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没买到馒头的家长,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待他们回头看到自家孩子眼里失落的情绪,难免觉得心疼孩子。
他们问简丹:“姑娘,你这馒头怎么做的,怎么能捏出这么多种动物形状。”
这样的问题,简丹实在不好回答,她总不能说自己也是在网学的。
他们要是都回家自己学着做馒头去,那还有谁跟她买馒头啊。
所以,出于几分自私的心理,简丹避开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说:“你们要是喜欢的话,那我明天多做一些过来卖。”
她想了想,又说:“或者,你们可以加个我的微信,我会把每天做好的馒头发到朋友圈,你们都可以去看看,喜欢哪种样式的馒头,什么时候想买我的馒头,都可以在微信里说一声,我可以给你们送货门。”
闻言,那几个家长纷纷拿出自己的手机,把简丹加为好友。
一个一块钱的馒头,还能免费送货门,他们自然乐意。
当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开后,简丹瞄了一眼那对夫妻,他们也正咬牙切齿地往简丹的摊位看过来,被简丹发现后,又尴尬地移开视线。
简丹才懒得搭理他们,心情舒畅地开着三轮车去找小诊所去了。
简丹原本也可以向人打听小诊所的地址,可她为了多熟悉村里的道路,开发更多的顾客,就自己开着三轮车在还没去过的路行驶着。
她首先选的探索路线,就是学校左边那条不足两米且烙岁月痕迹的水泥路。
开到路的尽头,只能往右拐,再往前开了两三百米,简丹赫然发现自己面前是一条双车道的公路,而在公路的对面,就有一家大门高挂着“何时珍诊所”五个字的牌匾。
简丹见了,大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
她没想到,自己想要找的诊所原来就在学校的对面。
庆幸之余,她找到可以转弯的地方,继续开着自己的旧三轮车去对面的何时珍诊所。
当她走进何时珍诊所,才发现诊所只是一间二十平方米左右的一层平房。
跟诊所紧紧相连的是一栋五层楼高的现代建筑,房子装修的大气档次,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主人家的富裕程度。
看来在农村开家私人诊所很赚钱啊。
诊所里面坐满了各种年龄层次的病人,有躺在唯一一张病床挂瓶的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有贴着墙壁坐着挂瓶的中小学生,有坐在望诊医生前面那条长凳的妇女,也有排队等候诊病的青年男女。
简丹觉得一间面积如此有限的诊所,能够坐的下这么多的病人,也实在是一件神奇的事。
简丹也是个讲理的人,她虽然着急看病,但她也懂得规矩两个字。
其他比她早到的病人都在安分地排着队,她自然没有插队的道理,便乖乖地站在队伍的最后面,等着医生给她看病。
她在等待的过程中,不免偷偷打量一眼坐在看诊座的那位私人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