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前尘(1 / 1)止剑花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觉赵佶睡得那叫一个香啊,只苦了李师师这个娇弱女子两个时辰不敢怎么动弹,双腿酸痛,过了两天才恢复如常。

李师师坐在榻上,左右无事,也犯起了春困,醒来时便见赵佶已经醒来,仰躺在自己腿上,睁眼看着自己,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李师师看着他清亮的眼神,终于知道今天的赵佶为什么不一样了,赵佶的眼神里没有往日里那丝赤果果的情欲在里面,虽然依旧热切,却更像是对美好事物的惊艳。

赵佶见李师师醒来,急忙起身坐起,说道:“今天这一觉睡得真是踏实,只是辛苦师师了,谢谢。”

这话说出来,倒把李师师吓到了,赶紧起身,只是双腿被枕了这么久,哪里撑得住,哎哟一声又坐了回去。

赵佶见她神色惶恐,不明究里,连忙止住她的动作,不好意思的说道:“却是我的罪过,让师师受累了,你好好休息,我今日便先回去了。”

李师师听出这话满含歉意,甚是诚恳,直到赵佶离开也没反应过来,连客套话都忘记说了。

李师师的感觉没有错,今天的赵佶与以前是不一样了。而这一觉醒来,赵佶才是真真正正的完全不一样了。

历史上真正的赵佶其实也并不是如后世评价所说的“独不能为君也”,至少赵佶在早期确实是个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在政治方面也表现出了超高的手腕与智慧。

生在天家,尤其是身为皇帝的兄弟,如何不引起皇帝的关注与猜忌,安逸的活下去,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情。

哲宗即位后,他的兄弟们纷纷夹起尾巴做人,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只有赵佶有些特别,特别在于他不花天酒地,耽于美色,只是一个人沉浸于诗词书画、图史射御之中,做起了安静的美男子,而且自生母死后,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给向太后请安,并且与向太后最亲信的两位内侍女官赵氏王氏早早发生了关系。那时的他本意只是为自己找一张保命的底牌,却意外将自己推上了王朝最高处的那把椅子。

哲宗意外病死,皇位的继承引发了向太后与哲宗生母朱太妃两大派系的激烈交锋。当时的朱太妃外有宰相章惇,内有都知梁从政,想立哲宗亲弟简王赵似为帝。哲宗在世时因高太后、向太后两代太后俱在,其生母朱太妃迟迟未能成就太后尊位,皇帝之位的最终决定权便在向太后一人之手。

向太后决意立赵佶为帝,并赐赵王两位女官与赵佶为妃。

赵佶新登帝位,毫无根基,坚请向太后垂帘听政,利用向太后的力量完全击溃了朱太妃一系,而后帝后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日渐加剧。

有宋以来,多有太后垂帘听政之旧例,且此前的皇帝在与太后争夺朝廷权利的斗争中未有胜者。但赵佶做到了,他在与向太后的权利斗争中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忍耐力,并一步步挑起激化反对向太后的声音,最终完全掌握了大权。

但是,皇帝真正的对手,从来就不是这些人。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之中,一直是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到了宋朝,重文轻武的君权思想更是让儒家士大夫阶层的权力空前强大。

后世人许以正面评价的王安石变法,其实并不那么光鲜。正是这场变法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官场的政治生态,从骨子里将儒家士大夫阶层的家国情怀变成了自私自利。

王安石变法以前,政治斗争有一条双方共同遵守的潜规则,不管哪一派上台,都不能打击报复,要容忍反对派的批评。王安石出台新法后,在神宗支持下将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统统赶出了京城。是的,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个司马缸砸光。

从此以后,朝廷政治斗争愈演愈烈,演化为新旧两党的党争之祸,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

赵佶即位后,文艺青年赵佶将年号改为“建中靖国”,意思是在两党之间保持中立,联合两党,恢复国家的安定团结。

现实很快给了赵佶的理想主义当头棒喝,旧党并不买账,对新党的攻击不遗余力。赵佶大失所望,又不胜其烦,心里的天平开始偏向新党,即改革派。

即位的第二年,赵佶改年号崇宁,召还蔡京,并起复了大批新党。

此时正是崇宁五年二月,这一个月,星象再次发生异常,朝廷民间流言纷起,天下将有大事发生。

大事还没发生,苟富贵却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里。

崇宁五年以前,皇帝这份工作赵佶其实干得真的不错,那么从此以后,苟富贵自然也不能干得太差,丢了穿越者的脸,先别去谈史上明君,至少不能沦为亡国之君,被后世耻笑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