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摆抛。”
“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
“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鹊争知有凤巢。”
“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
“.....道自虚元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陰陽。陰陽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深夜,房间之中,苏景盘膝坐在床上,桌上的香炉烟气袅袅,在室内扩散出素淡清雅的香气,不细细品味察觉不出。
白烟在苏景身周环绕,隐呈环状,更衬托的他清逸俊雅,仙气飘飘,不似凡间之人。
苏景心中默念《全真妙丹修命篇》中的歌赋,呼吸一长三短,气从鼻中入,然后分三次从口中呼出,充满节奏感,有种催眠的感觉。
床上,苏景盘膝而坐,在定神香,入定口诀以及呼吸法的帮助之下,他很快就进入到无念无欲,飘飘渺渺的入定境界之中,心无杂念,脑海中想象着自己的头顶百会穴有一轮大日徐徐升起,普照四方,九次呼吸后落下,而会阴处便会有一轮明月升腾至下丹田的位置,跃动九次之后落下,如此反复。
这便是《全真妙丹修命篇》中记载的阴阳交汇观想法。
练武场上,苏景确定自己确实有继续修习武道的资格,举起三石的石锁,轻而易举,双目如炬不大好判断,但气血轰鸣自己是做到了,只要按照出云决上的法门运转气力,就感觉耳边响起一阵阵浪花翻涌的声音,这便是体内气血充盈的表现。
试着想要燃起精气之火,失败了,这意味着苏景体内精气还未充盈全身,没有到入关的最好时机。
苏景也不急,他感觉自己的身体远没有到达上限,还可以通过锻炼增强,刘虎也说过,入关前“烘炉”越强,入关后就会产生的真气质量就会越高,相应的武者实力也会越强。
所以苏景打算巩固好基础,再谋求入关。
而修道对肉体强度就没有那么严苛的标准了,任何人都可以尝试,难度在于入定冥想,观想,以及之后的感应气机。
在对道家传承有了个系统的了解之后,苏景也不浪费时间,从库房那里讨来几支帮助入定的定神香,便尝试了起来。
一吸三呼之间,日升月落,苏景只感觉身体上半部分炽热下半部分寒冷,而在寒冷和炽热的交汇处,也就是下丹田的位置,一缕暖意渐生。
阴阳交汇,生机自生。
这缕暖意,便是气机。
有了阴阳,便有了潮汐,便有了流动,气机便从这潮汐和流动之中而来。
感受着体内的那股气机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阴阳交汇逐渐壮大圆融,在下丹田之中站稳了脚跟,并逐渐的沿着人体中轴线,也就是脊椎,向中丹田和上丹田扩散。
成了!
苏景深深的呼了口气,体内的严寒和炽热同时散去,只留下那团暖意凝聚在下丹田之中。
他拿起摆在面前的《修命篇》仔细翻阅了起来,有些疑惑的喃喃自语道:“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嘛...”
道家将第九关之前的修道境界统称为修命,指的便是从从能够打坐入定到能够感应出气机的阶段。
苏景手中这本书,就是全真道指导自家修命境弟子的典籍。
像苏景这样,气机已经壮大交融,可以在体内长久存在,就已经距离道家第九关“天门”之后一步之遥了。
到了这个程度,基本上就可以自称一声“道家门徒”了。
按照书中所讲,按照资质不同,正常人从入定到感应气机,时间从数年到数十年不等,要真正一周天一周天的循环,将飘渺的气机固定下来,还需要数年不等的功夫。
但苏景从拿到书到感悟气机,也就废了一夜不到的功夫,这里面一定哪里有问题。
“莫非我就是传说中的绝世天才?”
思来想去,苏景最终只能这样得出结论。
他自然不会傻到一位前世一个普通人稀里糊涂穿越一回就成了绝世天才,问题估计还是出在那滴金色血液之上,估计是它改造自己身体的时候,顺带着把根骨也改变了。
心里思忖着,苏景两条腿摊开,感受着长久盘膝后双腿血液不通带来的酥麻感,呲牙咧嘴的拿起书看了起来。
比起简单粗暴,一条心走到黑的武学之道,道家的九关划分就显得精细很多,九关之下统称为修命,第九关“天门”,第八关“胎光”,第七关“夜游”,第六关“日游”。
而第五关之上,那便是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不同的道家教派之间有所差异,所以这本书里干脆就没提。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自有阴阳,万物抱阴而负阳,有生便有死,有冷便有热,一切概念都是相对且互相依存的,在拥有智慧的生灵身上,便体现为肉体和神魂。
道家将人体视为烘炉,将神魂视为一颗天地孕育的宝丹,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淬炼,孕育这枚“宝丹”,使之丹熟而出,脱离肉身而独立存在。
这就是所谓的内丹之道。
而在这之后,路该怎么走,那边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到底是应该肉身神魂我全都要?
还是再见了肉身今晚我就要去远航?
自道门先贤开辟出这条道路以来,关于此的话题便一直争论不休,在道家内部分成了“阳尊派”和“阴圣派”,互相辩论,扯皮。
这种争论也在两百年前直接引发了道门有记载以来的最大一场内乱,甚至将其他道统也牵扯了下去。
简单来说,就是长时间的扯皮之后,终于有人按捺不住火气,大大出手,最终变成了一场波及整个道门的大乱斗,“阳尊派”和“阴圣派”成功从斗嘴进化为动手。
本来嘛,这道门的内斗,其他道统肯定都是乐见其成,尤其是佛家,他们的传承虽然和道门相似度极高,但百分之九十的佛门都是坚定的阳尊派,以留下金身为荣,自然没有那么多的纷争,乐的端着小板凳在旁边看乐呵。
你们打的开心,你们来不及照顾的地盘和信众我们来替你照顾,也开心,岂不美哉?
但很快,他们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头,这些道士们一个个打急眼了,先是阴圣派,敌人从“阳尊派的道士是异端”发展成了“阳尊派的都是异端”,然后扭头把旁边看热闹的佛家给揍了一顿。
佛家:“?”
阳尊派不甘示弱,转头就把旁边南疆的蛊神道给揍了一顿。
蛊神道:“?”
于是乎,一场道门内斗成功变成了一场天下教派之间的群战,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人打到最后,都是一副“我是谁,为什么要打架,我又在打谁?”的懵逼模样。
时至今日,这场稀里糊涂的仗依旧常常被别的道统拿出来嘲讽道门,而蛊神道直到现在圣山门前还挂着道士不得入内的牌子。
也是因为这桩旧事,所以道门现在“阴圣派”和“阳尊派”依旧争论不断,但火气明显小了很多。
看到这段道门耻辱往事的时候,苏景忍不住笑出声来,怎么也没想到这帮平日里一口一个“天人合一”,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士,竟然也有热血,撸起袖子打人的时候。
放下书,拿起另一本书册看了起来,这上面记载的,便是所谓的道家外丹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