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再生毒计(1 / 1)L·S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司越想得周到,来回不过两个时辰,回到沈家时还未到午时。

送清河回来的还是之前那嬷嬷。

“本来我们老夫人是想留表小姐用过午饭再回的,一则是想到没有和这边的老夫人、夫人们打过招呼,怕您担心,二则郓州刺史家来拜访,家中忙乱也担心照顾表小姐不周,所以着奴才将表小姐送回。我们老夫人说了,左右都是亲戚,离得又近,改日回明了亲家老夫人再接表小姐表少爷过去小住也是一样的。”

这一番话说的入情入理,就连沈老夫人都觉得白家实在是通情达理的人家,何况又带上了鄂州刺史,看来白家在朝中还是有一些故交的。

沈老夫人笑得极其和蔼,“这有什么,你家老夫人也太客气了,想要留容乐,打发个人回来说一声就是了,哪里这么多客气。”沈老夫人嘴上虽然这么说着,可是眉眼间的笑意无一不在显示着,白家这个做法是极为和她心意的。

“我们老夫人最是将就这些礼数了,真是一星半点儿都不肯错。我们家没有小姐,可就是少爷也是规矩严格的。”那嬷嬷陪着笑脸说到。

这话是说到了沈老夫人心坎里,听的沈老夫人含笑点头,沈老夫人最在乎的就是规矩体面。

那嬷嬷打量了一翻沈老夫人的神色,笑着说道,“今日奴婢接表小姐家去,见表小姐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使唤丫头,实在是不像个世家小姐的样子,我们老夫人想着必定是表小姐刚刚回来,家中还未来得及准备,府上人口又多,夫人难免有疏漏也是常事,只是世家小姐身边没有伺候的人也是在不象个样子,因此捡着身边中用的大丫鬟给表小姐,先用着,好歹能做做针线洒扫的杂事。”

话音刚落,就有两个利落整齐的丫鬟上前,齐声道,“见过老夫人。”

这话无疑是打在沈老夫人的脸上,可却也无话可说,世家小姐的规矩身边是两个教引嬷嬷,四个大丫鬟,八个小丫鬟。便是次一等,也需得有一个嬷嬷,两个丫鬟伺候着。

自己当初给了一个小红,也嘱咐了小李氏挑合适的人伺候着。只是小李氏的性子,便是府上的庶女都要克扣,更何况是沈容乐,这个他厌恶至极的嫡长女。如今白老夫人将人送了过来,简直就是再打她的脸。

沈老夫人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恨不能现在就将小李氏叫过来训斥一顿,这个儿媳妇哪里有一丝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

“多谢你们老夫人的好意。因着容乐才回来,我怕家里的丫鬟不合她的心意,本想过几日让人牙子带了人来,让这孩子亲自选,没想到你们老夫人想在头里了,这也好,这两个丫鬟就贴身伺候容乐,过几日再从家里的小丫鬟里挑几个就行了。”沈老夫人虽然嘴上说的好听,脸上的笑却勉强的很,可是当着白家的人和清河的面,又不好掉脸子,只能强打起笑颜随着白家嬷嬷应对了一会儿,看了一会儿清河带回来的布料,白家的嬷嬷一离开,沈老夫人就说疲惫了,让清河回去休息。转头就打发了身边的丫鬟去传小李氏。

清河带着晴岚和宝梓回到了栖枫园,红玉因为昨日护着清河受了伤,清河体恤她,并没有要她跟着伺候。可是红玉也并没有真的歇着,如今清河贴身的衣服首饰都是她在打理着,上次老夫人赏的布聊做了衣裳,还剩下一些零碎的布料,红玉想着用这些做几个手帕,也好给清河用。因此拿着花坐在院子里绣。

一抬头就见清河带着两个丫鬟进门来,那两个丫鬟手里捧着许多匹布料。

红玉连忙放下手上的活迎上前去扶着清河。一边扫了一眼两人,“小姐回来了,本来以为老夫人那边会留饭,怎么这会儿就回来了?”

清河边走边说,“老夫人说累了,不留我吃饭了。”

清河走到厅内坐下,示意晴岚、宝梓将手中的布料放到一旁的桌子上,一手接过红玉奉上的茶,浅浅的抿了一小口,接着说道,“这些事外祖母送的布料,红玉,你等下登记了收起来。以后我贴身的东西还是你管着。这两个是外祖母送给我的两个丫鬟,这是晴岚,这是宝梓。等下你安排一下他们二人的住处,带他们熟悉一下栖枫园。”

说着又看着两人笑着说道,“这个是红玉,原本是老夫人身边的人,老夫人见我身边没个伺候的人,所以把她给我使唤。红玉是沈家的老人了,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就只问她就好了。”

“是,见过红玉姐姐。”两人很守规矩的行了一个福礼。

红玉听说这是白家老夫人给的人,自然也不敢怠慢,看二人向自己行了礼,连忙侧过身回了一礼。

再说沈老夫人那边,因着白家嬷嬷的话脸面尽失,虽说白家说的客气,但确是将沈家失礼之处一一指出,人一走就叫了小李氏来训斥。

“你如今的家越发当的好了,我的话你一点都不放在心上,便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也该顾着沈家的规矩体面。你见谁家小姐身边连一个伺候的人都没有?你平日里苛待庶女,只要大面上过得去,我也就不追究了,如今你越发连个估计都没有了。你若是不会管家,自然有人替你管!”沈老夫人看着下面跪着的小李氏,也不容她分辨,铁青着脸便是一顿数落。

小李氏在下面跪着一口银牙咬碎,自从嫁进沈家之后,她已经许久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了。还是因为她最厌恶的沈容乐。

可是面对沈老夫人,却只能俯小做低,虽说沈老夫人不是沈老爷的生母,可是既然占着母亲的名分,小李氏就不得不孝顺。毕竟百善孝为先,别说沈家,便是皇室,一个孝字,也是不能违逆的。

“母亲,您知道的,我这些年持家一向是公道,不说旁的,只说是平乐,也不是我肚子里出来的,我也是一样的疼爱,这府上的事情一日里不说百八十件,也有二三十件,我实在是没有闲下心来,再说最近因为陛下登基,皇后娘娘的千秋节也快到了,我忙着准备娘家准备贺礼,就更不得闲了。所以一时不查,疏漏了,还请母亲恕罪。要说我有故意苛待容乐的心,就叫我天诛地灭。”小李氏哭诉着说道。

谁不知道她娘家是贾家的门人,如今贾家只手遮天,小李氏尽然仗着娘家的威势放肆起来,沈老夫人哪怕心中气的不行,却也不得发作,谁让沈家子弟不争气,朝中无人,已经呈败落之象。小李氏话中提着娘家就是希望沈老夫人有所顾忌。

果然沈老夫人面色虽然还不好看,却还是使了个眼色,旁边站着的赖嬷嬷连忙会意,上前扶起小李氏,安慰着说到,“夫人,您可别怪老夫人发火,您不知道,因为这件事情老夫人可是受了好大的委屈呐,白家来的人问到了老夫人脸上,话里话外的说着沈家没规矩,还送了两个人来,那不是打咱们沈家的脸吗?您说老夫人这气还是不气?只是白家站住了理,老夫人也不好说什么,一时气急了,才交了夫人来问一问。夫人一向是最贤惠孝顺的,千万别怪老夫人。”

小李氏被赖嬷嬷扶着坐下,又听了这一番辩解的话,也知道见好就收,连忙擦了脸上的泪,说到,“这是说的哪里话?母亲心中有怒气不对儿媳妇说,又对谁说去?母亲放心,我回去就把容乐那儿的人拨过去,必定不让白家有话说。”

小李氏这次却没有敢敷衍,果然当天就派了八个小丫鬟,一个嬷嬷到栖枫园,那嬷嬷也是跟了小李氏许多年的。

小李氏回到房内,心中便暗自盘算,这个沈容乐是万万留不得了,必须想个办法把她弄走,或是治死。小李氏回房细想爱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叫来了常帮着她出门办事的李管家,细细嘱咐了一番,李管家听完之后,没一会儿便有一辆马车离府出城,不知道往何处去了。

小李氏的谋算无人知道,可是府中却着实安静了一阵。

清河在深宅里住着,每隔一天,必然晴岚必然要给一封信给清河,信中记着朝中发生的一些大事,或是人员变动,或是新颁的法令政策之类的,偶也有内宫的一些事情。虽然不够详尽,可是对清河来说也是难得的了,何况清河相信这应该也是楚司越能收到的全部消息了。晴岚没说,可是清河知道,这必然是楚司越吩咐的,心中还是感谢他的周到。

至于小李氏安排来的人,清河也仔细嘱咐了小红、晴岚、宝梓三人,要好好看着,特别张嬷嬷,贴身的事情不许沾手一分一毫。

不知道是不是小李氏嘱咐过什么,新来的丫鬟嬷嬷倒很老实,也没惹出过什么幺蛾子。

转眼就到了中秋,沈府自然也是要举行家宴,宝梓伺候着清河按照沈家的规矩穿戴好,准备去前院。

宝梓一边给清河穿衣裳,一边说到,“主子,奴婢昨日见到张嬷嬷和夫人房里的李嬷嬷在请脉墙根子地下碰面,两个人嘀嘀咕咕的说了一会儿,不知道说什么。”

清河一顿,问道,“昨日什么时候看到的?”

“晚膳的时候。”宝梓答道,“那小李氏一直对您不怀好意,这又不知道是打什么主意。”

清河想了想说到,“今天中秋,人多事杂,不说别的,沈家那些旁支亲戚就来了许多,还有各府上来送节礼的。只怕有人想趁乱生事。”

宝梓点头道,“奴婢也是怕这个。”

“这样,今日你跟着我出门,红玉和晴岚留下来看院子。晚上再让晴岚守夜。”往日里出门多半是红玉跟着的,红玉是沈家的人,原先又是伺候老夫人的,出门有她跟着,有什么事情也好提醒清河,再有各房的主子也多给红玉几分面子,毕竟是老夫人身边的人。

只是今日,清河担心有什么变故,宝梓和晴岚都是楚司越精心调教出来的,两人都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今日宝梓陪着,清河也放心些。其实就算是平时也多是宝梓、晴岚二人守夜。

没想到这一日却是风平浪静,一家子赏月直到二更时分才散。清河宴席间陪着沈老夫人喝了两杯果酒,回去后便躺下了,刚睡下没多久,就听到外面乱哄哄的闹了起来。只听见外面有嬷嬷丫鬟高声叫嚷,“快来人啊,有贼进来啦!”

一声比一声高,不一会儿,沈家各房各院的灯都亮了起来。

这声音响起第一个音节,就立刻惊醒了清河。

清河立刻惊起,警惕的将手伸向枕下匕首处,“什么事?!”

晴岚伺候了清河这几日,也知道清河夜间一向觉浅,警惕性极强,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便立刻惊醒。晴岚见清河被惊醒了,连忙接起床幔,安慰道,“主子别怕,奴婢在。”晴岚其实想出去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可是有不放心清河一个人在这里,毕竟王爷之前嘱咐过,一定要护清河周全。

虽然晴岚没有出去,但是这样的刚生叫嚷,睡在隔壁的红玉宝梓自然不可能听不见。二人第一时间便出去查看。

没一会儿,宝梓便进屋来,此时清河已经穿好衣裳,头发随意绾了个结,半散在身后。见宝梓进来,眉头微皱,问道,“外面什么事。”

宝梓规矩的行了礼,也不废话,简明的说到,“刚才那一声是张妈妈喊得。说看到院子里进来一个黑影,然后就带着人在后门那里看到一个男人溜了出去,正找人四处拿人呐。”

听到这儿,清河反而放下心来,浅笑着说到,“人家这是搭好了戏台子,就等着我登场呢。只怕是过不了一会儿,这各房各院都要来我这儿看看了。行了,走吧,这么一出好戏,错过了多可惜。”

“主子真是料事如神,张嬷嬷已经打发了两个小丫鬟出去报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