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学生兵二
“同学们,安静一下,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敢问诸位,都是出自真心想要投军报国的吗?”许晨风问了一句多余的废话,若非出自真心,早就回学校里上课了,谁会一大早的就跑到这里来排队等着征兵呢。
“对,就是要当兵,我们要竭尽所能,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北平不被日寇染指!”
“小鬼子欺人太甚,眼瞅着就要打到家门口来了,若是我等中华男儿此时再不挺身而出的话,国家迟早灭亡!”
听着学生们激动地话语,许晨风默默地挽起了袖子,将胳膊上的一道道疤痕展示给学生们去看,围在许晨风身边最近的学生清楚的看见,许晨风健壮的胳膊上,留有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疤痕,尽管现在已经痊愈,但是可以从疤痕伤口处看出来,昔日伤势之严峻程度。
许晨风说道:“看见了吧,这就叫战争,但凡是上战场,留一道疤痕,这算不得什么,能活着,这已经是最幸运的故事了,更多的人则是横尸当场,葬身于沙场之上,殒命于炮火之中。现在,我再问一遍,你们还愿意上战场吗?”
许晨风也曾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昔日投军报国,却当初的军官直接拒绝,八年前那次的请愿投军,那位军官没有带走一个学生,冷冷的扔下了一句:等你们头脑沸腾的热血冷却之后再来投军吧……
直到今天,许晨风这才明白了那位长官话语中隐藏的含义,学生们请愿参战的心态固然是出自于爱国,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纯洁无瑕的忠国思想,毋庸置疑,学生们的勇气值得敬佩,但是,要明白一点,往往激动之余,会忽略掉背后隐藏的风险。
当激动地心情冷却之后,学生终究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会战场上无所适从,他们的知识,他们的气节在死亡的威胁下,毫无用处……
一个不识字的大头兵和一个饱读诗书的学生,在战场上,他们没有区别。
可是,死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和死一个学生,这种概念完全是不同的,在这个知识分子稀缺的时代里,满腹经纶的学生无疑代表着这个国家未来文明传承的希望,死一个少一个,死一个都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谁都不知道哪块云彩里有雨,万一未来的某个科学家死在了战场上,就此夭折,这种损失,难以估量。
所以,军队对学生投军一事的态度是纠结的,一方面他们需要更多热血青年参军,作为知识分子,对于部队的战斗力提升和战术解读,也是绝对的强过于普通士兵,求贤若渴,正所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可从另一方面来讲,国家未来的传承和建设,则是需要更多的学生将来走出校园,投身到社会各阶层的建设和构划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若是让这么多的学生们死在战场上,无疑是极大地重创,所以说,这是矛盾的一件事。
许晨风也希望学生们能够踊跃的参军入伍,可是却又不希望热血冷却之后的他们,窝囊的死在战场上,与其哄骗他们投军入伍,倒不如给他们阐述利弊,让他们明白知道战场无儿戏的道理,这不是凑热闹的地方,这是一个拼命的场所!
看着许晨风胳膊上触目惊心的疤痕,学生们说话的声音听不见了,仿佛开始思衬起了投军报国这个想法究竟是否出自自己的一腔热血……
许晨风笑了笑,然后做出了更加令人感觉惊奇的动作,他解开了上衣的扣子,光着膀子,背对着学生们,把肩膀位置那个如同蜘蛛网一般恐怖的缝合伤口展示给学生们去看,微笑道:“都看见了吧,这才是战争的残酷,你们当中有学医的吗?如果学习过外科就能知道,这是枪伤,子弹打进了我的肩胛骨,当时处理伤口的时候,缺少药品,没有麻药,用酒精简单的消了消毒之后,医生边用刀子和镊子切开了我的皮肉,将子弹取了出来,然后一针一针的重新缝合,整个过程都是在我清醒的状态下完成的,现在,你们还要当兵吗?”
若不是情非得已,许晨风是不愿意回忆这段记忆的,这种经历,让他这辈子难以忘怀,钻心般的疼痛,几乎令他险些昏厥,昔日关云长刮骨疗毒,无过如此了吧,一声不吭,默默地忍受着这种剧痛的滋味……
许晨风至今都不知道,当初是如何承受住这般滋味的折磨,正好用伤口的疤痕来为学生们好好地上一课,好让他们知道,战场是残酷的!是无情的!
如果不是许晨风将伤口展示出来的话,这里面,几乎所有的学生这辈子都不会见到过这么恐怖的场景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正如许晨风所预想的那样,给学生们介绍了风险之后,已经开始有人纠结的打起了退堂鼓,陆陆续续的有学生选择了离开,对于留下的人,许晨风感到欣慰,勇士莫过于如此,敢于知难而上,直面风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披荆斩棘,为国家民族杀出一条血路!
对于离开的人,许晨风不会质疑,也不会鄙视他们,至少他们今天已经来到了这里,这说明,他们的心中怀有一颗爱国之心,他们的退缩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对危险的预判不足,离开,不是怯懦,而是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之处。
对于没来的人,许晨风无话可说,只要是不当汉奸,不当走狗,许晨风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
“同学们,如果你们真的已经考虑好了想要当兵的话,那么就到文书那里去保命,将名字登记在册,登记完之后,你们便可以回去了,但凡是名字登录在册的同学们,明天早上七点钟都会出现在南苑集合,领军装,领军饷,领武器,我希望能够看见你们一个不少的出现在那里。”
“好,我等,定然不负今日之承诺,明日一早,定会准时出现!”
“一个个的来,排好队,不要乱。”文书发了话,学生们自觉地列成了长长的队伍,一个个的登记报名,然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