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那年电影院⑵(1 / 1)六盘山上高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镇給巫素素讲完明朝方孝孺的故事,又讲唐朝武则天时的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是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义士。公元607—700年在世字怀英,生肖虎,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

狄仁杰是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宰相。举明经。

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后又封为梁国公。

武则天当政时,狄仁杰以不畏权贵著称。死后埋葬于神都-洛阳东郊白马寺。

狄仁杰为官,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是我国历史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数次使人游说圣,请立为太子。武则天犹豫不决。

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

当时,大臣李昭德等曾劝武则天继续以四子李旦为嗣,但没有为武则天接受。对武则天了解透彻、洞烛机微的狄仁杰从母子亲情的角度从容地劝说她:“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

武则天说:“此朕家事,卿勿预知。”狄仁杰沉着而郑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位备宰相,岂得不预知乎?”

最终,武则天感悟,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祚得以维系。狄仁杰因此被历代政治家、史学家称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义士。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闻讯泣言之:“朝堂空也!”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后又封之为梁国公(所以后世称其为:狄梁公)。葬于国都洛阳白马寺。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可谓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

巫素素此前没有听说过这些扣人心弦的古代重臣故事,秦镇这么一讲说;使她荡起的心扉彻底平静下来。

秦镇之所以对古代重臣的的生平了解的如此详尽,是因为这些人的品德一直在鼓舞着他;秦镇在中学、高中就已经对历朝历代的历史人物了如指掌了……

秦镇想了一段故乡的事,把思绪回到正阳大牢里面来。

回头四看,见十几个麒麟镇的村民挤在一起愁眉苦脸。

这些人肯定头一次来坐官家的牢房,有几个胆小怕事的正在那里议论:“官家会杀了我们吧?我们打死了那么多官兵……”

秦镇听乡民们这么来说,哈哈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有什么可怕的,这事由秦镇引起,秦镇一定将大家带出去!”

嘴里这么说,秦镇心中却不踏实。他本来和郑达去观音山庄营救章馨怡,但阿莫异能在眉坞县作恶施暴激起他们兄弟的强烈愤怒,血气方刚的壮士义无反顾地前来营救被阿莫异能囚禁的无辜女子,没想到郑达不见踪影,自己也身陷囹圄……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2月11日到2月26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