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三天的走走停停,朱棣一行人终于在第三天的中午回到了北平。
这一两个月中,北平城里的变化并不大,要说最大的,就是在城外不远处的一条河道周围了,不经在把一条河的周围改的面目全非,而且还在河边修建了大量的厂房。
看起来已经密密麻麻的一片了,都是修建的一层的大厂房,修建起来并不麻烦,有砖有水泥,只要人手足够多,很快就能修起来。
朱棣看着这河边的一大部分厂房,这就是接下来朱棣的工业中心了。
第一个电动机将在这里实际应用、第一代机床将在这里诞生……等等,不知第一次的研发,后续的不断优化,也是将在这里进行,比如将会在这里,不断地研发出来第一代机床之后,第二代机床……不断迭代下去,不同的精度的机床,将根据需求,用于不同的行业,就算是最高精度的工业母机也会在这里安家。是一个工业造血中枢。
不止技术的先进,生产也会实在第一线,今后,这里将将会生产出使用的第一台蒸汽机、发动机等。包括以后的火车,都有相当一部分的零件在这里制造。因此也是一个工业体系的心脏。
既然生产、研发都凑齐了,那就离不开学术了。作为朱棣的大本营,朱棣培养的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在这里学习、实践,为朱棣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里将会被朱棣打造成一个最先进的产学研中心。
当然,这么重要的地方,安全方面是要做好的,不过朱棣的军队就驻扎在离这边不远,在这个没有超视距打击的时代下,基本上就是稳的。就算前朝的残余势力过来,想打一打秋风,朱棣也能保证他的工业中心能安然无恙。可能现在还做不到。但是今年之前,朱棣就肯定会把大规模装备的枪支做出来。就算在机动性方面赶不上骑兵,但是其他方面可以说是稳的。
这一块地的在周围,将有一大片的配套企业,生产一些技术性不是那么高的东西,打造成一个工业集群。
而围绕北平的,不远处的唐山、天津等地,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成一个产业带,比如唐山的煤炭开采、重工业,而天津这凭借着便利的水运,成为整个产业带的门户。
……
看着这鳞次栉比的厂房,突然感觉心里有些虚。这么大手大脚的花钱,自己赚钱的压力还是有些大。
不过现在来说还行,因为目前的玻璃制品在南京已经投下了第一批,目前来说反响很是不错。
在能稳定做出形状精致的玻璃制品后,朱棣首先就向他老朱送了整整的一套绝版过去,并特别说明这是朱棣自己的玻璃窑生产的。不然朱棣怕他以为自己一刚到封地就搜刮民脂民膏就不好了。
听到宫里传回来的消息,听说朱元璋收到了这份礼物很是高兴,虽然他是一个相当节俭的皇帝,但是作为皇帝,再节俭,身边的物品也没有一件简单的。
而且既然是自己皇子为表心意,送过来的,朱元璋也没有对这种奢侈品说什么,既然是自己家产的,朱元璋也不傻,知道朱棣也并不是劳民伤财,成本肯定不怎么高,也就接受了。
据后面的反响来说,朱元璋现在除了平时使用,也就只有极少数的宴会才会使用。
朱棣送的是一套金黄色定制版的,为了炼制这一窑玻璃,朱棣还是花了不少精力的,单单是原材料的获取,朱棣就费了很大的劲。在没有成体系的化工产业出来之前,这一套的颜色,可以说是真的是绝版了。
不过朱棣的付出也是值得的,真是由于是个傻子都看得出来皇帝十分喜爱那一套玻璃用品,而且那一套确实是精致,不管是颜色,还是纯净、透明,完全可以说是和水晶差不多。
上行下效,作为皇帝用的东西,还是皇上也相当喜爱的东西,毫无疑问,朱棣的玻璃制品一炮打响,直接成为大明最顶级的奢侈品。
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虽然不怎么敢用制式和皇帝一样的东西,毕竟皇帝那一套明黄色,一看就是专门为皇帝定制的,但是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都是一家的出产。
家里有这么一套餐具、茶具,不管是宴请,还是收藏,都是相当有面子的。
对于那些达官贵人来说,不搞些奢侈品,有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身份?
而且人嘛,总是要享受的,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提枪上阵已经不怎么行了,就不能去安慰那些衣衫褴褛的小姐姐了,就只能在生活格调方面花钱了。
要活得有格调,什么才是格调?对于时下的京城来说,朱棣窑的玻璃制品就是格调,就是逼格。
而且由于朱棣限量销售的原因,再加上京城不乏高官巨富,可以说是一器难求,这已经是一种隐形的分界线,权力、势力的分界线。
要是在你家看到那么一两件燕京窑出产的玻璃制品,那是个人就会高看你一眼,同时心里思量着,这人是不是有什么后台,全京城都一件难求的,他居然都有一件,难道是什么低调的大佬?
……
就这样
才一个月的发酵,在京城都掀起了一股潮流,不知道多少人以一套朱棣的玻璃窑出产的玻璃制品感到自豪。
不过现在虽然有玻璃制品的高额利润支撑,朱棣还是觉得不保险,经济来源结构太单一了,虽然玻璃窑的生意是一个印钞机。
但是万一玻璃生意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那将对朱棣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要知道朱棣现在手下有几千人跟着朱棣吃饭。资金压力还是有些大的。
所以朱棣决定在给自己找一个资金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