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纺织厂离开,郁北计划带着两侄子去前街。
刚绕出纺织厂不远,就遇上了赶集回家的祝老太太和李小茹。
“祝奶奶好,你这是买年货回来了?提前祝你老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郁北看着明显有些愣怔的祝老太太,大气上前打起了招呼。
至于老太太身边那位又开始对她戒备异常的“高门贵女”,郁北是一个眼神都没给她。
“好,好,你也好。小北,你这是……”
祝老太太收敛心神,转头瞪了一眼身旁的闺女不让她开口,才回头看了看不远的家属院大门。
“小北,你是来找我的?”
“祝奶奶你误会了,这次我不是来找你的,只是带侄子到处转转。这不快过年了,我妈和村里的婶子嫂子们在前街买年货,我没事就只能带孩子了。不耽误你们回家了,以后有机会,我再来看你吧。”
一看祝老太太那惊疑不定的眼神,郁北就知道,之前她打的讨好老太太进而交好老太太儿子的方法,行不通了。
老太太现在连她到纺织厂来都这样防备,根本让她无机可趁啊。
好在,郁北也不是非得靠着老太太才成。
就现在认识了郑安南,她想要什么好东西弄不来。
唯一让她不敢轻举妄动的,无非就是她对郑安南接近她心存怀疑。
“是嘛,那你好好逛,有机会到家里去玩。今天我还有事儿,就不耽误你了,先走了。”
祝老太太松了一口气,拉上一旁的李小茹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老太太可没忘了,之前在车上,自家的傻闺女一句话没说对,被小丫头拿着话柄好一顿怼的事儿。
事虽然小,但也让老太太认识到,郁北这个闺女聪明还不好惹。
这样的人还是别走得太近了的好,特别是有她的傻闺女在的时候,更是得远着些。
要不然,就她那破嘴,不知什么时候把人得罪死了,给自家招祸都不知道。
看着老太太像躲瘟神一般,拉着李小茹急切的朝家走的样子,郁北除了想笑之余,还是有些失落的。
之前两次的交易虽然牵扯的金额并不大,后来郁北还有些后悔,毕竟卖得太便宜,她心痛得不行。
但总的来说,和老太太相交,郁北还是很高兴的。
老太太虽然人精明,但却很实在,一是一,二是二,两次交易除开李小茹那根搅屎棍还是很开心的。
现在很明显老太太护崽,怕她因为之前李小茹的事记恨,郁北也觉得再继续来往也没什么意思。
“小姑,那个阿姨我不喜欢,她朝你翻白眼。”
看着老太太和李小茹离开了,郁北转而牵着两侄子继续往前街走。
刚走了没两步,郁向旭就拉停了郁北指了指身后的李小茹。
“别理她,那个阿姨她眼睛有病。以后你再遇到她,也别搭理她,小姑和她也不熟。”
对于已经30来岁还智商欠费的李小茹,郁北是半点都没把她放在眼里。
除了交待小侄子离她远一点外,郁北也不忘叮嘱两侄子别把今天的事儿告诉他们的父母。
当然了,主要是不要告诉他们的妈妈。
只是这话,郁北就不好说得太明白,只能含糊着把自家大哥也给稍带上了。
两个小孩子,全都听话的点头应承。
郁北看着这样乖巧的两个侄子,心都要化了。
越是这样,越不明白,自家大哥是不是眼瞎了。
孩子这么乖巧懂事,要是她,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不得紧着他们来。
干什么自家的孩子不疼,去疼别人的孩子?
这种做法,除了说他人傻,就是让人觉得他的脑子有坑,不怪爸妈不让他回家了,真是活该。
郁北在心里狠狠的吐糟了一翻自家便宜大哥,牵着两个小侄子一起欢欢喜喜的去了前街。
“走,姑挣钱了,带你们花钱去。你们想吃什么,想玩什么,直接和小姑说,小姑都给你们买。今天你们可是出大力气了,姑姑应该犒劳犒劳咱们的小功臣。”
郁北看了看正躺在空间空了一角的货架上摆放着的钱票,底气十足。
“小姑,小姑,那能给我多买点鞭炮吗?我还要买一个手枪,哒哒哒哒,扫射所有的敌人。”
郁向旭一向是个不懂得客气的孩子,一听到郁北要犒劳功臣,直接提起了要求。
吃的之前奶奶已经承诺了不少,现在他抓住机会,直接要了在家里爸妈不给的鞭炮和手枪。
他举起两只小手,做出握枪的姿势,在空中比划了好一会儿,嘴上还自己配上了音效。
“成,鞭炮和手枪,小姑答应了。小晖,你呢?有什么想要的?”
看着一旁直含笑看着小弟卖萌讨巧的郁向晖,郁北突然有些心痛这个大侄子。
大侄子也不比小侄子大多少,也还是个孩子。
可孩子和孩子之间,就因为几岁的差距,他已经负起了当哥哥的责任。
再加上父母的不重视,不作为,使得大侄子这个当哥哥的越发的内敛。
“小姑,我……我没什么想要的,给弟弟买就好。”
郁向晖有些忐忑的看着郁北,小心的观察着她的脸色。
从小他就知道,什么东西都不能主动问父母要,越要父母越不给买不说,还会对他们大骂一通。
要是赶到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甚至有可能挨打。
现在小弟主动提出要鞭炮,要手枪,这些东西可不便宜,郁向晖有些怕小姑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小旭要的是小旭的,小晖,你要什么咱也买。别担心,小姑挣钱了,有钱给你们买。”
郁北一眼就看出大侄子并非不想要东西,而是做为怕她不给小侄子买,让小侄子失望。
“走,咱们边走边想到底想要什么。要实在没什么想要的,小姑就自己看着买。或者小姑把钱给你,你以后有想买的再自己买怎么样?”
郁北伸出手,摸了摸郁向晖的发顶,心痛得不行。
孩子懂事虽然是好事儿,可太过于“懂事”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的“懂事”,并非天生,而是在一天天的长大中,过早的学会了察言观色,被动的“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