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于博伦的一番探索。
目前得知的点数稳定的来源渠道有两个。
一是每日的签到。
每天在系统签到之后,系统都会赠送五点点数。
而这五点点数是通用的,可以转到任何一个模式里面进行使用。
二就是获得声望值。
每获得一百点的声望值,就可以百分百转化成为一百点的点数。
而发表一篇期刊文献,或者是研发出专利,都可以获得不菲的声望值。
这么一看下来。
要想获得点数,提高声望值是优先选择的方法。
毕竟,单靠每日的打卡签到,虽然比较轻松,但获得的点数也太少了,想攒够足够的点数兑换高级的物品的话,怕是等到于博伦退休都没这个可能了。
于博伦研究完这些所有的功能之后,心中已经对它们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
这其实,是一个完美的进化内循环。
系统提供点数,然后宿主进行消耗。
接着宿主获得声望,系统又提供点数,然后宿主又接着选择高一级别的物品进行消耗。
弄清楚了这样的一个原理。
那么就很容易运作了。
于博伦首先在【研究模式】里面聘请了两个研究员。
然后指定其中一个研究会计原理,发表一篇影响因子在3左右的期刊文章。
在蓝星。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评判一个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影响因子的划分,从0一直到9。
而在这里面,又以每3个为一个等级做出了一个划分。
0-3的影响因子的文章,属于普通核心期刊。
发表一篇普通的核心期刊,便会获得影响因子×100的点数。
比如说,3点的影响因子的文章,就会获得300点声望值,也就是能得到300点的通用点数。
而4-6的影响因子的文章,就上了一个台阶。
可以算做是中等的核心期刊了。
而发表这样的文章,便会获得便会获得影响因子×200的点数。
也就是说,6点的影响因子的文章,就会获得1200点声望值,能够获得1200点的通用点数。
而7-9这种影响因子的文章,便就是学术圈里面所说的顶刊文章了!
这样的文章一经发表,那可以说直接就能够评得国家级的奖项了。
一个讲师,若是能够发出一到两篇的顶刊文章,那么他两三年里面就能够直接升到副教授或者是教授!
这足以可见,顶级刊物的含金量是多么的高。
而要是发表了顶级刊物,直接就会获得影响因子×1000的点数。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影响因子为9的文章,发表之后就能够得到9000的声望值,然后获得9000点的通用点数。
这样一个丰厚的奖励点数,足够兑换任何中等一点的实验室或实验器材了。
要知道,很多大学,哪怕是三星级的大学,他里面的实验室都不一定能够达到中等的水平。
还剩下了一个研究员。
于博伦想了想。
然后指定他去研究了水果改良技术。
同样的,因为华秀大学并没有农业实验田地,于博伦又花费了研究点数,购买了两块农业实验田地。
而研究的作物,正好就是鲜丰农场和秀秀花厂两个种植厂的作物。
做完这些。
于博伦盘点了一下。
【研究模式】
【点数:0】
【研究员:一级研究员两名】
【初级农业实验田地两块】
而【建筑模式】里,建筑点数也因为修建研究大楼而耗费一空了。
现在于博伦手边还没有使用的,便只有【生活模式】和【商城】里面的点卷了。
就目前学校的发展情况来说。
【生活模式】这个部分,于博伦也打算放置一下。
因为学校现在的规模还不算大,大部分的事情也都有之前聘请的职工在进行了。
而【商城】里面。
吸引于博伦的学习效率BUFF和智力提升BUFF,在他的反复考虑之下,最终是决定了进行购买。
毕竟,让学生们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
这也是他这个当校长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于博伦又亲自去了鲜丰农场和秀秀花厂一趟。
钱大力和梅姨两人听见于博伦向他们要种植的植物种子。
二话不说,就直接提了一大袋子出来。
他们心里面虽然有些好奇。
这华秀大学不是研究会计经济领域的吗?
这么突然一下开始改成农业方向了。
但好奇归好奇。
两人也并没有多问些什么。
就这样。
于博伦带着两家的植物种子来到了研究大楼里面。
研究大楼一共有七层楼之高。
但现在实际工作的,实际上只有两层楼。
第一层楼,就是会计领域的研究地点。
而农业的研究,则在第二层楼。
于博伦一开始的时候,原本以农业的研究农田会放置在校外。
但是没想到,却是在研究楼里面。
只见,两个缩小般的农田放置在一间七八十平方米的屋子里面。
而在农田的外面,有一个看不见的隐形的防护罩笼罩着。
在防护罩的边上,有一道门。
门上有自动识别装置。
于博伦通过了识别装置之后,走近防护罩里面一看,瞬间吃惊。
这里面,竟然比外面大了整整不止十倍!
在屋子里的农田,原本只有十来个平方米。
但在这里面,却有足足的上百平方米。
这简直就是典型的,芥子空间!
于博伦不由得感叹了一下系统的强大,然后将植物的种子都交给了负责农业的研究员。
原本,于博伦还觉得这么小的两块地,一个研究员就已经足够了。
但现实上,这一个研究员负责两个上百平方的农田,怕是得劳累死。
此时,于博伦在心中庆幸。
还好系统里面聘用的研究员都是虚拟的人物。
不知道吃喝睡,只会一心工作。
要不然是真人来做,那任凭是谁都吃不消的。
但是,由于面积过大。
这样工作起来的效率也会低上很多。
于博伦因此决定先暂时只使用一个农田。
把一个农田一分为二,一边种植鲜丰农场的作物,一边种植秀秀花厂的作物。
这一次,实验的关键就在于,从这两家里面取出优良的种子作物。
然后进行基因研究,不断的实验出最优质的经济作物。
而有了强大的基因种子。
秀秀花厂和鲜丰农场的经济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