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李牧要谋反?(1 / 1)青山不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牧表备述自己被匈奴十五万大军围攻又被秦国武安君白青所救之事。

他告诉赵王迁。

现在战局对赵国相当不利。

请求增援。

奏章传到邯郸城,赵王迁看后非常恐惧。

白青击败匈奴以后手中就有了十几万的将士,而且还得到了匈奴的无数马匹、收获颇丰!

此刻!

李牧手里能够做战的士兵已经很少。

向来沉稳的他也开始频频向赵王催要支援。

由此可见边境形势是多么险峻。

可是。

此时距离长平之战时还没有三十年。

赵国根本就没有从那场战争中彻底恢复过来。

赵王迁去哪里弄更多的士兵给李牧?

没有办法。

他只能宣郭开进宫商议。

“王想继续给李牧增兵?”

“那不就是说他想将整个赵国的安慰尽托于李牧了?”

“他若是胜利还朝以后八成又要在我的面前耀武扬威,若是败了,整个赵国包括我在内岂不是都要给他陪葬?”

“这样不行,绝对的不行!”

郭开很不乐意。

他眼珠乱转,灵机一动说道:“王,您得到了李牧的奏章,我也得到了一些来自前线的消息,不过和李牧所奏有很大的不同,据说李牧和白青早有勾结,早就答应会投靠秦国,若是不然,白青凭什么会救他一个敌国将领?”

郭开见赵王迁默不做声的在思考问题,很明显是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他又加了一把火说道:“王,您再想一想,赵葱自从到前线以后一直暗中向我们汇报李牧的情况,为何这几天不报了呢,要我看要么是被李牧收买了,要么就是已经被李牧控制住,不管怎么样,他李牧都有了异动!”

赵王迁觉得郭开的话很对。

赵葱是王族。

他也是被郭开举荐前线为将的。

目的就是为了监视李牧。

以前他做的很好,经常有秘报传来。

最近一段时间却没有再传过来任何消息。

不过。

赵王迁相信赵葱背叛自己的可能性不大,不太可能被李牧收买。

所以。

他怀疑可能是连续几场大战,负责赵葱和邯郸城联络的人战死了。

要么就是赵葱真的就是和郭开所说的那样被控制起来了。

总之。

情况不妙。

李牧的兵权应该尽快拿掉。

没过几天。

邯郸城又出现一些流言。

说是李牧和秦将白青的关系非常好。

白青亲自带人去救援被匈奴士兵围困住的李牧。

事后。

李牧也向白青送了厚礼表示感谢。

此时前线已经不再紧张,两国军队相处融洽着呢!

这些流言都是无知的赵国百姓和秦国细作散布的。

却说严平知道了赵钱和秦国的关系,回去后就带着人袭杀了赵钱和所有留在邯郸城的铁鹰剑士。

还霸占了所有的铺子。

崤山大营与他们的联系中断。

负责此事的将领立即将此事告诉嬴政。

嬴政着急。

马又派了一批细作进入邯郸城散布谣言。

企图离间李牧和赵王迁的关系。

没有想到竟然起了巨大的作用。

赵王迁听到流言后大骂李牧不是东西,更加坚定了要剥夺他兵权的决心。

他让赵将司马尚带着兵符到前线招回李牧。

等司马尚到了赵军大营,见到李牧说道:“将军,王让您立即回邯郸成,想启用您为相国,励精图治,对付强秦,还请您和我回去吧!”

司马尚之所以这些说,全部都是郭开的主意。

郭开和赵王迁商议计谋,想利用让李牧为相国的谎言将其调回。

若真是查出李牧和白青有过沟通就将其杀死。

若是查不出蛛丝马迹就将他囚禁在邯郸城。

李牧这个危险的家伙是不能再用。

“您快点和我走吧!”

“王想尽快见到您呢,赵国的大局还需要您来主持!”

“王已经下令让您将兵权交给赵葱!”

司马尚催促道。

“前方战局如此紧张,我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到大后方邯郸城?”

“尤其是赵葱只是个纨绔子弟,我怎么可能将兵权交给他这样的人?”

“还请将军回去,告诉王,即便是没有援兵,我李牧也会苦战到底,战至一边一卒,绝对不会辜负王!”

李牧坦荡的说出豪言壮语。

誓与秦军周旋到底。

他一想起王要将军权交给赵葱就一阵摇头。

在他看来赵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

两次大战他都躲在帐篷里不肯出来,让众多将士拼命的保护他。

这样的人还想领兵?

王还想让他做主将?

简直是乱弹琴!

李牧侃侃而谈。

却把司马尚给感动了。

他也是将领,当然也明白李牧这种誓死保家卫国的情怀。

司马尚不假思索的说道:“将军万万不可轻易回邯郸城,这只是王和郭开的计谋,他们根本不可能让你做相国,他们是担心您和秦将白青有所勾结,出卖赵国!”

“什么,这一切都是郭开和王的计谋,他们想诱\/惑我回去接受审查?”李牧勃然变色,脸色变的有些苍白,坚定的说道:“想我李牧一心为国,经历过大小无数次战争,哪一次不是身先士卒,哪一次不是将赵国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可是,可是真的没有想到,到头来竟然落了个这么的下场!”

“可恶的郭开!”

“可恶的小人!”

“我当提兵入邯郸以清君侧,免得让他连累了整个赵国。”

李牧气愤的说道。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2月11日到2月26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