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修行体系(1 / 1)一只小白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道修行到了第五关,也就是第一个质变,就不再仅仅是真气外放那么简单了,自身的真气会和自身神魂融为一体,在体外形成所谓的“武域”!

刘虎侃侃而谈,道:“武域之中,自身增强,敌人被压制,而修为太低,或者意志不坚定的敌人,甚至可能直接失去神志。”

“到了这种修为,如果是军中的将士,那么他就可以被尊称一声“万人敌”,在江湖上,一个豪侠的名头是跑不了的。”

“当年小姐初入第五关的时候我们几位军中将领曾经试过,武域一开,仿佛重石压身,行动都很困难。”

“而再往上,第五关之上的武者,那就是传说中的人物了。”说到这里,刘虎眼中露出崇敬之色来:“传说中那个境界的武者,武道通神,凝练出自己的武神真身,移山倒海不再话下。

“武神真身,长什么样子?”苏景有些好奇的问道。

“没见过。”刘虎摇了摇头,道:“武神真身乃真气和神魂所凝,和神魂一样,常人不可视之,只有开了天眼的人才能看见。”

“除非踏破第一关,人间称圣,武神真身等闲不可见。”

“有些奇异志怪之类的文章会提到有乡民在田野间发现数米,数十米大的人形脚印,那便是武神真身留下的痕迹。”

“明白了。”苏景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将刘虎刚刚的话总结一下,从第九关的武者还只是个普通人,第八关就可以给自己加buff了,以一当十,当了第六第七关,就直接从冷兵器时代跃升至热兵器时代,化身人形火炮。

到了第五关,就有了范围性的增益buff,顺便给敌人加debuff,而第三关往上,直接改头换面开高达了。

“基本就是这样了。”刘虎吐出一口气,走进旁边的房间里,再出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两本秘籍,交到苏景手上。

“一本鲸吞决,是用来锤炼消化能力的,让你能更好更快的消化食物,萃取精气:一本是出云决,是传统的入关内力心决,所修真气纯正平和,适合新手入门,后期也好转修其他功法。”

“至于锤炼身体这方面,就不需要我去教了,府内自有相应法门,小姐自会安排,但我也有一个要求。”

刘虎指了指旁边一个硕大的石锁,上面用红漆写着“叁”字。

“这是三石的石锁,如果当你到达双目如炬,气血翻涌境界的时候,依旧没有办法举起这个石锁,那么就意味着你这尊烘炉并不适合修习武道。”

“如果真是这样,听我一句劝,可以尝试走术士,或者道儒之路,不用勉强自己。”

刘虎告诫道,在此之前,自己等人修行之余就曾经聊过这件事情,最后一致认定,以他的年纪,还有身体状况来看,这一生,注定在武道上难以有所成就。

这不是瞎说,虽然没有经过摸骨测算,但单看其外表气度,有些瘦弱,像极了个书生,倒不像个武者。

于是一群大肌霸凑在一起嘀咕了许久,然后下定决心,如果苏景真的要向他们讨教武者之道,那么就勉强忽悠过去就行了,真东西一点儿也不要传给他,浪费。

但现在刘虎不这么想了,苏景那番话虽然无意,但对他确实有再造之恩,所以这番话倒是说的十分诚恳,是真心为苏景考虑。

“多谢刘师傅了,不过我还有事情想问。”苏景拱了拱手,说道。

“请说,刘某必定知无不言。”刘虎乐呵呵的回答道。

“关于你口中的武学体系,这世上到底有几种?各自都是什么?”

这些知识苏景读到的书里并没有提及,想来是和修行有关,放在后三层了。

“天下这么大,除了六国外,还有海外群岛,十万大山,极北雪原,这么多的修行体系,哪里是我能说得完,数的尽的。”

刘虎摇了摇头,接着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现今六国之内流行的,有四大显学,分别是武,术,道,佛。”

““武道”天下盛行,毕竟天底下打仗哪里离得了武人?”

“再然后就是道和佛,这二者我也不怎么了解,也不敢多说,你要是有兴趣可以问一问清源老道,不过别指望从他嘴里问出佛教什么好话就是了。”

“然后就是术道,也是六国盛行,修习术道的人统称为术士,这里面学问可就大了去了,炼药的,种草的,炼兵器的,各有分支,我们身上的盔甲,还有那些浮空舰船,都是术士所造,所以一向地位尊崇。”

“佛道两脉和朝廷之间关系微妙,而武者和术士两道,才是大周立足于天下的底气!”

“至于那些酸儒,哼!”

文武相轻,苏景十分能理解刘虎的想法,所以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继续问道:“那么那些儒生呢?书里也有记载大儒颂诗破鬼神的例子吗?都是假的?”

“假的倒不至于。”刘虎道:“那些真正德望深厚的大儒们确实有些本事,一身浩然正气,字画诗词皆有神妙,就像是白鹿书院的王叹思院长那样,”

“有时我们要去一些诡异危险的地方,就会去白鹿书院求一幅王叹思院长的字,碰到难以对付的鬼物或者瘴气,只要展开,百里为之一清,很厉害。”

“但很可惜,就算这些大儒很厉害,儒道也依旧不能列入修行体系之中,成为显学之一。”

“为何?”

“因为没有传承。”刘虎叹了口气,说道:“除非成为大儒,那么书生终究只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像道士或者武者那样,一步一阶,看的见前路。”

“而且现今为止,没有那位大儒能够说清自己到底是如何具有这种力量的,有些是吟了句诗,有些是画了幅画,有些干脆就是睡了一觉,他们自己都是一头雾水,又怎么指导后辈修行呢?”

“有不少大儒因此费尽心思,连官都不做了,一门心思琢磨这件事情,想要将“儒家”化为“儒道”,不过到现在也没有什么起色就是了。”

“原来如此。”苏景点头称是。

想要成就道统,一个要有明确的传承,而是要有可操作的进阶路线,儒家这个样子,确实没有办法称之为“儒道”。

又交谈了一阵子,刘虎起身告退,苏景原本想直接去清源道长的院子,但见旁边小莺儿已经困得不行了,头直点地,只好先带着她回了自己的小院。

作为骆玉珠的贴身侍女,实际上的小妹妹,小莺儿自然和骆玉珠住在一起,清静淡雅的小院之中,两个厢房一大一小,小的那个自然是属于小莺儿,大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里是整座镇北侯府守卫最森严的地方,不过似乎是看在苏景怀里小莺儿的面子上,苏景并未遭遇什么阻拦,只是例行的问了一下话,便挥手放行。

只是随便打量了一下小院的环境,感叹了一声“镇北侯平时生活还是很节俭的嘛”,便推开属于小莺儿的厢房的门。

厢房不大,入门是一张八仙桌,茶杯茶壶俱在,中央摆着一尊香炉,一缕白烟袅袅升起。

再往后是一张屏风,此时叠了起来,可见后面绣床的模样,笼着一层月白轻纱。

苏景皱起鼻头嗅了嗅,空气中隐约有一抹清爽淡雅的香味,像极了洛玉书身上的味道。

“这房间,该不是洛玉书为小莺儿设计的吧,连用的熏香都一样。”嘀咕了一句,苏景没有多想,让开屏风,将酣睡中的小莺儿放在床上,摘去鞋袜,盖好被子。

正准备离开,又看见桌上的茶壶,刚好感觉有些渴了,便倒了两大杯,咕噜灌了进去,然后抹了抹嘴巴,大踏步的出门去了。

绕过两三个廊道,又经过五六个院子,他总算到了清源道长所居住的院子前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