疑就将这些河北士族的名字说出:“是渔阳高家,渤海张家和辽东公孙家。”

贺六浑报出来的士族和董春设想的差不多。

渔阳高家,渤海张家,他们都是支持袁绍的河北士族。

辽东公孙家那就不必说了,公孙瓒就是辽东公孙家出的最杰出子弟。

“太子殿下准备怎么对付他们?”张辽问道。

这些士族在河北当地都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许多族内子弟在大汉朝的时候都在各地为官。

“若是大加杀戮,恐怕对太子殿下您的贤名有所损害。”贾诩劝诫道。

名声这玩意儿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有时候你可以完全不需要,但有的时候没有了名声,也就没有了一切。

董春自然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他准备了两手的计划。一手大棒,一手甜枣。

两万人大军的人吃穿用度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董春将大部分士兵都遣回洛阳城。

自己只带本部三千名骑兵,高顺的陷阵营和新组建的鲜卑义丛。

休整了一日之后,这支小股部队就从三官山出发往河北而去。

董春的第一站便是于渔阳高家。

河北,渔阳高家,大宅

此时虽是深夜,但是宗族祠堂之内已经点上了油灯。

渔阳高家,当代的家主高武,主动开口道:

“大华朝廷的太子董春即将率兵前来,如何应对?”

这话说出去之后,就是沉默,如死一般的沉默。

等了许久之后才有族老开口,打破了这种渗得慌的寂静

“家主,我们为什么要害怕他?”

“只要我们不说,谁知道这是我们在背后支持了燕昭那个人。”那个族老看向了周围的人。

“可是他们率领大军前来,分明就是来针对我们高家。”另外有族老反驳道。

“好了”高家年纪最大的长老开口了:“在这里吵吵闹闹又有什么用。”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这董春带着善意而来,那么我们就稍微低下头。”

“若是带着恶意而来,难道我等世家就会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不成?”

这个长老的这番发言得到了全体族老的一致认可。

到了三天后,董春的大军终于到了渔阳郡。

“这就是高家?”董春看着面前的这个占地十数里的庄园,深刻感受到这些世家的财力之雄厚。

能够建立起这样的豪华庄园,可以想见他们在暗地里剥削了多少民众的民脂民膏。

大汉朝廷年年征税,但是这些豪强却仍然安然无恙。

这些层层摊派的税款最终就平摊到每一个平头百姓的身上。

黄巾之乱之所以能够引起整个大汉朝的震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天底下有那么多吃不饱饭的流民,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加入各种义军,匪盗和黄巾军。

远远的,高家族长高武就过来迎接董春。

“太子殿下屈尊驾临此地,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呀。”高武表面上表现出来很恭敬。

丝毫看不出不久前还支持着复汉军的燕昭同大华朝廷作斗争。

这就是士族的可怕之处,虽然他们要针对你,反对你,但是在面上仍然会表现出彬彬有礼的一套,俨然一副耕读传家的模样。

既然他们在面上如此表现,那么董春自然也就不会率先发作。

他的面上也带起了笑容:“高族长身为本地的乡贤,真是将渔阳此郡治理的不错。”

“我听说很多百姓只知道渔阳高家,而不知道朝廷法度。”

“当地的百姓就算吃不饱饭,也能够卖身到高家为奴,不至于沦为流民。”

“由此可见,高族长做的真是仁政善政啊。”

董春这话其实就是暗戳戳的讽刺,含沙射影的骂了高武一番。

但是高武的面上居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仍然是一副有礼的模样。

“既然太子殿下如此夸奖,那么老夫也只能承受下来。”

“不过天下纷乱至此,老夫也实在难做什么。”

“正需要太子殿下这样的的人物来扫清寰宇”

高武将董春,高顺和贺六浑引进了庄园里。

董春带过来的那些士族,随即就将整个高家庄园团团围住。

等将董春引到大厅上,高武就说道:“我这就去请大长老过来。”

他退了下去,来到一处偏殿,这里都是高家的族老。

一个小厮模样的人来到了这处偏殿,向高武汇报道:

“家主,董春身边的那个人是贺六浑,他是知道咱们和燕昭的事情。”

“阿武,这是怎么回事?大长老喝问道:”你怎么做事如此不小心,竟然露出来把柄。“

现在看来,董春来到这里,分明就是知道渔阳高家和复汉军的燕昭有勾结。

“那岂不是,我等都要死!“有族老害怕道。

“乱说什么!“大长老制止了这人说话:

”既然他们只是围住了高家,那么就不要先动作。只要能够度过这个危机,就算花再多的钱也可以。“

高武也是阴沉着脸:“那个太子董春还在咱们庄园里,实在不行……“他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他当然不知道,董春有了吕布的传承,有万夫不挡之勇,这时候还认为他是一个普通的皇族太子。

没过多久,高武就领着大长老来到了大厅:“太子殿下远道而来,老朽却年老身衰,不能迎接,实在无礼阿。“

这位老人家,至少有六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这是绝对的高寿,别说太子,就算是皇帝也要对这样的老者给予尊敬。

比如免除他犯罪后受到的刑罚。

因为在儒家社会,像老者这样的长寿之人是‘祥瑞’的象征,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人瑞’

所以董春郑重其事地站起来,将这位高家大长老请到最上首的位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