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西安传来的消息上
忽然,一股劲风从缝隙里吹进来,带着片片细微的雪花,又下雪了,许晨风又紧了紧身上的被子,此时的他,只想尽快的睡觉,睡着了,就感觉不到寒冷了,可是,脑袋里混乱如麻,寒冷的夜晚中如何能睡得着呢。
毫不客气的说,许晨风此时正在经历一个危险而又残酷的蜕变过程,能否从这种困惑迷茫中走出来,关系到许晨风未来的去向。
就此心灰意冷的沉沦,还是奋发图强的奋力一搏,一切,都要看他自己的明悟和执着。
嘎吱,门开了,许晨风从睡梦中被惊醒,外面,耀眼的光线刺激着许晨风的眼睛,朦胧的睁开眼睛,却发现,有四个人站在屋子里,三个人打着绑腿,显然是群兵。
“唉,你这日子显然不舒服啊,忘了给你多加一床棉被了。”从外面走进来的赵登禹,这是许晨风被关押在师部里五天以来第一次探望他。
看着心腹爱将犹如一条狗一样瑟缩在角落里,忍受着寒风的侵袭,这种滋味,令他的心里着实不好受。
许晨风坐起来,哈了哈手,呼吸的时候,气息里都冒着白烟,由此可见,温度之低。
“我这不叫可怜,我这里还有四面墙和一床被子,相比较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来说,已经是非常幸福了,谈不上可怜。”
许晨风倒是看得开,他并不计较冷不冷的问题,起码,自己没有被冻死,这就叫好事。
“师长,这是来送我一程的吗?”许晨风知道,师长用权力保住了自己,对抗军统,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军统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一定会想办法找回面子来,万一事件惊动到了委员长头上,小题大做之后,就是赵登禹恐怕也保不住许晨风。
看这架势,应该是要把自己给带走,带到军统去了吧……
“呵呵,你啊,总是把所有问题往最坏的地方去想,即日起,正式恢复许晨风的人身自由,解除关押状态,取消所有不良指控,回归部队,镇守卢沟桥!”
“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许晨风愕然的站起身来,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赵登禹,不解其话语中的含义。
这段时间的经历都可以用莫名其妙四个字来形容,莫名起来的被抓起来审讯,现在又莫名其妙的被释放了出来,毫无根据,毫无缘由,最可悲的是,他这个当事人,对所有的事情,一无所知,仿佛成了个局外人……
他置身于漩涡之中,可又仿佛抽身之外,这种滋味令许晨风不解和困惑。
“呵呵,说来倒也是,你被关押的时间太久,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也是理所当然,这段时间里出事了,出大事了。”
赵登禹讲述事件的经过,许晨风这才知道了,原来在自己被关押的期间里,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人的大事情……
随着日寇侵略焰火的高涨,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亡国灭种之危机,危机之下,人人自危。
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清晰的指出,单靠任意一党派和势力单独的力量,根本无法对抗日寇的侵袭和进攻,必须全体国人联合一起,放下所有成见,改变内斗之现状,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同抗日,才有保卫中华民族之希望。
同时,被中央军几十万大军一所围剿的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顺利突破了层层包围,几路红军陕北会师,红军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不少的老百姓们都为这支脱身于基层群众中的队伍而欢欣鼓舞。
眼看着国家形势愈发的严峻,红军方面主动的释放了和解和合作的信号,寻求和平合作的机会,共同抗日,并且身体力行的直接支持了傅将军在绥远地区发动的抗日战争,频频向军政部表达诚意和合作意愿,力图放下彼此间的成见和纠纷,力主抗日。
可即便如此,军政部仍未放弃继续对红军的作战,不仅在合作谈判问题上,多加刁难,更是调集了260个团的大规模部队,继续围剿陕北红军,内战烽火骤然再起!
军政部这种置外敌于不顾,一门心思打内战的行为,激怒了全体国人,国人们纷纷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不满和抗议,要求合作抗日,保卫华北。
尤其是在绥远抗战进行中的时候,红军与中央军在山城堡大战,歼灭委员长之嫡系头号心腹爱将胡长官的一支部队,令所有围剿之部队为之大惊失色!
三天之后,傅将军便取得了百灵庙大捷,而许晨风也参与其中……
当获悉到胡长官惨败消息的时候,赵登禹和吴成国都在庆幸,幸好,当初没有让许晨风跟着第一军的人走,不然的话,就不是出现在抗日战场,而是在打内战了……
依照许晨风这等执拗的性格,他肯定不会应允去打内战的。
百灵庙大捷,举国震惊,也让不少围剿红军的部队产生了厌战情绪,他们是军人,不管是红军还是国军,总之,都是中国军人,中国军人的职责和使命,应该是去抗日战场上拼杀日寇,而不是自己人互相残杀!
少帅和杨虎城将军无法按耐反对内战和抗日的情绪,联合发出请缨抗战书、告民众书,要求为国效力,请求将东北军全部部队调到北方,去与日军一战!中国之土地,一寸一尺都不能再失去,更要收复失地!
九一八事变是折磨了许晨风多年的心结,何尝不是少帅心中多年的悔恨呢……
千古之骂名,怕是会永生将他张少帅的名字,铭刻于历史耻辱柱之上,令后人所唾弃谩骂,若是在他有生之年再不做些什么的话,怕是这辈子就真的要背负骂名苟活一生了……
任何人劝谏停止内战的忠告,委员长都不屑一顾,认为此乃“大逆不道”之举动,并且对此甚是担忧,忧心忡忡。
为坚定将领们内战之决心,本人更是亲西安督战,少帅所代表的反战派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博弈和较量,最终,谁都未能改变双方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