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王旭教不了正常的课,几个经过商议之后,直接给学生们安排了音体美课,让王旭负责带她们玩游戏,顺便教点音乐美术体育的东西。
此外,王旭还要在闲暇时间负责家中五个女生识字教学。
时间到了12月5日,王旭给家中的女生留了一封信,言明自己要去东北参加革命,等到局势稳定就把她们接过去云云。
然后,他便把自己替换到了辽阳,在匆匆见了和来投奔辽阳政府的上海人民档员们一起到达辽阳的莉子母女一面后,当天下午,就带着对自己超能力知根知底的一千土匪骑兵,疾驰150里,攻下了海城。
在清剿完城内日军后,王旭留下100土匪兵维持秩序,等待后续的新兵兵马,自己带着剩余土匪兵登上火车,迅速消灭了驻扎在海城南部70里外的一支日本师团。
部队原地驻扎休息,等待后续部队到来,而王旭则回到家中,照常上课。
等到来清缴日械装备,处理尸体的后续部队到达。王旭便领兵南下进入辽东半岛时,只见到了一座座没有任何日军驻扎的空城。
直到来到旅顺,才遭遇了一支驻扎在要塞内的部队。
轻易攻入要塞后,王旭连忙来到海边,将还没跑远的日军军舰和船只上的空气全部抽干。
在旅大地区,王旭的军队抓住了三万多还来不及逃跑的日本侨民,这些侨民主要是妇孺,青壮老人加起来不到五千。
日军在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王旭自然不需要对他们客气。青壮男人全部抓去矿山挖矿,妇孺除了最年轻漂亮的送进他府邸做婢女,其他的全部抓进劳改营做衣服弹棉花。
至于这样对待这些日本平民是否太残忍,王旭觉得自己没做错,自己对他们好,他们侵华的时候对中国人好了吗?
让女人干活是其次,主要是中国的男女比例相差这么大,王旭还不禁止纳妾,那总得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找女人。
等到这些女人吃了苦,王旭再让手下政府工作人员和军人中的单身汉和她们相亲,相亲相中了才能离开劳改营,搬去和丈夫一起居住。
打下了辽东半岛之后,王旭便派人驾驶日军的军舰,去接收锦州和葫芦岛附近的日军地盘。经此一役,王旭控制的地盘一下子从一座城池扩大到了半个辽省,于是再次面临了行政人员不足的窘境。
但也总好过当初一开始只有两百个穷苦读书人可用的窘境,把辽阳城里的公务员均摊到每个城市,也还能维持基本的城市政府运转。
王旭把辽阳城内原本的警察都升了官,散到辽省各地,然后把辽阳及附属县城内的治安工作,全都交给了新整训出来的女兵。辽阳城内的黑社会和明面上的黄赌毒已经被清除,剩下的工作只要数个女兵拿着枪站一块,解决起来问题不大。
为养出这群女兵,王旭可谓大费工夫,他先是招募了几个原本给大家闺秀们上课的女先生,让她们按照自己提供的规章守则对这些女兵进行整训、扫盲,实在需要老兵教导的科目,全程都会有数个持枪的女先生在一旁监视,还找了许多女革命档人,对这些姑娘的思想进行改造。
可谓费尽千辛万苦,才把这群女兵培养出来,其中一半人用来当新招女兵的教官,另一半人就拿来当警察。
对于行政人员不足,王旭倒是不以为意,他这里本就是不收农税,而东北地区整体欠发展,人口少,地广人稀,工商税也就收不了多少钱,暂时收不上就不收了。既然不需要税收,那么其他事情管理起来也就十分轻松,先管好治安,其他事项日后再稳步进行就是了。
反正他不仅可以造俄国毛子的真钞当钱花,还在辽阳周边已经开办起起了无数国营工厂、养殖场,等到工厂造出了农机,在明年春天播种的时候,使用了后世高产农作物的育种国营农场也可以开办起来,与之相比,能收到的税根本不值一提。
王旭不在意,有一个人倒是替他在意了。
从前,到王旭这里来的革命档人,都是以个人名义前来投奔的,如果想要加入辽阳政府,就必须与除了人民档以外的其他政治团体撇清关系,否则一旦被发现,就得被革职。
在王旭将日本人驱逐出辽东后,便见到了同盟会孙先生派来的使者,宋教仁。
同盟会的组建和活动,都是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做成的,此前王旭起兵攻打被日本人占据的城池,屡次成建制地全歼日本人的军队,同盟会无法公开加入王旭的反日活动。
但是现在,袁世凯兵变,共和军驱逐日本人出东北,同盟会若再不加入进来,中国革命就要成功了,届时胜利果实就要和同盟会完全无关了。
当然,孙中山也派遣使者到北京去拜见发动兵变废除帝制的袁世凯了。
不论是北洋五镇,还是歼灭日寇的共和军,都是当今中国区域内的硬茬子,双方都有实际统一中国的能力。
之所以派遣宋教仁到共和国地区,那是因为宋教仁与共和国临时首相陈天华相交莫逆,他们认为借此关系来和共和国政府谈判以获得一定权益没有问题。
白天大家都很忙,到了晚上,陈天华以朋友名义接见了宋教仁,两人相谈甚欢,但绝口不提让同盟会成员在共和国任职的事,如果宋教仁主动提及,他便直说自己现在是人民档员,必须与其他政治团体撇清关系,不方便谈论同盟会的事情。
于是,宋教仁只能提出,让他代为引荐李主持。
此时王旭正在给预备法律相关人员上夜校培训课,宋教仁被陈天华带到主持府邸内部的课堂外,见到王旭的第一眼,第一感受是怀疑这是个扮男装的女人,直到听王旭开口说话,才明白眼前这男子实在过于俊美了。
课后,宋教仁走到王旭身前,开口说道:“李主持,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名叫宋教仁,是同盟会孙先生派来的使者。”
“哦?同盟会来的人,说起来,来我与你们同盟会的常凯申神交已久,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
“既然李主持与凯申有神交,那在下便实不相瞒,常凯申他被派往江东绍兴,代表同盟会参与光复会组织的起义去了。”
“起义?袁世凯不是要建立联邦制共和国了吗?你们还起什么义?”
“枪杆子里出政权,虽然袁公宣布建立联邦共和国,但各州的实际统治者还是满清旧官员,他们却不会将既得利益分我们一丁半点。我们革命档人若想要得到一个真正属于革命者的州,就只有通过起义,而不是选举。这是凯申的原话。”
“原来如此。”
宋教仁说道:“李主持,我们同盟会的孙会长邀请贵档加入同盟会,以人民档驱逐日寇的功绩在,他愿意让您担任同盟会副会长。”
王旭听后心中冷笑,很想说一句他邀请同盟会加入人民档,而且让孙中山担任国家副主持。但他没敢真说,他怕宋教仁真的答应了。
“宋兄,我们人民档的组织章程里明确规定,档员在入档之前,必须与那些纲领和我们背道而驰的其他政治团体撇清关系。同盟会想建立的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我档却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两者就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李主持,你所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上从未有过成功过的案例,您何必放着西洋列强成功的案例不学,转而去走一条前景难明的道路呢?”
王旭摆了摆手:“如果你只想说这些,那便请回吧。”
“李先生,您起草颁布的几部法律,宋某在来之前已经仔细钻研过了。您这些法律体系之完善、内容之详实、用词之精确,让宋某十分佩服。但依宋某之见,若想在辽宁半州之地建立一个能贯彻执行如此法律的政府,非得要数千接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人才不可。眼下能为李主持提供这些人才的,只有我同盟会。李主持缺人才、同盟会缺少地盘兵马,我们联合是双赢之选,至于事成后由哪个档派来执政,完全可以交由人民来选择。”
“既然你都看过那些法律了,那想必你也看到过一条,中国境内所有的民主档派,必须坚持和维护中国人民档的领导。若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便没有合作的可能。”
“李主持的心意,宋某明白了,宋某这次来,除了代表孙先生来与李主持商谈,还带来了两万日元,希望能向李主持求购一批军械,用于我们在江东州的起义工作。”
王旭看着那两张自己送给常凯申的日钞,摆了摆手:“钱就不必了,我愿意代表共和国政府向贵方捐一千杆日军标配步枪,子弹三万发,我给你一张批条,你只需派人船到旅顺港领取这些军械便是。”
“李兄,我们准备去攻打杭郡城,只有枪没有炮是决计不行的,宋某还希望能以两万日钞向贵方求购几门炮弹。”
“我们政府虽然不禁止外国货币在民间的流通,但政府这里却是不收外国纸币的,若是宋先生真有心想做买卖,就想办法运些黄金白银过来。”
“得尊明白了,领军械的船到时,我们会带上价值两万日元的金银回来,不知李兄这里的炮弹怎么卖?”
“此事你去找陈星台,不要和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