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年少轻狂(1 / 1)扯淡高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轻是挺不错,特别是经历过五十来岁的人来说,周东海很享受现在二十来岁的身体。

更让周东海无法自拔的是,自己不需要像五十来岁的时候那样,戴着面具生活。

年少轻狂嘛!

见到司徒筱的时候,她已经等了一会了。

见面什么话没说,司徒筱将五千块钱甩给周东海,转身就走。

“站住!”

司徒筱转头看了一眼周东海,又背对着周东海。

“什么事?”

“这就是你对待领导的态度?”

司徒筱转过身讥笑道:“周东海,你算哪门子的领导,你要是想用这种方式吸引我注意的话,告诉你,别想了。”

周东海摸了摸鼻子,好尴尬。

“司徒筱,谁给你的自信,至于我是不是你的领导,你说的不算,行了,不送!”

周东海原本是计划把司徒筱放进课题组的,他很清楚,司徒筱在集成电路领域还是颇有功力的。

不过既然闹到这番了,是不是另外考虑了,毕竟在中国,最缺的是人才,最不缺的也是人才。

这事闹得不欢而散,周东海也是纳闷,自己为啥对司徒筱是这个态度,难道是真的下意识的想引起她注意。

不会的,周东海连连摇头。

记忆中司徒筱三十多岁时,将和一名李志国的人结婚,自己跟李志国可是好兄弟,俗话说,好玩不过嫂子,我呸,是兄弟妻不可欺。

周东海长叹一口气,发觉有时候提前知道答案,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周东海还记得,有一次跟李志国喝到位之后,李志国亲口透露,他和司徒筱的新婚之夜,是讨论ifx指令集度过的。

这让周东海佩服不已。

“我会喜欢一块木头吗?开玩笑,再漂亮的木头也不行。”

周东海整理一下思绪,回到计算中心。

这个年代,对待电脑是异常谨慎的,普通的城市居民,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三千块,而一台微机的价格普遍得大几千上万,更不用说上百万的小型机工作站了。

一般有条件买电脑的家庭,买完电脑后,还得买上布套,不用的时候罩起来,细心呵护。

有的学校设立的微机机房,地板都是用的专业的防静电地板,有上机课的时候,还必须穿上鞋套。

哪像二三十年后,有些大神连电脑机箱都不买,把配件塞到鞋盒子里,只要显卡好,照样可以流畅吃鸡。

在这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燕舞电器的计算中心有着严格的管理程序,上机需要提前申请,并由主管领导签字审批。

即便是计算中心内部的人员也不例外。

周东海跑到罗主任办公室墨迹了半天,才争取到一个小时的上机时间。

带上口罩,穿上鞋套,再披上一件白色的单布风衣,这才由徐孝民副主任带着进了机房。

IBM power小型机也就冰柜大小,里面是四路power处理器,128M的内存,配置也就02,03年的个人电脑差不多。

操作系统是IBM小型机标配的定制unix操作系统,自带的程序很少,只有一些MAL数学工具,让周东海意外的是,他在电脑里找到了C语言编译器,Basic语言编译器,看样子,这两款工具是集成在系统里面的。

至于输入输出外设,是四套键盘鼠标和四台17寸黑白曲面CRT显示器。

四套键盘鼠标均可以用来宾账户登录系统。

硬件还不错,可惜的是,没有联网,只能玩单机。

一旁的徐副主任看这周东海左边瞧瞧,右边瞧瞧的,甚是紧张,一直追问着周东海会不会弄电脑?

直到看到周东海打开电脑,熟练的用键盘敲进去几行代码,编译之后,一运行,屏幕上出现一副动态循环的烟花绽放的画面,这才放下心来。

可还没等喘口气,就看到周东海把机箱给拆了。

“老祖宗哎,你怎么拆起电脑来了,这要是搞坏了,把你我卖了都修不起哦!”

周东海笑了笑,刚才他看了标识牌,上面很明确标的是四路处理器,128M内存,硬盘容量是五块300M硬盘组成阵列,一共1.2g的容量,不过电脑上检测出来的参数则是双路处理器,内存变成32M,硬盘也变成了600M。

这配置缩水了何止一半。

看来负责采购的人是大有问题啊!

“徐主任,这台电脑是谁负责采购的啊,听先进的啊!”

徐孝民瞪了一眼周东海。

“IBM知道吗?美国最厉害的公司,这台机器是于厂长去年直接到美国买的,还没过保修期。”

徐孝民指着撕碎的质保标签,语气激动的说道:“厂家承诺的是三年质保啊,现在好了,质保到今天结束了,以后机器如果发生问题,人家也不会保修了,周东海,这件事我承担不了,我会向卢主任汇报的。”

原来事主是于浩,周东海点点头,说道:“徐主任,对不起啊,呵呵!”

“呵呵……几个意思?”

周东海耸了耸肩膀,走出机房。

……

而在这段时间,萧正楠的办事速度很快,当天就把报告提交给研发部部长顾兆海,顾兆海看了报告,问询一番可行性,在得到萧正楠肯定的答复后,立马做了表态。

“一定要把这个事做成了。”

研发部办公室当天已顾部长名义发布通知,召集研发部领导班子进行讨论。

第二天一早,领导班子会议顺利召开,会议上对EDA软件课题的立项,所有人都表示赞同,不过对课题组人员的配备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

在这事上每个人都很较真,开玩笑,这个课题如果操作的好,很有可能成为国家级的项目,这么大的蛋糕,不咬上一口,怎么对得起自己。

哪怕是挂个名也是功德无量啊!

甚至有领导班子成员毛遂自荐,主动以组织重视为理由,要求亲自挂帅,这让列席会议的萧正楠也是郁闷不已。

这一刻,顾兆海部长也压不住阵脚,只好施展出和稀泥大法,本着人人有份的原则,进行了总协调。

可课题组主导岗位只有四个,组长、副组长、后勤助理、执行助理,狼多肉少,无奈之下,又加了三个副组长。

萧正楠在会议上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份的,在顾兆海部长的坚持下,才勉强争取到后勤助理的位置,更不用说萧正楠承诺周东海副组长的事,提都没敢提。

开玩笑,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担任这么重要的领导岗位吗?估计提出来就要被那帮领导喷死。

这次会议开完,大调调基本上定下来了。

至于课题组成员吗,自然也做了分配,每个组领导都有一到两个的推荐名额,而萧正楠作为课题的倡议者,虽然没做到组长,但是作为补偿,分到了三个名额,也算聊胜于无吧。

萧正楠决定一个名额给周东海,一个名额由周东海来推荐,至于最后一个名额,自然是自己来推荐了。

领导班子会议开完后,顾兆海当即指示,将会议决策以及课题报告整理后,上报厂务办公室,而他自己拿了一份影印件先向负责研发的副厂长仇什进行汇报。

而萧正楠结束会议后,则回到办公室,考虑一下该怎么做周东海的思想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