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城被攻下,从此大唐的版图更加扩大,也让唐军开始进入高句丽了。
高句丽的前沿全部被唐军占领,接下来就是高句丽国境了。
经过一天修整后,李牧带着三千龙虎军和一万唐军直奔下一个地点白岩城。
在李牧离开后,李世民在营帐内,开始研究地图。一旁的大将在小声的议论着什么,似乎有意让李世民听到一样,只是不敢大声说出来。
“别在那里小声嘀咕了,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藏着掖着,也不是你们这些为将的作风。”
李世民摊开地图,视线始终落在地图,他已经看了一整天了,似乎总是看不够,说道:
“我知道你们对于李牧如此年轻就当行军大总管一职内心不服气,但英雄不看出身,他李牧就是有这个能力,不然也不会刚一指挥就打了胜仗,你们嫉妒嫉妒也是应该的。”
几个大将连忙说道:“微臣不敢,只是军中有些流言,对李牧文国公有些不利,我们也只是讨论一下而已,并没有要和李牧过意不去。”
“哦?流言?都是什么流言啊?他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就有流言,莫非我大唐就是这么容不得能人的嘛?”
李世民显然动了怒火,一旦涉及到李牧身,他就变得不那么沉稳了,毕竟也是爱子心切,他厉声道:
“都哑巴了,有什么不能在朕面前说的,尽快开口,朕要听实话,绝对不允许有半点隐瞒。”
那几个大将知道触怒了圣,一个个都吓得双脚哆嗦,果然这个李牧深得皇的宠爱,只是议论一些流言而已,就已经让李世民如此动怒了。
“回禀陛下,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一些不明就里的将士在胡言乱语。”
一名大将斟酌了一下词语,便小心翼翼的说道:
“也怪一些将士无知,随意的指责李牧。这次攻占辽东城,李牧并没有身先士卒,更没有将他麾下的一千龙虎军派去攻城,因此引来一些将士的诟病,他们觉得李牧私心中,只顾自己龙虎军的死活,却不管其他唐军的死活。”
听完大将的话,营帐内,气氛有些压抑,李世民背着手在来回踱步,显然已经有些生气了。
他绝对不能容许别人污蔑李牧的,他护犊子的性格又来了,实在是气不过去。
但一时之间,他又想不到好的理由来为李牧开脱。
“这不是胡闹嘛,李牧的龙虎军事精锐中的精锐,绝对不可能就这么轻易损失掉嘛。”
李世民发着牢骚,可以说没肚子怨气,自己的宝贝儿子为了大唐拼死拼活,到头来却不讨好,被人污蔑有私心,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几个大将都沉默着,也不敢多说一句,毕竟李世民的话实在是太偏袒李牧了,这样的话要是传到将士中恐怕要引起兵变。
难道李牧的龙虎军比较娇贵,轻易死不得人,而其他将士就如草芥一般,可以随意践踏了?
这个时候,突然有士兵进来通报:
“启禀陛下,高句丽的使者到了。”
李世民停住脚步,微眯起眼睛里,挥了挥手,对那士兵说道:“让他们进来。”
又转过身,对几个大将问道:“你们说,这个时候高句丽派使者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一个大将喜形于色,说道:“陛下,我猜那高句丽是要认输了。所以才派使者来。”
“哈哈哈,跟朕想的一样,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李世民坐在主位,摆出威严的样子,接见了高句丽的使者。
“尊敬的唐皇陛下!”
使者半跪在地,对李世民行大礼,说道:“大王派我等前来向唐皇赔罪,并献赔偿。”
李世民露出理所当然的表情,说道:“这么说,你们是来归降的?”
使者恭敬地说道:“我们是来求和的,高句丽愿永远向大唐臣服,永远归顺大唐,请唐皇止兵戈,让两国永世安好。”
李世民向身旁的大将使了一个眼色,大将走近,附耳倾听,李世民压低声音,说道:“速去请李牧回来,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他。”
大将闻言,便退到一旁,走出营帐,骑一匹快马,追赶李牧去了。
在营帐内,李世民看着使者,却始终没有让他站起来说话,李世民问道:“你们高句丽现在谁是大王啊?”
使者额头冒出冷汗,说道:“是高宝藏大王。”
“哼,我只知道你们的高句丽大王是荣留王,可不是什么高宝藏。”
李世民呵斥道:“你们本就是荣留王的臣下,你们背叛了荣留王,是弑君者同谋,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来人啊,将这些人都给朕抓了,关押起来,绝对不能让他们逃了。”
使者慌张跪在地,大惊失色道:
“唐皇陛下,请宽恕我等,我等也是迫于无奈,实在是渊盖苏文太厉害了,他血洗了高句丽朝堂,把控了整个高句丽的政局,我们也是迫于无奈啊。请唐皇恕罪,不要迁怒于我等。”
李世民哪里会听这些使者废话,直接让士兵将其关押起来。
使者被关押后,李世民在营帐内走来走去,显得有些摇摆不定。
一旁的大将小心的问道:“陛下,为何不接受高句丽的求和呢?”
“你以为朕不想吗?实在是有些顾虑啊。”
李世民微微皱眉,说道:“如果朕真的答应了高句丽的求和,那李牧不得跳出来啊。朕可不想让李牧小看了朕。”
“可是,陛下……”大将完全没有想到,李世民做出这么重要的决定竟然是因为李牧,这大大的超出了他的想象。
“朕知道,朕都知道,你要说的,朕何尝没有想过。”
李世民双手靠在后背,来回的走,嘴里念念叨叨道:“朕不一定关心谁是高句丽的大王,只要继续服从我大唐的统治,其他一切都可以照旧。朕何尝不是这么想。”
原来陛下什么都知道啊,只是他为什么这么顾虑李牧呢,营帐内的其他人没有一个想的通。
按理说,陛下才是皇帝啊,真正的决策者,其他人只是提供建议而已,采不采纳是皇做出的决定。
可是现在却反了过来,变成了李牧才是决策者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李世民是个孩子奴,自然事事要从孩子着想,事事依着他的宝贝孩子。
再者说了,他也相信李牧的判断。
不一会儿,那大将去而复返,和他一起的还有李牧。
一进入到营帐内,李牧就大声喊道:“使者呢,高句丽的使者呢,我斩了他们祭我三军。”
一见李牧如此怒气冲冲,李世民瞬间气势便弱了几分,他好声好气的说道:“李牧啊,别急,我已经将那些使者关押了起来。”
李牧这才稍稍缓过气来,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确实是气炸了,说道:“陛下英明,那高丽棒子最是信不过。只有将他们打疼了,打得伤筋动骨了,他们才知道害怕,这个民族就是贱,绝对不能让他们有翻身的机会。”
李世民一听,忙沏了一杯茶,说道:“你别急,慢慢说,朕知道你都是为了大唐着想,别急,人我都扣押了起来,杀他们轻而易举。但朕现在想听听你的看法。”
“陛下,这场仗必须打下去,那高句丽现在来求和,无非是缓兵之计。”
李牧将茶水一口喝完,擦了擦嘴角,这才细细道来:
“陛下,眼下我唐军正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时候,只要继续战斗下去,那高句丽必败无疑。现在高句丽之所以求和是因为它现在是两线作战,抽不出身,一旦让它和百济灭掉了新罗,到时候它一定毁约,而我大唐也会错过了这次绝佳的机会,所以绝对不能答应它的要求。必须一战到底。”
李世民一听,恍然大悟,猛拍一下大腿,说道:“差点就当了,幸好你跟朕说清楚了,那高句丽真是狼子野心,不行,朕现在就下令斩了他们。来啊,传令下去,将那些使者给朕斩了。”
营帐内的大将一个个都心悦诚服,李牧所说的确实在理。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么深一层的原因,差点被眼前的蝇头小利给蒙蔽了双眼。
李世民更是感慨万千,朕真是多了一个好儿子,能为朕排忧解难,关键时刻最靠的住了。
李世民对李牧更加宠信了。
“陛下,我现在必须赶往前线了,在我回来的时候,军队已经开始攻城了。”
李牧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喝了完后,说道:“陛下,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这次我一定攻占白岩城,将整个城池献给你。”
李世民大笑,说道:“好,我很期待,我也相信你能办得到。”
李牧走出营帐,骑他的白马,再次朝着白岩城赶去,他要亲自督战,确保万无一失,绝对不能出现任何一个意外。
李世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露出了老父亲的欣慰,对着旁边的人炫耀道:“看看,这就是朕的文国公,为了大唐鞠躬尽瘁,可是你们却还在非议他,有那么多的流言蜚语。朕很生气,听好了,我要让这个流言消失不见,你们听懂了吗?”
护犊子的李世民可以说非常霸道了。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2月11日到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