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前因后果
吴成东和韩龙等人一致认为,国家抗日的整体战略出现了问题,从不计较城池得失的消耗战转为了阵地争夺战,这是抗日战略的大型调整。
可许晨风却并不这么认为,而且坚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消耗战和持久战仍旧是抗日战争的主题格调,不会产生丝毫的动摇。
“你们所看到的长沙会战和我所看到的,完全不同,在我看来,长沙会战仍然是一场消耗战和持久战,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攻坚战,不能仅仅从表面去看待问题,要尝试着从大局的方向去看待事态战略发展。”
许晨风想要培养一下部下们的战略目光,可个人的眼界和见识严重制约了一个人的长远战略目光,不是单单能够通过三言两语就能够培养出的问题。
“愿闻其详。”吴成东等人迫切的希望从许晨风这里得到想要知道的问题答案,作为黄埔的高材生,一定可以给他们解释清楚心中存在的疑惑。
许晨风用一种剖析的态度解释道:“首先,要明白一件事,不放弃长沙,未必等同于不惜一切代价的死战长沙。一定要了解这道军事命令幕后的故事经过,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刺激到了军政部,才会发布如此强势的作战命令,死守长沙,战略意义又是如何。”
幕后的故事,命令的背后,还有什么特别的隐情吗?吴成东等人开始思索起了在长沙会战之前中日之间在政治和战场上的交锋。
你来我往,战火四起,自从武汉会战之后,中国再无组织起大规模的军事会战,南昌会战和随枣会战规模程度有限,不可于武汉会战同日而语。
总体而言,局部战役居多,可大规模的军事会战寥寥无几。
武汉会战之后的这段时间里,军事战争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你来我往的征伐,不过,经过了武汉会战长时间的消耗之后,元气大伤的日军再也难以组织起强势的进攻锋芒,进攻的势头大不如前,日军进入到了一种疲惫的状态。
主要的交锋在于政治方面,数次大型会战,消耗了中国实力的同时,也对日本的综合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创伤。
日军急于在中国本土实行“以华制华”的战略计划,成立伪政府,企图接替重庆政府对于中国的主导权,从而逐步的解除日军在中国占领区的防守军事压力,将更多的部队抽调出来去补充到正面战场上与国军队伍交手。
伪政府在投靠日本的高官策划之下,渐渐成型,重庆方面公开发声谴责伪政府的非法性,号召全体国民抵制伪政府的叛逃行为,拒绝承认伪政府的合法性,并且,重庆方面直接开除了一批投靠日本高官们的党籍,不甘示弱的伪政府同样是开除了重庆政府一部分官员的“党籍”……
在政治和外交层次的交锋,这让处于一线的作战部队和普通人难以接触到事实的本质。
在这个时代里,获取新闻最好的途径便是报纸和收音机,有些激烈的明争暗斗,不可能在这些上面直接播出,所以,层层迷雾背后掩藏的真相,世人难以拨开云雾,看到事情的本质因果。
吴成东和韩龙等人专注于练兵和打仗,对于某些政治层面的交锋,他们这种人的神经触觉,远远地没有那么敏锐。
而许晨风尽管身在军营,可依然是利用各种渠道和关系打探到一些本不应该在他这个级别上知道的内情信息,有些事情,知道的多一点,总归是没有坏处的,知道的多,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长沙会战之前,小鬼子的关东军在诺门坎与苏联的陆军打了一仗,你们知道这件事情吗?”
吴成东和韩龙摇头,中国战场上的事情就足够他们让他们操碎了心,哪有功夫去关注海外战场的事情,再者说了,打苏联总比要入关好多了吧!
他们不在意苏联人的胜负成败,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如果日军出兵苏联的话,如此一来,必然要进行两面作战,这么说的话,一旦陷入到长期作战之中,日军的兵力肯定就不够用了,到时候,就一定会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补充到日苏战场上,中国军队所面临的压力就能小许多了。
相比他们两个一无所知,宋之龙多少的还是知道一点情况。“听说过,貌似小日本输了,对吧?”
“啥?小鬼子输了,不会吧?小鬼子出动的不是号称是陆军精锐的关东军么?这么快就输给苏联人了?毛子这么厉害?”吴成东和韩龙感觉不可思议。
他们都是从东北退回来的老兵,辗转东北,与日军交手多次,自然知道关东军装备的优劣程度。
听说,在日军陆军的战斗序列之中,唯有天皇的卫队师团才能与关东军一较高下。
可以说,关东军已经是日本陆军实力巅峰的代名词,关东军是日本陆军最高实力的体现。
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昔日太原会战当中,从关东军调出来的一个旅团,横扫晋绥军数个师,大败中国军队,在他们的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如此精悍的武装力量,居然在苏联人的攻势下,一败涂地,这到底是日军变弱了呢,还是关东军不如苏军呢?
许晨风的补充确认了日本关东军惨败苏军的事实。“没错,小鬼子的确是输了,而且是败的极其惨烈,具体的战况经过我不清楚,但是,听说,诺门坎一战之后,彻底的断绝了小鬼子北犯的念头,所以说,未来的数年之内,日军不会轻易北上,而是会选择南下作为侵略的突破口。”
吴成东一脸的遗憾:“唉,还以为,小鬼子能跟苏联打起来,从而缓解咱们中国的军事压力呢,原来,小鬼子在苏联人面前,这么不禁打……”
失望的不止吴成东一个人,在大部分关注诺门坎之战的国人看来,最希望看到的是日军同时陷入到两线作战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顾此失彼。
没有想到的是,诺门坎之战,居然结束的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