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只要在入秦前做两件事,就可保大王安然无恙。”
“其一,要求秦王以国书相邀,并昭告天下,秦王顾及名声,就不敢加害大王。”
“其二,大王在入秦之前册立储君,这样一来,秦国乱赵之策尽废,大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将军言之有理,不过立储之事,寡人还得好好考虑下。”
郭开晚刚回到府中,就开见赵后早已在府中等候。
“王后此来,是不是为立储之事。”
“丞相果然聪明,大王要李储君,这位置只能是迁儿的。”
“丞相你有何对策。”
“王后,这件事不太好弄。”
“难办也要办,丞相莫要忘记,本后在大王面前说过多少丞相你的好话。”
“王后,开是绝对不敢忘啊。”
“丞相,迁儿若是成为储君,日后成了赵王,你还是赵国的丞相。”
“若是其他公子位,这丞相位置不知是春平君的还是李牧将军的。”
“郭开明白。”
“丞相,两万金饼我已交给你府中人。”
“谢王后,王后慢走。”
就在赵王入秦的前一天,赵后跑到赵王跟前:
“大王,求你跟谦儿一块封地,让他去封地过活。”
赵王笑了:“你说你这好好的,你这是唱的哪出。”
“但是,大王决意立储,妾再不敢有其他念想,只求能有一个安生之地。”
“王后说笑了,只要有寡人在,岂能容不下你们母子。”
“关键是大王马就要入秦宫,储君就要开始监国。”
“我去秦王就是个把月,又不是再不回来了,来来你先起来。”
赵王好不容易把赵后忽悠走了,就跟郭开一块偷着出去。
“郭开,想不到我堂堂大王,还要坐你的车架。”
“大王,是不是王后又惹您生气了,要不让臣随大王去秦国吧!”
“郭开,你不害怕秦人把你剁碎喂狗。”
“大王,开就是死也心甘情愿。”
“郭开,你不能去,你必须留在邯郸,为寡人守着赵国。”
“大王,臣怕守不住,李牧手中有兵,还有春平君,万一他们图谋不轨,臣都不知道怎么办。”
赵王掐着郭开的脖子,没有这种万一。
“臣听大王的。”
赵王准备临行前检阅下赵国的军队。
“大王,公子嘉也年岁不小了,可陪着大王一块检阅军队。”
“赵王和公子嘉站在高台。”
“大王万年,大王万年,大王万年。”
正在这时候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太子万年。”
这句话一出,赵王更加坚定了要立公子迁为储。
秦国章台宫,赵政把大臣们集合了起来。
“朝臣们快看,这个赵偃竟然要以国书相迎,他才方可入秦,寡人便随了他。”
“蒙毅将军到。”
“大王,这是赵国斥候的密信。”
赵政看完后就交给李斯和姚贾去看。
“卿和廷尉看下这文帛有什么不一样。”
李斯看完后就对大王说:“大王,七国语言相近,但文字确大不一样。”
“寡人东出一统天下,必须有统一的法度才能通行天下。”
“大王,秦国书同文,车同轨确实很有必要。”
“臣当年在稽下学宫时,也是为六国之书写烦恼。”
“如果我国能够统一文字,便会造福华夏万代。”
“那寡人便将此事全权托付给你。”
“大王将此事交给臣,臣定会竭尽才能。”
此刻燕王喜正在大宴群臣,他刚好看到太傅来了。
“大王,赵王即将赶往秦国会盟。”
“这赵国和秦国结盟绝对没有好事。”
“赵秦结盟之后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恐怕还会发兵攻我。”
此时燕国的朝臣都很激动:
“大王,我燕国有千铁骑,赵国马奴来犯,定叫他有来无回。”
不过燕太傅还是显的很沉稳,极力劝说燕王喜:
“大王,赵国兵强马壮,我大燕国力至今尚未恢复,未今之计,组织秦赵结盟才是策。”
燕王喜气的大骂:“太傅,你以为秦王和赵王是寡人的臣工吗?他会听寡人吗。”
“大王,臣有一策。”
“快讲。”
“我们可派遣王子入秦,就算秦赵结盟,秦国到时候也不会不管燕国的。”
燕王喜大悦:“这个主意不错。”
说完他就把目光看向了太子丹。
“父王,儿臣不能去,儿臣次去秦国已于秦王生了嫌隙。”
“可你是燕国的太子,只有你入秦,才能彰显我燕国的诚意。”
“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像个女人一样,日后怎能继承燕王位。”
“再问你最后一遍,你去还是不去。”
“儿臣遵命。”
赵国邯郸,春平君和李牧正在商量着赵国的局势。
“现在赵国落在郭开这等人手中,储君年幼。”
“将军可有补救的办法。”
李牧淡淡的一说:“政变。”
春平君没想到李牧是这个回答:“将军这样做太过唐突了吧?”
“春平君你我都心知肚明。赵国再这样下去,就离亡国之日不远了。”
“如果这次大王在咸阳出了意外,你在邯郸举事,我在云中呼应,大事可成。”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2月11日到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