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图南是被疼醒的,想睁开眼睛,却一阵阵晕眩袭来。
还有就是,耳边哭声震天,实在是太吵了。
“我的南儿,你快醒醒啊!妤儿已经被卖了,你可不能再出事了啊!”是个老人沙哑的声音。
随后一个中年男子尖锐的声音吼道:“南丫头,你可别给我装死!就算是死了,这账谢家也赖不掉。”
“你说得还是人话吗?我家南儿都这样了,你还说她在装死,你就是欺我谢家男人少,好欺负。”老人越哭越凶,眼泪都滴落在谢图南脸上。
她微微动了动手指,缓缓睁开眼睛,眼前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穿补丁棉袄,正紧紧把她抱在怀里。
旁边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其中一个留着胡子的中年男子,正来回不停踱步。
谢图南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她在现代是一名厨师,在去上班的路上出了车祸,眼前一黑,便不醒人事。
再睁眼时,就看到这般情景。
不会这么狗血吧?我穿越了?
谢图南只感觉头疼得更加厉害了,脑海里浮现一些记忆。
原主和她同名同姓,也叫谢图南,今年十五,比自己小一轮。家住小迟镇七里村,家里有个贤惠能干的奶奶李修桂,有个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娘周大秀,还有大伯一家挨着住。
爷爷谢大海是个老实的庄稼人,两年前得病死了。
大伯谢志福是个老好人,大伯娘朱明清却是一个又泼又爱占小便宜的人。夫妻二人成婚多年,也无一儿半女。
父亲谢志权是个教书先生,娶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女周大秀,她为其生了两个闺女。父亲对她们疼爱有加,从小便教她们读书识字。
本来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但后来母亲好赌,父亲再怎么努力日子过得还是穷酸。
上个月,谢志权去镇上置办家用,回来的路上遇到山体滑坡,不幸被滚石击中,发现的时候已经死了。
从此家里没了顶梁柱,周大秀又好吃懒做不干活,最后因为赌输了钱,把姐姐谢温妤卖了。
钱都被她豁豁完了,又问村长借了钱,还给人立了字据。
村长找不到周大秀,就非拉谢图南去抵债,他这就是上门来要人的。
而大伯谢志福在城里打工,三个月才回来一次,大伯娘朱明清回娘家了,只有年迈的奶奶李修桂在家。
李修桂扒着门槛死死抱着谢图南的腿不松手,村长就上手抢人,这你拉我抢的,谢图南摔倒在地,撞在了门边的石墩上。
谢图南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主已命断石墩,而她的灵魂穿越过来占据了这个身体。
她心中默念道:“谢图南,你放心去吧!你的亲人将由我来守护。”
虽然头还是很疼,但听到奶奶撕心裂肺的哭声,她却感到钻心的痛。
“奶奶,别哭了,我没事。”
李修桂见她醒了,把她抱地更紧。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可吓死奶奶了。”
村长见她没事,顿时怒骂道:“你这半天没反应,我还以为你死了呢?快起来跟我走,你娘欠我钱跑了,你得抵债。”
谢图南扶起奶奶,冷眼看着村长问道:“周大秀欠你多少钱?”
一说到钱,村长立马换了一幅嘴脸:“她欠我二两银子,还立了字据,如果不能按时还钱,就要双倍奉还。”
说完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拿到谢图南面前。
上面的确就如村长所说,还有周大秀歪歪扭扭的签名和手印。
待谢图南确认后,村长赶紧把纸条收起来,放进口袋,生怕被她给抢了。
“你也看到了,这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还钱的期限已经过了,二两已经变四两了。找不到你娘,我只能来找你,母债女还,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奶奶一听这么多钱,痛骂道:“真是造孽啊!我谢家怎么就娶了周大秀这个败家娘们?”
谢图南扶了扶背,安慰道:“奶奶,您放心,这钱我会想办法还的。”
村长鄙夷不屑的目光落在了谢图南身上,讥讽道:“就你家现在这情况,怕是砸锅卖铁也还不起。只要你安心和狗娃子过日子,这钱我就不要了,你奶奶还能跟着享福。”
这村长还真特么不要脸,谁都知道狗娃子是个傻子,还说得这样冠冕堂皇。
谢图南往前一站,掷地有声地说道:“这钱我来还。”
村长又一声冷笑:“你还?你拿什么还?”
“这个就不用村长担心了,只不过你得给我几天时间,到时候我会一分不少的还给你。”
谢家的情况村里人都知道,从谢志权死后,没多久周大秀就把谢温妤卖了,只留下可怜的谢图南撑起一个家。
热心肠的李婶忍不住劝道:“村长,谢家突然变成这样,可数这孩子最苦,又贪上这样的娘,家里都得靠她,你就给她几天时间吧!”
有李大婶带头,其他村民也纷纷替她求情。
村长虽一百个不乐意,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拉下脸道:“那我就再给你两天时间,要是再还不上,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说完带着人就要离开。
“等一下。”谢图南叫停了他。
村长面露喜色,以为谢图南反悔了。
“我要五天时间,然后趁大家都在,我要申明一下。周大秀的账我只认这一次,以后再有人借她,我绝不会管,还请村长做个见证。”
村长脸上的笑容一下消失全无,冷哼道:“不行,五天太久了。”
谢图南走到村长跟前,悠悠说道:“给我五天呢!你还能拿到钱。不然你将什么都得不到,我就算是死,也不会跟你走。”
谢家现在是光脚不怕穿鞋的,要是真的人财两空,损失可就大了!
村长眼珠转了转,几番计较下,也只得答应了她。
等村长走后,谢图南扶着奶奶向村民们道谢:“多谢大家替我求情,如果不是你们,村长未必会给我这个机会,这份恩情我会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