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有缘由的爱,是相像;无条件的爱,是怜悯(1 / 1)锦瑟之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红莲回来了。

第一次见陈红莲是在青华的生日会上。兰君朋发小的女朋友,梅静说,“你可要小心前女友了。杀伤力120分。”

陈玉莲没见过陈红莲,也没见过照片,可是在走廊里迎面而来的时,她本能地盯着一个女人看,脑袋里便跳出“陈红莲”三个字。此刻,陈红莲亦在细细打量着她。尔后眼中多出了几分不屑,对,就是蔑视的那种。

一晚上兰君朋表现得极为反常,一直给陈玉莲剥花生,还细致地把皮都揉掉了。这一定很贴心吧。可是她从小就不爱吃花生啊。她用胳膊导了一下兰君朋,“我不想吃这个了”。包间里声音很大。兰君朋没有听清,她又附在他耳边说了一遍。

“你不是最爱吃吗?”兰君朋疑惑地看着她。

“现在我不想吃了。”陈玉莲强忍火气,傻子都知道谁爱吃,于是又补了一句,“我从来不爱吃。”陈玉莲小时候被花生呛过,后来一直有心理阴影,再找没吃过。今天她没被呛到,却感到一如当年的窒息。好无助。因为这痛没人能替你,也没人了解你的恐慌有几多深。

陈红莲和朋友们嘻嘻哈哈的声音都压过了高歌的声音。但就是没来找兰君朋说话。他们俩却谁也没有理谁。

玉莲一直希望他们俩至少能说上一句,至少可以证明那一页已然翻过。可是他们一句话也没有,甚至没有相互看一眼。

他一直贴心得照顾她。温柔而沉默,是她所没见过的。

这中间演戏的成分,演给谁看,已不言而喻。欲盖弥彰。

这样的氛围下,陈玉莲只想要逃离。

陈红莲为他们日后的争吵贡献了无尽的机会。不知道陈红莲知道后会不会得意。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说兰君朋和陈红莲。因为有一些伤痛并不会随着时间远去。特别是爱情的伤痛与烙印有可能伴随一生。尤其是年少时期,那种三观初建时,陈红莲对兰群朋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青涩而痴情的时光。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无处宣泄的秘密,一定会有个角落,收留你那些脆弱的伤悲、孤独的欢喜。但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间。谁又会为谁守一辈子。这个时代,谁又会为了谁守上一辈子。在兰君朋看来人生是可以洒脱,可以放纵的,身边的女朋友走马灯似的。但这一切都是表面,都瞒不过自己的心。

兰君朋并不是因为爱才来到这个世界,陈红莲的离开让他感到又一次被世界所抛弃。成一个没有朋友、没人关心,郁闷到极点的可怜虫。所以他极端,虽然这也正是春期里特有的忧郁,对上天安排命运的不满与反抗。这种忧郁也最吸引女孩子。

也养成了兰君朋孤僻冷漠的个性,然而在内心深处他却脆弱得都像哈姆雷特,感情吝啬得堪比葛朗台,自我封闭得好似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他不敢付出真情,甚至刻意逃避感情。一双父母弃了他,他对所有怜爱有憎恨,一个红莲伤了他,他看人人如红莲般薄情。后来陈红莲没有告别就走了。也带走了他的心,好多年。浪费青春与爱情后,一不做,二不休,兰君朋索性混完一生的人。

这一切所谓作不过是兰君朋不甘心的写照而已。不甘心被忽视,不甘心爱情没有回响。

这些不甘心,也是如今陈玉莲的难过之处,她甚至还不甘心就这样没有走到尽头就要换一个人,总觉得转机就在下一秒。所以她想试一下,更是天真地认为可以以退为进。声东击西。

但在陈玉莲心里,他为红莲曾经的疯狂让她如梗在喉,就是过不去。女人天生就爱嫉妒,有些风影便更被脑补成了真实。她常想,他不是为她而是为陈红莲又会如何。陈玉莲似走进一个怪圈。明明爱得很,却显得姿态绝决,将爱人向外推。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女人为了得到爱人的爱,会在一开始得知时假装不在乎他的过往,但那些过往却横亘在他们之日间无法跨越。而他心里却相信她真的不在乎,于是分岐不断,争吵无休无止。他还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恋爱时,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的神经特质,常常令两人苦恼不堪,却又发泄无门,走不出怪圈。

说到底,陈玉莲还是对自己、对他、对他们的爱不自信。如果当时她知道回不去的过去和到不了的未来,就不会错失今天的美好。

好好的爱情被妒嫉冲昏了头脑。但这就是爱情的本能而已。没有一个人愿意爱人被分享。哪怕过去也不行,更何况是现在,是当下。她爱正浓之时。

只能说是男人的脑回路太简单,她说不在乎他便相信了。唯女人与小人难养,最大的共同点便是他们都是口是心非之类,一善一恶心而已。

如果她当时懂得直说出自己心里的介意,如果她当时他知道女人的口是心非,不去坦荡地与陈红莲来往,便不会有那么多磨难等着他们俩。

他说“信不信由你”。她说“那我信”。但他一不在眼前玉莲便起了不信任。这也就是受了伤,长好了,依然有伤痕在。

这样患得患失。“你不爱我了。或者说是不如我期待的那样爱我。”于是便开始各种作。小作怡情,大作便伤身伤心。陈玉莲性格太过刚硬,所以最后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

每时每刻。再听话的女孩在爱情中都是霸道的。她想要唯一,第一位。如果他不是她第一个爱的人。如果她是他第一个爱的人。唯一性、排他性。

在开会时,在和客户讲方案时,一个个夺命连环call,让兰君朋坐立难安又窘迫不已。陈玉莲一直不明白,兰君朋也不了解,她为何变得如此不可理喻,说了一遍两遍还要如此。

因为他们不懂得简单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要的是什么。总希望“你爱我就应该知道”。“怎么能,我是你肚里的蛔虫吗,怎会知道?!”这就是典型的述情障碍。

兰君朋给陈玉莲多少不安因素,让她如此不放心,更何况当年他那么爱红莲。

红莲只是他们爱情争吵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陈玉莲害怕红莲的影响,兰君朋心里笃定无所谓,或者告诉他自己无所谓。

但兰君朋的姿态显然没有放下嘛。他就是这样为玉莲建起一个美丽的塔,然后生活让她一点点看穿它虚无的外表。然后在某一个的时候,这座塔轰然倒塌。无可挽回。她时常这样想着,其实她之于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兰君朋这样疲惫,对于这份爱,耗尽心力了,好像。他甚至怨恨起这样认真的爱来。

爱情表达的错位。她和他的生活经历里,没有这一课,都不能够正向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一课的缺失让他们虽相爱却相杀。反向表达。

闹到地老天荒的心闹到精疲力尽,好过完这一生。

男人要不说,女人就不懂,男人越沉默,女人越抓狂!她不过就是想要一点他对她的爱只是这方式太过惨烈让人不忍看下去。也许她再年长一些就会用温和一点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可是谁能告诉她,此情此景当时的她还有什么好的选择。来你给指一个。

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对亲近的人太不客气。她熬得眼也红了,目光也凶狠起来,头发也散了,如果此刻给她一面镜子,她也会羞愧,如此刻的她一般,能有几人怜爱,哪怕是女人见了都觉得不值得爱,最多值得一怜吧——抓不住男人心的可怜。而男人看了大都会避而远之吧,看不都不想多看一眼。而他此刻只想躲得远远的,于是在下一次她这般无理之前他已躲远。但在此刻,她眼中只有燃烧的怒火。她求而不得的愤怒。可是成年礼已过,在社会上也已摸滚打了些时候,怎不知,但一遇见亲近的人便又淋漓地发挥情绪。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说她总是这样简单,想买一样东西煞价人能不能显得无所谓一点,这才好到手嘛。但他恨铁不成钢了很多次,最后都懒得说了。正如她对他一切喜怒在脸上。不过非但如此,他如何才能骄傲起来。他成就了她,她也成就了他。她给了她温暖与自信,他给了寒霜与现实。相互成长。

后来当陈玉莲看到二十来岁的女孩在街头止不住地放声大哭时,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么无助那么无望,在那个年龄、那个地方。

在疼爱你的人面前,你永远都是个孩子;在不爱你的人面前,你永远是条汉子。有时候你坚强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不得不坚强,这个世界总是有那么多可以让你一夜长大的事情。快乐永远比悲伤少一点。

“你小子不过是仗着有个好媳妇,所以才会作出新高度。”一众发小见玉莲和兰君的相互折磨时,旁观者清。

玉莲的不忍离去是不是一种纵容。但世间的爱即是如此,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多少看官看得是恨铁不成钢。但人家就是“乐”在其中困于其中挣扎在其中不愿离开。心甘情愿而已。如果你遇到了爱说不定也许会更加不能割舍。你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清醒”而已。因为爱就是一种溺爱一种纵容。谁让你爱呢。NO作NO die.多少人因困于情而不能清醒。

也许每个男人的心里,在等待的是一个妈妈一样的女人吧。于兰君朋而言,陈玉莲便是。许多突然之间,她心里生出对他的怜悯,想着他在这个世界上的劳顿和迷惘,他的生命一样也是苦痛的。所以,他们之间其实是一体的,平等的。甜美的序幕之后,正剧起头,里面是被各自激发出的悲伤和愤怒。一个无底深渊。

其实很多男人都这样。幼稚、任性、不成熟。原不原谅一个人,在于你还爱不爱他,不爱了,也就无所谓原不原谅了。

当陈玉莲得知当年他们的爱情。曾经两人共同赴死,两人因为爱才会纠缠才会有厘不清的纠葛、过往。

那么浓烈的爱。将陈玉莲击得体无完肤。

相比之下玉莲觉得自己好像就是那个太过渺小。在他们的爱面前,她根本不值一提。

从这一步走到那一步,不仅仅是自己的选择,还是生活和命运的逼仄。

陈玉莲身心俱疲,“我只好离开,成全你们。好让你们耗尽爱情,最好双双在我眼前消失,眼不见为净。”而她自己已耗尽所有心力。陈玉莲曾奋力摆脱闲言筑起的城为了他,她愿意相信世上有奇迹这种美好的事物。但她已经从爱不觉累到了累觉不爱。

兰君朋也不确定自己的心。于是这样的犹豫,在玉莲看来已是不折不扣的背叛。

面对爱情中的背叛,是隐忍还是做回自己?

背叛是如何被发现总是去寻找一些珠丝马迹,让自己再被狠狠伤一次。用这些蛛丝马迹再一次伤害自己。自己扯的伤。脑补那些背叛。不能接受。

兰君朋问陈玉莲,“你在心里给我定了多少罪了已经。我再做任何事,我都无法赎罪,你都不再相信了是吗?”

“你就是因为一些传言就将我之前所做统统否定掉吗?你问问自己的心。”陈玉莲还是刚愎自用地或者堵气地想让他再挽留一下。可是一不小心端过了。两个相爱的人就散了。他真的也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